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西晉的統計未必精準,但從張魯離開漢中數十年後,當地百姓仍對他念念不忘,便可見一斑。
無論張魯用了何種手段,漢中在他治下確實安穩無亂。
……
安撫完張魯,曹操立即召來曹舒、程昱、荀攸、賈詡商議對策。
三位謀士已至漢中,但聽聞五丁關落入劉備之手,眾人神色皆凝重起來。
荀攸率先開口:“主公,五丁關與葭萌關相距極近,四周群山環繞,即便我軍十萬大軍齊出,短期內也難以攻破。”
他所言不虛。
蜀地關卡因地勢特殊,多建於崇山峻嶺之間,狹窄地形極大限製了行軍作戰。
縱有數十萬大軍,也難以施展全力。
曆史上鐘會伐蜀時,魏軍未曾強攻奪下一關。
薑維為集中兵力,實施“斂兵聚穀”之策,將兵馬聚於白水關。
然而鄧艾攪局,薑維被困遝中,隻得連棄三關,繞道至劍閣與廖化、張翼會合。
魏軍在劍閣苦戰三月,寸步難進,軍中甚至萌生退意。
不料鄧艾陰平,致使劍閣失去戰略意義。
若非如此,魏軍強攻劍閣,不知要耗費多少時日。
……
如今,這棘手的局麵擺在了曹操麵前。
五丁關的防禦雖不及劍閣那般固若金湯,卻也堪稱天險。
若此關始終被劉備掌控,對漢中始終是個心腹大患。
荀攸分析過後,曹操不甘地歎道:若實在攻不下五丁關......
便隻能在定軍山另築要塞,以監視五丁關動向......
帳中三位謀士皆默然。
非是才疏智短——
實在是蜀道天險,令人束手無策!
斷其水源?
這連綿群山中,溪流遍布,豈是街亭孤山可比?
更兼山勢險峻,士卒攀援尚且艱難。
曹舒沉吟不語。
強攻無異送死。
當務之急,須先探明劉備虛實。
兵法有雲:無策之時,見招拆招方為上策。
曹舒決意先遣密探查探五丁關詳情。
此刻他不禁豔羨江東——
若有一支精銳水師,便可溯江直取巴郡。
屆時五丁、葭萌二關自破。
可惜曹操水軍羸弱:
昔日荊州水師十不存一,玄武池水卒登舟即暈。
......
數日後
密探帶回急報:劉備親率萬餘精兵攻打涪城。
曹操不禁歎服劉備的果決。
細想之下——
這確是劉備破局的最佳選擇。
否則困守雄關,終將糧儘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