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大半生埋沒於荊南僻壤。
正因如此,反倒有更多時間錘煉武藝。
其武道造詣,已臻當世頂峰。
唯一的遺憾,是年邁體衰。
若再年輕三十載——
即便呂布當前,亦敢一戰。
勝負尚未可知。
此刻。
兩人之間的戰意已攀升至頂點。
曹舒心知,這二位皆是剛烈性子。
今日若不分出高下,日後必難安寧。
思及此,他朗聲道:
“妙才叔公,漢升,既然二位有意切磋。”
“便由我來做個見證。”
聞言,夏侯淵與黃忠眼中同時閃過精芒。
對夏侯淵而言——
在侄孫麵前展露身手,正是快事。
對黃忠來說——
追隨曹舒是他重獲新生的契機。
唯有戰勝名震天下的夏侯淵,方能證明自己!
……
入城之後。
夏侯淵興衝衝地領著黃忠直奔校場,準備比試高下。
長安作為西漢都城,規模宏大,校場等設施一應俱全。董卓遷都後對長安多有擴建,後來李傕、郭汜接手董卓勢力,卻因缺乏謀略自相殘殺,最終在官渡之戰前被鐘繇聯合關中諸侯擊潰。這些諸侯歸順曹操後,由夏侯淵與鐘繇共同管轄。
鐘繇作為鐘會之父,堪稱關中二把手。這位名士不僅是文壇領袖,出自潁川鐘氏大族,更以書法聞名,與蔡邕並稱當世書法大家。令人稱奇的是,鐘繇七十四歲高齡時還生下了鐘會,可謂老當益壯。
當夏侯淵帶著曹舒等人來到校場時,發現鐘繇早已等候多時。元常先生,您這是......?見鐘繇麵色陰沉,夏侯淵驚得差點後退。除了曹操,這位看似文弱的鐘繇正是他最敬畏之人。
作為關中文官之首,鐘繇相當於夏侯淵的。但不同於曹操對荀彧的禮遇,性格豪放的夏侯淵常因粗心大意遭到鐘繇嚴厲訓斥。外人眼中二人配合默契,實則夏侯淵深知:打仗他在行,政務外交全憑鐘老爺子運籌帷幄。
正是鐘繇的嚴謹細致,才讓關中地區多年來固若金湯。
事實上,鐘繇的才能確實在演義中被嚴重忽視。他的政務處理與辯才都極為出色。這一點,從鐘會的表現就能看出端倪。
雖然鐘會謀反未成,但其才能在後三國時期堪稱頂尖。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就曾特意叮囑兩個兒子要提防鐘會。而鐘會的過人天賦,正是源自其父鐘繇。
此刻校場上,夏侯淵正暗自叫苦。原本迎接曹舒的差事他已交給鐘繇,但因厭惡處理政務,竟偷偷帶著親兵溜了出來。沒承想鐘繇早就在校場候著他。
隻見鐘繇冷冷掃了夏侯淵一眼,隨即換上笑臉走向曹舒:舒公子一路辛苦。丞相早有吩咐讓老臣迎接,誰知妙才將軍竟瞞著老臣搶先出城。這般冒失行事,不知情的還以為他是尋常小卒呢!
夏侯淵低頭不敢作聲。鐘繇所言不虛——曆史上夏侯淵在定軍山遇害,正是因其輕率下山修補防禦工事所致。曹操與鐘繇屢次勸誡他莫要總衝鋒在前,他卻總是陽奉陰違。
曹舒暗自思量:夏侯叔公待己甚厚,更是曹軍重要統帥。若因魯莽戰死沙場,對曹魏將是難以估量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