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的遼東,積雪早已消融,漫山遍野的青草冒出嫩芽,山間的溪流潺潺流淌,帶著幾分生機。遼東城外的官道上,一支小型隊伍正緩緩前行,為首的女子身著素色襦裙,麵容雖帶著旅途的疲憊,眼神卻滿是期待——正是曆經一個多月艱難跋涉,從長安趕來的雲兒。
“夫人,前麵就是遼東城了!”親衛指著遠處的城池,興奮地喊道。
雲兒抬起頭,順著親衛指的方向望去,隻見一座高大的城池矗立在平原上,城牆巍峨,旗幟飄揚,正是她日思夜想的地方。她忍不住催馬加快速度,朝著城門疾馳而去。
守城的士兵見是一支長安來的隊伍,立即上前盤問。當得知為首的是渭南侯夫人時,士兵們不敢怠慢,連忙派人去稟報裴安。
此時的裴安,正在校場上訓練士兵。自留守遼東以來,他每日都親自帶隊訓練,從體能到戰術,無一不精。聽到雲兒到來的消息,他猛地愣住,手裡的橫刀“哐當”一聲掉在地上,不顧士兵們驚訝的目光,快步朝著城門跑去。
剛到城門,裴安就看到雲兒從馬車上下來,穿著他熟悉的襦裙,頭發因為趕路而有些淩亂,卻依舊難掩她的溫柔。“雲兒!”裴安快步上前,一把將她緊緊擁入懷中,聲音帶著幾分顫抖,“你怎麼來了?路上是不是很辛苦?”
雲兒靠在裴安懷裡,感受著他熟悉的氣息,眼淚瞬間掉了下來:“裴郎,我想你,我實在忍不住,就想來看看你。”她抬起頭,看著裴安,眼神裡滿是心疼——裴安黑了,瘦了,臉上還帶著一道淺淺的疤痕,顯然是在戰場上留下的。
兩人正相擁著,雲兒的目光無意間掃過裴安身後的親衛——曾經熟悉的麵孔,如今隻剩下寥寥幾人,大多是新補充的士兵。她心裡一緊,眼淚掉得更凶了:“裴郎,你的親衛……他們是不是……”
裴安知道她想說什麼,輕輕拍著她的背,輕聲說:“戰爭總會有犧牲,他們都是英雄,我們會永遠記得他們。”他沒有多說,怕雲兒更擔心,隻是牽著她的手,“走,我們回府,我給你做你愛吃的餃子。”
回到臨時的都督府,雲兒不顧旅途的疲憊,堅持要給裴安檢查身體。“裴郎,你把上衣脫了,我看看你有沒有受傷。”雲兒的語氣帶著幾分不容置疑。
裴安無奈,隻能褪去上衣。他的身上,新添了數道疤痕——有的是刀傷,有的是箭傷,深淺不一,縱橫交錯,在他黑瘦的皮膚上格外醒目。雲兒的手指輕輕撫摸著這些疤痕,眼淚再次湧了上來:“裴郎,疼不疼?你每次都這麼拚命,我真的好擔心。”
裴安握住她的手,將她拉入懷中,輕聲說:“不疼,都過去了。我這麼拚命,也是為了我們的家,為了能早日平定高句麗,帶你回長安,過安穩日子。”他知道,再多的言語也無法安慰雲兒,隻能用行動證明自己的心意。
他低頭吻住雲兒的唇,這個吻帶著久彆重逢的思念與激情,熱烈而纏綿。雲兒起初還有些羞澀,很快便回應起來,雙手緊緊抱住裴安的脖子,將臉埋在他的肩窩。裴安將她輕輕放在床上,手指溫柔地褪去她的衣衫,肌膚相觸的瞬間,兩人都忍不住顫抖——分彆數月的思念,在這一刻徹底爆發。
燭火搖曳,映著兩人交纏的身影。裴安的動作帶著幾分急切,卻又格外溫柔,仿佛要將所有的思念都融入這親密的接觸中。雲兒感受著他強有力的臂膀,感受著他的深情,心裡既興奮又難過——興奮的是能與愛人重逢,難過的是他身上的傷痕,是他在戰場上的危險。
這一夜,兩人都沒有睡好,說著分彆後的點點滴滴,感受著彼此的溫暖,直到天快亮時,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驛卒送來兩封信——一封是高陽的,一封是永嘉的。裴安先打開了高陽的信,信中滿是歉意,為之前的誤解和斥責道歉,字裡行間都透著愧疚。
裴安看完,沉默片刻,拿起筆,寫了一首詩作為回應:“昔日誤解皆已過,莫為年少誤芳華。緣儘此生難再續,願君他日綻繁花。”詩中既有對高陽的原諒,也有對她未來的期盼,更明確表達了兩人緣分已儘的意思。
雲兒湊過來,看完詩,輕聲說:“裴郎,你不再考慮考慮嗎?高陽公主或許隻是一時糊塗,她對你還是有感情的。”
裴安搖了搖頭:“雲兒,我與高陽之間,早已回不去了。她有她的人生,我有我的責任,我們各自安好,便是最好的結局。”
隨後,裴安打開了永嘉的信。永嘉在信中表達了對他的擔憂,說她聽說裴安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心裡一直不安;她還特意送來大量的藥品和補品,甚至派了五十名府衛前來支援。
“將軍,永嘉公主府的府衛到了,就在門外。”親衛進來稟報。
裴安點點頭,讓人將府衛請進來。五十名府衛身著統一的鎧甲,手持長槍,看起來精神抖擻。為首的校尉躬身道:“裴將軍,我等奉永嘉公主殿下之命,前來護衛將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裴安看著他們,笑著說:“多謝公主殿下的好意,也多謝各位將士。隻是遼東戰事已暫歇,各位將士一路辛苦,我賞每人百貫,你們先回長安吧。”
“將軍,我們不回!”校尉急忙說道,“我們雖在公主府任職,卻也曾是軍人,渴望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如今將軍鎮守遼東,正是用人之際,還請將軍留下我們,讓我們為大唐效力!”其他府衛也紛紛附和,眼神裡滿是堅定。
裴安看著他們真誠的眼神,沉吟片刻,點了點頭:“好!既然各位將士有此決心,我就留下你們,編入親衛營,日後一同征戰!”府衛們聞言,紛紛跪地謝恩,臉上滿是興奮。
沒過多久,李世民的旨意傳到了遼東——考慮到遼東冬季寒冷,不利於行軍作戰,陛下決定提前到九月禦駕親征高句麗。此次唐軍吸取了上次後勤不足的教訓,做足了準備:抽調了更為精銳的大軍,籌集了足夠的糧草和物資;新羅也集結了十五萬大軍,準備從東側配合唐軍進攻;李大亮則率領十萬水軍,依舊從萊州渡海,直取平壤。
裴安接到旨意後,立即開始準備——他將五萬大軍分成五路,加強訓練,囤積糧草,修繕城池,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好了充分準備。
九月很快到來,遼東的天氣漸漸轉涼。李世民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民夫三十萬,抵達遼東城。裴安率領五萬大軍出城迎接,李世民看到裴安,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裴安,辛苦你了!有你鎮守遼東,朕放心!”
“臣不敢稱辛苦,為大唐效力,是臣的榮幸!”裴安躬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