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將軍,倭人這是要對我們動手啊!”崔明遠在信中焦急地寫道,“我們的商隊被倭兵包圍,根本無法外出,糧草也快不夠了。還請將軍速速想辦法,不然我們都會死在倭國!”
可裴安卻發現,世家商隊之間的聯絡根本無法傳遞——倭國軍隊早已切斷了他們的通訊通道,甚至還截殺了好幾名送信的親兵。“看來,天皇是想把我們各個擊破啊。”裴安皺著眉頭,心中思索著對策。
他知道,此時若是強行反抗,以他手中的三百大唐精銳與一千五百倭人新兵,雖然能擊潰駐地附近的五千倭兵,卻會打草驚蛇,讓天皇提前發動總攻,甚至可能讓世家商隊先一步被消滅——沒有世家商隊的損失作為“理由”,大唐出兵就師出無名。
“必須儘快見到天皇,把事情說清楚。”裴安打定主意,當即命李虎留守據點,自己則帶著十名精銳親兵,前往皇城拜見天皇。
倭國皇城的議事殿內,天皇正與安倍忠勝、藤原家忠等大臣商議對策。聽聞裴安求見,天皇心中一驚,卻還是強裝鎮定,下令宣裴安入殿。
裴安走進議事殿,目光掃過殿內的大臣,最終落在天皇身上,語氣平靜:“陛下,不知為何撤走我駐地的倭人女子?又為何在我駐地附近派遣五千大軍?”
天皇臉上露出尷尬的笑容:“裴將軍誤會了。撤走倭人女子,是因為育賢城確實需要人手;派遣軍隊,是為了保護首領的安全——近期倭國境內有些亂匪,朕擔心首領會受到襲擊。”
“陛下不必掩飾。”裴安冷笑一聲,直接戳破了天皇的謊言,“陛下是擔心大唐會出兵征討倭國,所以提前做好了準備,想要控製我們這些大唐商人,對吧?”
天皇臉色一白,卻還是不肯承認:“裴將軍,朕對大唐忠心耿耿,怎會做出這種事?”
“陛下若是真的忠心,就該聽本首領一句勸。”裴安語氣淩厲起來,“大唐的實力,陛下應該清楚——大唐水師早已在安東集結,隻要陛下敢對大唐商人動手,大唐大軍隨時可能跨海而來,踏平倭國!”
殿內的大臣們聽到這話,紛紛臉色蒼白,議論紛紛。安倍忠勝想要反駁,卻被裴安的眼神震懾住,不敢開口。
裴安見狀,語氣緩和了些:“不過,陛下若是願意配合,本首領可以向大唐皇帝求情,保陛下與皇室安全。”他頓了頓,說出了自己的條件,“第一,陛下可下令讓各地大名對大唐世家商隊動手,但絕不能傷害大唐皇家商隊——皇家商隊是大唐皇室的產業,傷害他們,就是對大唐皇室的挑釁。第二,大唐大軍到來之時,陛下隻需獻上石見山等銀礦,繼續向大唐稱臣,大唐就不會為難陛下與皇室。第三,本首領可以常駐天皇宮,保護陛下的安全,避免陛下被其他大名脅迫。”
天皇與大臣們麵麵相覷,心中開始盤算——若是按照裴安的條件,皇室不僅能保住安全,還能繼續存在;若是反抗,以倭國的實力,根本不是大唐的對手,最終隻會落得國破家亡的下場。
藤原家忠率先開口:“陛下,裴首領的條件對我們有利。若是反抗大唐,我們沒有任何勝算,不如答應裴首領,保全皇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陛下,家忠大人說得對!大唐實力雄厚,我們根本無法抵抗,答應裴首領的條件,才是明智之舉!”
天皇沉默良久,最終歎了口氣,點了點頭:“好,朕答應裴首領的條件。朕即刻下令,讓各地大名隻針對大唐世家商隊,不得傷害皇家商隊;待大唐大軍到來,朕會獻上所有銀礦,繼續向大唐稱臣。還請裴首領遵守承諾,保護朕與皇室的安全。”
“陛下放心,本首領說到做到。”裴安心中鬆了口氣——他不僅為大唐找到了出兵的理由,還保住了自己的勢力,甚至能進一步控製天皇,為後續大唐大軍登陸做好準備。
到此刻,裴安是大唐軍方的人的秘密,已經公開化了。
離開皇城後,裴安立即派人秘密聯絡劉仁軌,告知他“倭國已同意對世家商隊動手,大唐出兵理由已具備,請求安東水師做好準備,待世家商隊遭受損失後,立即出兵”。
劉仁軌接到消息後,當即下令水師進入最高戰備狀態——五十艘大型海船與一百艘中型海船裝滿糧草與武器,玄甲軍也已登上戰船,隻待裴安的進一步消息,便能即刻起航。
而此時的倭國各地,天皇的旨意已陸續傳達。各地大名雖有些猶豫,卻也不敢違抗天皇的命令——畢竟,天皇背後有裴安與大唐的支持。他們開始集結兵力,對大唐世家商隊展開行動:出雲國的崔氏商隊駐地被攻破,數十名大唐商人被殺,貨物被洗劫一空;近江國的鄭氏商隊雖奮力抵抗,卻也因寡不敵眾,被迫退守據點,陷入重圍。
崔明遠等世家商隊的主事人徹底慌了,紛紛向裴安求救。“裴將軍,倭人真的對我們動手了!求您快派兵來救我們!再晚一點,我們就全完了!”崔明遠的求救信中,滿是絕望。
裴安看著手中的求救信,眼中閃過一絲冷光——導火索,終於被點燃了。他拿起筆,寫下一封奏折,詳細描述了倭國對大唐世家商隊的襲擊,請求李世民“即刻下令,派遣大軍征討倭國,為大唐子民複仇”。
奏折寫完後,裴安將其交給親信,命他日夜兼程,送往長安。做完這一切,裴安站在據點的了望台上,望著遠方的大海,心中滿是期待——大唐的鐵甲,很快就要踏上倭國的土地了。
喜歡重生大唐,在高陽公主府當牛馬請大家收藏:()重生大唐,在高陽公主府當牛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