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曹操不同,
曹舒更關注五丁關守將霍峻。
旁人或許不識此將,
他卻深知霍峻青史留名的赫赫戰功。
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曆史上鎮守葭萌關的將領正是霍峻。
張魯企圖趁劉璋與劉備內鬥之機,派兵奪取葭萌關。
然而一萬大軍竟被霍峻率領的八百士卒阻擋長達一年。
雖有關隘險要的因素,
但也充分證明霍峻確實擅長防守。
不得不說,
劉備的識人眼光確實獨到。
可惜他遇上了曹舒。
這幾日曹舒已想出攻破五丁關的妙計——
隻有愚者才會按常規方法強攻五丁關。
曹舒的破關之策是:
直接放棄攻打五丁關!
曹魏的優勢何在?
兵力雄厚;
資源充足;
更有宏圖偉略。
既然如此,為何不善加利用?
霍峻與陳到對劉備忠心耿耿,
但蜀地將領對劉璋是否同樣忠誠?
五丁關與葭萌關對漢中而言固若金湯,
但若趁劉備尚未奪取益州之際,
策反五丁關與葭萌關南方的巴郡守將,
屆時霍峻與陳到腹背受敵,又當如何應對?
涪城陷落、楊懷高沛生死未卜的消息傳遍益州後,
益州文武官員分化為三派:
主戰派以張任、黃權、泠苞、王累為首,
主張立即請戰討伐劉備;
調和派建議劉璋遣使與劉備談判,
聲稱若蜀地內亂將讓曹操漁翁得利。
此派實為騎牆觀望之徒,
私下多收受劉備賄賂,
在局勢明朗前絕不輕易站隊,
以吳懿、李嚴、卓膺、雷銅、吳蘭為代表。
此時,益州內部派係林立,其中人數最為龐大的便是觀望派。
第三個派係則是已被劉備徹底策反的蜀地官員,以張鬆、、孟達等人為首。他們極力勸說劉璋投降,並大肆宣揚劉備的仁德,聲稱這位明君絕不會加害蜀地百姓,試圖安撫民心。不得不說,張鬆等人深諳輿論操控之道。在他們的推動下,劉備的形象被塑造得近乎完美。
由於劉備此次起兵的時間比曆史上提前許多,劉璋尚未察覺張鬆的真實身份。他隻知道張鬆主張投降,卻拿不出任何證明其勾結劉備的證據。儘管劉璋名義上是益州之主,但他的統治根基薄弱,權力結構鬆散。若想處死張鬆,必須要有確鑿證據,否則必然引發內亂。畢竟,張鬆身為益州彆駕,地位僅次於劉璋,背後還有頂級世家張氏的支持。眼下劉備已占據涪城,劉璋雖恨不能立刻除掉張鬆,卻也隻能暫時隱忍。
張鬆敏銳地意識到,這場戰爭表麵上是劉備與劉璋的對抗,實則勝負取決於誰能爭取到觀望派的支持。吳懿、李嚴、雷銅、卓膺、吳蘭等人掌握著蜀地近半兵力,而主戰派張任、黃權、泠苞等人僅有三成軍權。剩餘兩成兵力則分散在巴郡太守龐羲和江州太守嚴顏手中。然而,龐羲早已在巴郡形成割據之勢,僅名義上仍聽命於劉璋。
因此,誰能拉攏吳懿、李嚴等人,誰就能贏得這場益州之爭。為此,張鬆派前往綿竹與吳懿會麵。可惜的是,吳懿並不在城中——十日前,他已北上梓潼郡督辦稅收事務。
喜歡三國:開局逆襲,大小喬求嫁我!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逆襲,大小喬求嫁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