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衛一·祝融營地
距離地球發現起源島異常信號:還有27天
木衛一表麵,數千台采礦機器人如蟻群般密布在祝融營地周圍。
它們的金屬外殼在木星巨大陰影的映照下泛著冷光,但真正的挑戰遠比表麵看起來更加殘酷。
沃爾科夫站在指揮塔頂層,粗糙的手掌緊握欄杆。
他的眼睛因連續八十七小時未合眼而布滿血絲,但精神卻異常亢奮。
眼前的景象讓這個鋼鐵匠人既興奮又焦慮——暗鐵礦脈埋藏在地下三百米處,而艾歐星球表麵的硫磺火山隨時可能爆發,極端的溫度變化從零下180度到200度,任何一個細節失誤都可能摧毀價值數十億的采礦設備。
“第四十三台鑽探機器人因高溫熔毀,暗鐵提純率下降至89.1。”
常曦的聲音從通訊係統傳來,冷靜中帶著一絲無奈。
沃爾科夫眉頭緊鎖:“硫磺腐蝕比預期嚴重多少?”
“超出模型預測37。機器人的防護塗層在艾歐的環境下隻能維持72小時,而不是預期的120小時。”
這意味著什麼,沃爾科夫心知肚明。
每台采礦機器人造價相當於三台刑天二代的材料成本,損耗速度如此之快,將嚴重影響整個計劃的經濟效益。
“啟用備用防護方案,增加鈦鉻合金塗層厚度。”
他咬牙下令,“即使成本翻倍,我們也不能停下來。”
指揮室門滑開,一位神啟者研究員步入室內,雙手捧著一塊拳頭大小的金屬塊,但他的手臂明顯在顫抖。
“最新批次樣本,教授。但是...”
研究員的聲音因痛苦而扭曲,“暗能量濃度過高,我的神經係統快承受不住了。”
沃爾科夫立即從研究員手中接過暗鐵樣本,同時啟動醫療掃描。
這塊經過初步提純的暗鐵在燈光下閃爍著詭異的深邃光澤,仿佛能吞噬周圍的光線,更可怕的是,它散發著某種神啟者才能感知的能量輻射。
“你已經連續接觸暗鐵72小時了。”
沃爾科夫皺眉查看掃描結果,“神經遞質紊亂,暗能量過載。立即接受治療,這是命令。”
研究員苦笑:“教授,我們所有神啟者都出現了這種症狀。
暗鐵中蘊含的能量場對我們的能力有放大作用,但同時也在侵蝕我們的大腦皮層。”
沃爾科夫將暗鐵塊放入旁邊的密封分析儀,心情更加沉重。
顯示屏立即閃爍出詳細的物性數據,但這些數據背後隱藏的危險讓他不得不重新評估整個開采計劃。
太平洋·深淵之眼作戰中心
北緯35°12,東經140°15
聯合調查組指揮官詹姆斯·威爾遜中將站在巨大的全息顯示屏前,凝視著太平洋的衛星監控畫麵。
他身後是來自北美、毛熊國和華夏三國的頂級情報分析師和技術專家。
“報告最新進展。”威爾遜的聲音低沉有力。
華夏方麵的分析師陳雪梅上前一步:“衛星掃描頻率已提升至每15分鐘一次全光譜掃描,覆蓋範圍包括起源島周邊500海裡水域。過去72小時內,我們發現了七處異常信號。”
她指向全息地圖上的紅色標記點:“這些位置出現了不明原因的電磁波動,頻率模式與已知的自然現象完全不符。”
毛熊國的技術專家維克多·伊萬諾夫補充道:“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在距離目標海域120海裡處探測到了極其微弱的人工聲納信號。信號強度表明,水下至少存在大型金屬結構。”
威爾遜眼中閃過一絲興奮:“預計到達時間?”
“密蘇裡號白鯨號長征18號三艘核潛艇將在23天後抵達目標海域。”
陳雪梅調出航行軌跡圖,“同時,我們的鎖眼17間諜衛星已經捕獲到了這個。”
全息屏幕切換,顯示出一張模糊的衛星照片。
照片中,太平洋表麵有一道極其微弱但明顯的尾跡,仿佛有大型物體從水下高速通過。
“拍攝時間是六天前,格林威治時間1423。根據尾跡長度和擴散模式分析,水下物體的長度至少200米,移動速度超過80節。”
維克多的聲音因興奮而略微顫抖,“沒有任何已知的潛艇能達到這種性能。”
威爾遜仔細研究照片:“還有其他發現嗎?”
陳雪梅點擊另一張圖像:“更關鍵的是這個。我們的線人報告,過去三個月內,全球至少有23名頂級科學家神秘失蹤,他們的專業領域覆蓋量子計算、理論物理、生物工程和材料科學。最後一次被目擊的地點全部指向太平洋航線。”
她調出一份詳細清單:“其中包括d國的維斯教授、華夏的李穎博士、毛熊國的沃爾科夫工程師,以及北美的馬克·安德森。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各自領域的頂尖人才。”
威爾遜的表情變得嚴肅:“你們的結論?”
維克多代表三國發言:“我們有理由相信,太平洋深處存在一個未知的超級科技勢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它擁有遠超現有人類科技水平的技術,正在秘密進行某種規模龐大的項目。”
“最危險的是,“陳雪梅補充,“根據能量信號分析,這個勢力很可能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技術,甚至更先進的能源係統。”
搖光號·星際通訊中心
距離木星軌道4800萬公裡
何強的化身站在“搖光號“的主控台前,麵前的全息顯示屏正在播放來自地球的截獲情報。
通訊延遲因距離而產生的6分鐘時差讓每一次對話都充滿了緊張感。
“嫦娥,重複一遍最新情況。”何強的聲音頗為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