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我們不追求完美複製,而是提取其核心特性,創造一種可實際應用的次級材料。
何強立即著手準備融合實驗。
物質融合比分解更複雜、風險更高,需要精確控製原子間的相互作用和能量流動。
一旦失控,不僅樣品會毀損,實驗室也可能遭受破壞。
第一次嘗試以失敗告終。
融合過程中能量突然失控,引發了微觀爆炸。
樣品一角被氣化,實驗艙的防護罩也被高溫熔融了一塊。
何強沒有氣餒。
他與嫦娥詳細分析了失敗原因,調整了能量輸入曲線、原子配比和融合路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二次嘗試,進展更快,但在關鍵階段,晶格結構發生崩塌,實驗再次失敗。
第三次、第四次...一次次失敗之後,何強和嫦娥積累了大量數據,對火星神金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第七次嘗試開始前,何強做了一個決定。
這次我們換個思路。
不嘗試複製它的晶格結構,而是設計一種全新的、受其啟發但適應我們現有材料特性的晶格。
嫦娥明白了他的意思:創造而非模仿?
沒錯。啟動核心推演,構建新型晶格模型。
核心推演是係統遺留的另一項功能,能夠進行高複雜度的邏輯推演和模型構建。
依托天樞v3的算力,何強構建了一種全新的、受火星神金啟發但更適合地球材料的複合晶格結構。
第七次融合實驗開始了。
實驗室內,能量讀數不斷攀升。
鳳凰一號聚變堆功率被推至極限,整個起源島的電力係統都因此而輕微震蕩。
何強額頭青筋暴起,精神力全麵展開,精確引導著原子間的相互作用。
嫦娥的二號軀體站在一旁,隨時準備應對任何意外。
她的主要意識已經轉移到天樞v3中,全力運算和監控融合過程中的各項參數。
十分鐘,過去了。
二十分鐘,過去了。
融合容器內,那團由深海振剛、星塵合金和少量火星神金組成的混合物開始發生質變。
它的顏色由原本的銀灰色逐漸轉變為深邃的墨藍色,表麵泛著微弱的閃爍。
晶格形成穩定!原子鍵合完成度達到98.2!
何強額頭的汗珠已浸濕了衣領,但他的精神力控製不減。
又過了十分鐘,當晶格形成完全穩定後,他才撤出精神力,結束了融合過程。
融合容器緩緩開啟,一塊約拳頭大小、色澤深邃的金屬靜靜躺在裡麵。
表麵沒有任何刻痕或瑕疵,在燈光下閃爍著星辰般的微光。
何強小心地拿起這塊全新材料,感受著它的分量和手感。
雖然體積與深海振剛相當,但重量明顯增加,密度顯著提高。
儘管剛剛經曆了足以熔化任何已知金屬的高溫過程,它的表麵卻隻有微溫,
那些能量被吸收或散失了。
性能分析。
嫦娥立即開始一係列快速測試。
不到半小時,初步結果就出來了。
強度是深海振剛的2.8倍,韌性提高1.9倍。
能量吸收能力顯著提升,對動能、熱能、
電磁脈衝等多種能量形式都具有優異的抵禦和吸收能力。
暗能量響應呢?何強追問。
有,但微弱得多。
僅為原始火星神金的十分之一左右,但已經是一個突破。
何強點頭。
這種新材料雖然不如真正的火星神金那樣,
但其性能已經遠超地球上任何已知材料,且它可以被複製和量產。
我們該如何稱呼它?嫦娥問道。
何強思索片刻,手指輕撫這塊散發著深邃星光的金屬。
星鑄玄鐵。
他開口,這個名字體現了它的來源——星辰的饋贈與人類的鑄造技藝,
又暗示了它玄奧深邃如鐵的特性。
立即啟動小規模生產線。
優先用於創世紀ii型化身和鯤鵬號的關鍵部件升級。
同時,繼續深入研究純火星神金,特彆是它與暗能量的交互機製。
嫦娥點頭應命,開始協調起源島的自動化工廠資源。
何強再次注視手中的星鑄玄鐵,這塊金屬代表著一場材料科學革命的開始。
有了它,他的科技造物——飛船、化身、武器,都將獲得質的飛躍。
而更重要的是,暗能量響應特性的發現,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往更高層次科技的大門。
在不遠的將來,這或許是他吊打超神學院的關鍵一步。
喜歡超神之自研戰錘40k科技請大家收藏:()超神之自研戰錘40k科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