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家老宅的天井在滿月下泛著青輝,七盞貓形燈按北鬥方位擺開,燈油裡摻著神火粉,火苗在夜風中忽藍忽紅,映得雕花廊柱像遊動的鐵龍。李天澤剛跨過門檻,就聽見嶽母呂老夫人的笑聲從聽雨軒傳來,混著黃河鯉魚的鮮香——這道“龍門躍”是呂家待客的最高規格,魚鱗上還撒著神火坊特製的鐵屑,在月光下像落了把碎星星。
“殿下快坐,”呂嫣然親手斟上菊花茶,茶盞底刻著半隻踏水的貓,正是呂家暗衛的徽記,“母親說,今日家宴隻論家常,不論朝堂。”她忽然壓低聲音,指尖劃過杯沿的水紋,“不過您瞧這鯉魚的擺盤,魚鰭朝西北——老龍彎的方向,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果不其然,呂老夫人挾起一筷子神火豆腐,豆腐上的刀痕竟組成密道地圖:“天澤啊,柔然殘部在塞北放出風來,說要效仿咱們的神火雷,用牛羊糞造‘草原神火’。”她忽然指向呂蒙,後者正在給鐵苗喂魚泥,袖口露出的青銅探針閃著冷光,“五兒明日就啟程去塞北,順帶查查三皇叔藏在胡商中的‘菊花賬’。”
李天澤夾起塊帶鐵屑的鯉魚,忽然發現魚腹裡藏著片浸過硝石的絹布,上麵用密語寫著“牛眼洞炸藥已轉運”。他忽然輕笑,用魚骨刺在瓷盤上劃出北鬥線條:“嶽母可是想讓神火坊的匠人,把‘豆苗紋’鍛進突厥人的馬掌?聽說他們的可汗最近迷上了咱們的《淬火歌》,連馬鞭子都刻著‘火星跳’。”
席間忽然傳來鐵器相撞的脆響,是呂蒙的青銅探針碰到了桌下的磁石鎮紙。這位刀疤漢子抹了把嘴,從懷裡掏出個牛皮囊,裡麵裝著從刺客身上搜出的劣質鐵礦:“楊大人的炸藥裡摻了三成河沙,卻把鄆城百姓的救濟糧換成了硝石——這老耗子,連黃河的泥沙都要榨出油來。”
呂老夫人的銀簪忽然指向天井的水缸,水麵倒影裡,七隻貓形燈正組成老龍彎的輪廓:“天澤,你可知呂家為何世代不穿絲綢?”她忽然撩起袖口,露出小臂上的刺青——竟是條盤繞的鐵鎖鏈,“當年黃河決口,你外祖用自家商船堵堤,船上裝的不是財寶,是給百姓的鐵鍋。”
鐵苗忽然揮舞著小鐵勺,敲得瓷盤叮當響,驚飛了廊下打盹的狸花貓。呂嫣然趁機遞過塊繡著貓尾紋的帕子,帕角繡著個“塞”字——這是暗語,指塞北的密道需要神火坊的匠人支援。李天澤摸著帕子上的針腳,忽然想起三年前洞房花燭夜,呂嫣然曾用同樣的針法在他袖口繡過護堤圖。
“母親,”呂嫣然忽然開口,給老夫人添了勺神火豆腐,“您當年隨淑妃娘娘堵決口,真的用鐵鍋當鎧甲?”老夫人的目光飄向天井的月亮,銀簪在火光下劃出弧線:“那時哪有鎧甲?百姓們把家裡的鐵鍋、鐵鏟、菜刀全捐了,淑妃娘娘就帶著我們用這些鐵器築人牆。你外祖說,鐵鍋敲起來的聲音,比任何戰鼓都讓人心安。”
席間忽然靜了下來,唯有貓形燈的火苗“劈啪”作響。李天澤望著呂蒙給鐵苗刻的小鐵貓,忽然明白呂家的“家宴”,實則是暗衛的軍情會——每道菜都是密報,每個動作都是暗號,就連哄孩子的童謠,都藏著黃河險段的方位。
“殿下,”呂蒙忽然放下筷子,從革囊裡掏出枚生鏽的鐵環,“這是從楊大人密船上搜的,環上刻著‘老龍彎’三個字,卻用突厥文寫著‘神火死穴’。”他忽然指向鐵環的暗扣,裡麵露出半片菊花瓣,“三皇叔想借突厥人的手,把水閘修成‘火雷陣’。”
李天澤的手指在桌沿敲出《冰河曲》的節奏,忽然看見呂老夫人對綠枝使了個眼色。侍女端來的甜點不是桂花糕,而是七塊刻著水紋的鐵餅——這是呂家“七水局”的緊急密令。他忽然起身,對著天井的北鬥燈行了個暗衛禮:“請嶽母放心,神火坊的匠人已把突厥文的‘死穴’,鍛成了‘活水’的出口。”
家宴在梆子聲中散場,呂老夫人塞給鐵苗個貓形銀鈴,鈴舌竟是塊小鐵砧:“乖孫女兒,這鈴鐺響三聲,全黃河的老貓都會來護你。”她忽然壓低聲音對李天澤,“明日讓狗剩去城南豆腐坊,找賣酸漿的王婆——她缸底的‘貓爪印’,該換成神火紋了。”
回程的馬車上,呂嫣然忽然從發髻裡取出片銀杏葉,葉麵上用針孔刺著塞北密道圖:“五哥說,突厥可汗的大帳裡,掛著幅繡著‘豆苗紋’的羊毛毯——怕是三皇叔想借咱們的神火,燒咱們的糧草。”李天澤摸著鐵苗熟睡的小手,指尖劃過她腕間的銀鐲——那是呂家暗衛用護堤樁的廢鐵打的,鐲身上的貓形暗紋,正對著老龍彎的方向。他忽然輕笑,將銀杏葉湊到貓形燈前,葉影在車窗上投出個踏水的貓影:“無妨,咱們的神火,從來都是燒敵人的糧草,暖百姓的炕頭。”
金鑾殿的更漏聲傳來時,李天澤收到貓妖的密報,楊大人的船隊已接近老龍彎,船上裝的不是炸藥,而是偽裝成糧草的“鼠須粉”。他望著案頭呂家送來的磁石羅盤,針尖正指著塞北方向,忽然想起家宴上的神火豆腐——每塊豆腐裡都藏著匠人刻的“活”字,原來呂家的暗語,從來都是“活”在百姓的煙火裡。
禦花園的露水打濕了玉蘭花瓣,李天澤摸著呂老夫人給的鐵環,忽然明白,這場呂家家宴,實則是大魏護堤人的誓師會——從淑妃到呂家暗衛,從神火坊匠人到塞北商隊,千萬雙手早已在黃河兩岸、草原深處,織成了一張水火不侵的護民之網。而他,不過是這張網上的一根鐵線,與所有握錘的、踏水的、揮毫的人共同發力,讓大魏的江河,永遠朝著豐收的田野流淌。
喜歡大魏風雲之千秋帝業請大家收藏:()大魏風雲之千秋帝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