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豈會甘心沉寂?
楊修參與嗣子之爭扶持曹植,正是楊彪與幾位族同商議的結果。
若曹植得勢,楊家必將重振門楣,即便不能登頂世家之首,也必能躋身前列。
可若此時退出嗣子之爭,待新主上位,楊家恐怕又將淪為邊緣。
一兩代人被冷落,以楊家的根基尚可忍耐,但若長久如此,衰敗終難避免。
世家之爭向來殘酷,誰不想踩著楊家往上爬?
楊彪望向兒子,長歎一聲:“修兒,你追隨子建公子多時,可曾看出他真是丞相屬意的繼承人?”
麵對父親的質問,楊修罕見地沉默了。
曹植的才華毋庸置疑,但論及權謀機變……隻能說尚顯稚嫩。
……
“父親,子建公子隻是年少,心思未及深沉。假以時日,必能沉穩起來。”
楊修仍在強辯,試圖掩飾曹植在政治上的不足。
然而。
薑終究是老的辣。
楊彪輕蔑一笑,搖頭道:
修兒,曹丕與曹植年歲相差無幾。
為何曹丕行事遠比曹植穩重?
即便是三年前的曹丕,也比現在的曹植強得多。
此言一出。
楊修頓時語塞。
可以說曹丕心機深沉。
可以說曹丕心胸狹隘。
但不能否認的是。
在繼承人之爭中,曹丕確實比曹植更勝一籌。
見楊修沉默,楊彪繼續道:
以曹植這般能耐,如何能勝過曹丕?
所幸。
曹丕也並非完美的繼承人。
他善於隱忍,卻缺乏霸氣。
沒有這份霸氣,注定他永遠達不到其父的魄力。
楊彪這番話令楊修震驚不已。
他原以為父親年邁,早已退出朝堂紛爭。
現在看來。
父親的見識遠勝自己千百倍!
楊修不禁疑惑道:
父親既然早知曹植不如曹丕...
為何當初不阻止我輔佐曹植?
楊彪歎息搖頭。
兒子還是太過稚嫩。
今日必須將其中利害說清。
否則。
類似之事再發生。
楊家必將陷入危局。
修兒,曹丕身邊早有陳群、司馬懿等人輔佐。
荀彧之侄荀騫也與曹丕交好。
若我楊家投靠曹丕。
即便曹丕得勝,我楊家又能得到什麼?
曹植雖不及曹丕。
但他若勝出,我楊家必將獲益良多。
可是...
“修兒,你要記住。”
“除了曹丕和曹植之外。”
“我們楊家,如今有了新的選擇。”
“曹舒與曹丕父子,並非同心。”
“丞相格外器重曹舒。”
“此子智謀過人,更有丞相的王者之風。”
“若丞相最終選定曹舒為繼任者。”
“曹丕和曹植,又當如何自處?”
“咚!”
楊修的心猛然一顫。
這次經曆讓他深刻領悟,絕不能輕易觸怒曹舒這個煞星。
得罪曹丕或許無礙。
因其尚無力報複楊家。
但若惹惱曹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