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字大章)
宋毅站在小院門口,目光掃過院裡略顯雜亂卻充滿生活氣息的景象。
他像是忽然想起什麼,以一種不經意地口吻切入正題:
“對了表姨,聽說您在團婦聯工作?我這邊有個情況,或許正好能向您谘詢一下。”
“你說!”劉玉香爽利回複。
“我們師下屬三營,有位叫顧清如的衛生員同誌,最近立了二等功,表現非常突出。我在工作中和她接觸過幾次,對她印象很好,但師旅之間接觸有限。您這邊既然是主管這方麵工作的,不知是否方便,多關心了解一下這位同誌的情況?”
宋毅的話語很是隱晦,都是從“工作”和“關心同誌”的角度出發,卻將自己的意圖表達得清清楚楚。
劉玉香立即心領神會,臉上的笑容更真摯了:“小毅你這是說的哪裡話!於私,我是你姨;於公,關心大齡青年的婚姻大事,就是我們婦聯的分內工作!你放心,這個忙姨肯定幫!”
“正好,年底開春我們婦聯要下基層送溫暖,關心一下職工的思想和生活。我這就安排去三營一趟,順道好好了解一下這個姑娘的情況。”
“那就麻煩表姨多費心了。”宋毅點頭致意,目的已達到,便不再多留,
“我先去辦事了,您留步。”
離開家屬院,坐回吉普車,宋毅臉上禮節性的溫和才緩緩褪去,恢複了平日的沉靜。
選擇劉玉香做介紹人,是權宜之計。
他和顧清如分屬不同單位,找團部婦聯的人出麵最為合適。而劉玉香作為團部婦聯骨乾,還和他母親有著沾親帶故的關係,身份上方便,名頭上順理成章。
他事先了解過劉玉香的情況,團部工作十幾年,是婦聯的骨乾乾事,“熱情大方”、“辦事利索”,這樣的人好用也危險。
所以他帶著厚禮而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司機小李發動車子,駛離了團部。宋毅的目光投向窗外飛速掠過的景色,心思卻已飄向了下一步的計劃。刀疤陳牽扯出來的走私案件很大,牽涉麵廣,有很多事情要查,還要聯係緝私隊來破獲走私團夥。加上臨近年關的各種彙報,接下來,他會很忙。所以要提前把這件事辦好。
劉玉香站在家屬院宿舍門口,掂了掂手裡沉甸甸的煙酒糖,望著宋毅遠去的方向。
她和宋毅母親名義上,確實是遠房親戚,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他這次突然上門,嘴上說是代母探望,但那句“幫忙了解顧清如同誌情況”的請求,其中的深意,她聽得清清楚楚。
這是想請她出麵,為他牽線搭橋當這個介紹人。
而這件事,她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因為宋家在京市軍區的分量,她太清楚了。
在邊疆之地,想要再往上走,光靠埋頭苦乾遠遠不夠,上麵有沒有人說話,是天壤之彆。若是能辦好這件事,讓宋家承她這份情,那將來對於自己丈夫吳啟明的晉升,無疑是一股助力。
這趟差事,於公於私,她都辦定了,如此想著劉玉香不禁露出一絲欣喜之色。
小女兒吳小麗跑了過來,翻看袋子裡的東西,
“媽,誰送的東西啊?哇,是水果糖啊!”
“時間不早了,媽得去上班了,你上學之前把碗刷了,這糖留著等你二哥回來一起吃。”
……
農七師師部大院。
顧清如起了個大早,吃完早飯後,同屋的周麗才迷迷糊糊地揉著眼睛從被窩裡爬起來。
“我去趟供銷社,到時候到停車場找你們,你幫我和王振軍打聲招呼。”顧清如和周麗說了聲,便匆匆係緊圍巾,裹著棉大衣出了門。
她趕到師部供銷社時,才剛剛開始營業。
師部的供銷社比營部的小賣部寬敞許多,磚砌櫃台沿牆排開,貨架上商品種類齊全,數量充足。
此時人還不多,櫃台前零星幾個穿著軍裝或棉襖的人在安靜排隊,每個櫃台上方都貼著品類標簽。
她進門後掃視一圈,徑直走向副食品櫃台。出來一趟,得給營部的朋友們帶些東西。
她稱了兩斤水果糖,將錢票遞給售貨員。對方接過,熟練地用黃麻紙折成三角包,將糖粒舀入包好遞回。
這時,她注意到貨架底層剛擺了一批肉罐頭,還是紅燒豬肉的。
“新到的罐頭,緊俏的很,一人限售兩罐。”售貨員順著她的目光解釋。
我要兩罐。她立刻回應。
臨近年關,這類硬通貨向來搶手。
一塊錢一罐,另加二兩全國糧票。售貨員頭也不抬地報價。
她數出錢票遞過去,接過兩罐沉甸甸的鐵皮罐頭。
日雜櫃台擺著搪瓷盆、肥皂、麻繩和白熾燈泡。她一眼就瞧見了櫃台裡側貨架上擺著的幾個紅雙喜鐵皮暖水壺。
營部供銷社的暖水壺常年缺貨,偶爾到貨也迅速售罄。不像師部能敞開排列。顧清如當下就決定再買一個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