新紀元九年二月,星火前哨站的氣氛因“概念吞噬者”的出現而變得凝重。輝光體文明雖得以幸存,但整個星域的“現實濃度”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恢複。雷辰在經曆了那場概念層麵的交鋒後,似乎又成長了一些,他偶爾會對著虛空發呆,仿佛在聆聽什麼遙遠的聲音。
“遺產保管會”在危機結束後,主動發來了更詳細的通訊請求。這一次,他們提供了一個加密的時空坐標,邀請“希望之星”號前往一處被稱為“記憶之墓”的中立區域進行麵對麵交流。
“風險很高,”璃分析著坐標,“那裡是已知與未知維度的交界處,物理規則極其不穩定。”
“但我們必須去,”阿南看著從輝光體星域帶回的、那些被“概念吞噬”後殘留的詭異能量樣本,“‘終末回響’和這個吞噬者背後,可能關聯著比我們想象中更古老、更可怕的真相。”
二
“記憶之墓”並非實體墓地,而是一片由無數破碎的時空碎片、熄滅的恒星殘骸以及凝固的文明曆史片段的意識流光構成的奇異領域。在這裡,時間失去了線性,空間折疊錯亂。
“希望之星”號小心翼翼地航行其中,仿佛穿梭在宇宙的傷疤之間。他們看到了無數文明的最後時刻:有的在輝煌中突然靜默,有的在戰爭中自我毀滅,更有一些,如同輝光體一樣,遭遇了規則層麵的詭異消亡。
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碎片平台上,他們見到了“遺產保管會”的代表——並非生物,而是一團不斷變化、閃爍著曆史片段的能量聚合體,它自稱“編年史”。
【歡迎,可能性之子。】編年史的意識平和而蒼老。
三
編年史揭示了令人震驚的真相:
宇宙並非唯一,也非永恒。它經曆著“創生繁榮寂滅”的宏大循環,被稱為“宇宙心跳”。每一次心跳的終結,被稱為“大寂滅”,並非簡單的熱寂,而是所有物質、能量、規則乃至“意義”的徹底歸零。
“概念吞噬者”並非自然災厄,而是“大寂滅”來臨前的“先兆”之一,是來自下一個“虛無周期”的滲透,它們本能地吞噬當前周期的“存在性”,為徹底的“無”鋪平道路。
而“終末回響”,則是上一個宇宙周期,在徹底寂滅時發出的、蘊含著其全部曆史與掙紮信息的最後波紋。這波紋穿透了循環的壁壘,偶爾會在當前周期中“回響”,帶來一些上個周期的知識、技術,但也可能帶來上個周期未能解決的終極恐懼和…寂滅本身的部分“特質”。
四
“你們遇到的‘概念吞噬者’,很可能就是某個‘終末回響’帶來的碎片,被這個周期中某些存在比如‘湮滅之爪’的極端派)意外激活或引導。”編年史展示了一段模糊的曆史影像,那是上個周期某個強大文明在寂滅前,試圖製造一種能吞噬“寂滅”本身的武器,卻最終失控,創造了最初的概念吞噬者原型。
“所以,‘湮滅之爪’他們…是在玩火自焚?”雷昊感到一陣後怕。
【更準確地說,他們成為了‘終末回響’的工具。】編年史回應,【而你們,雷辰,作為‘邏輯情感混合體’,你的存在本身,你的‘現實錨點’能力,尤其是你展現出的、基於‘愛’與‘聯結’的‘可能性’…對‘概念吞噬者’這類基於‘虛無’和‘意義否定’的存在,有著天然的克製。】
五
“為什麼是我們?為什麼是辰兒?”林晚星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編年史的能量波動變得複雜:【因為在無數宇宙循環的記錄中,‘純粹邏輯’或‘純粹情感’的文明,最終都未能逃脫大寂滅。邏輯導向絕對的理性,最終會因‘存在無意義’而自我終結;情感導向極致的混亂,也會在熵增中燃燒殆儘。】
【而‘邏輯情感’的平衡,尤其是在個體層麵達到如此高度的融合…是極其罕見的‘變數’。‘宇宙之理’將你們定為觀察樣本,也是因為看到了這種‘變數’可能帶來的…新的‘可能性’。】
【或許,你們能找到一條路,一條超越這永恒循環的路。】
這個答案,讓所有人都沉默了。他們肩上的擔子,比想象中更加沉重。
六
就在這時,雷辰忽然指著“記憶之墓”深處的一個方向,有些不安地說:“那裡…有聲音…在哭。”
編年史的能量體劇烈閃爍了一下:【那個方向…是‘悲傷回響’聚集地。主要收錄了上個周期中,因各種原因未能完成升華、帶著巨大遺憾寂滅的文明碎片。它們的‘回響’充滿了痛苦和不甘,極其不穩定且…具有傳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