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龐統之死極可能是張任伏擊所致。
而張任原本的目標,正是劉備本人。
“主公,龐統一死,劉備的處境豈不是雪上加霜?”荀攸問道。
曹操搖頭道:“龐統雖死,但劉璋麾下的張鬆、、孟達已投奔涪城,助劉備穩住局勢。”
“隨後,李嚴、吳懿、卓鷹、雷銅、吳蘭等人相繼率部歸降。”
“張任孤立無援,欲退守成都。”
“劉備卻趁勢出兵,以優勢兵力擊敗張任。”
“最終,劉璋在鄭度等人勸說下投降。”
“其長史王累拒降,在城樓怒罵劉備後墜亡。”
曹操說完,曹舒與荀攸相視無言。
李嚴、吳懿等牆頭草派掌控益州半數兵力,得他們者得益州。
顯然,這些人早已對劉璋離心離德。
加上張鬆、、孟達的,他們徹底倒向劉備。
劉璋無奈,隻得投降,否則成都官員可能自行,迎立新主。
至於張任與黃權的動向,曹操的情報中未有詳述,僅知張任兵敗後未回成都,而是率殘部向東南撤退。
劉璋雖已歸順,其長子劉循卻仍下落不明。
這與曹舒記憶中的曆史軌跡,已然大不相同。
龐統身死,張鬆與張任尚在;
劉璋歸降,劉循似未屈服。
此外,張飛、諸葛亮、趙雲等人正率軍入蜀,
自永安、江州而來,曹軍難以阻攔。
江州嚴顏,恐怕也將很快歸附劉備。
短短兩月,劉備已收攏益州除主戰派外的全部勢力,
加之張飛、諸葛亮、趙雲等援軍將至,
其總兵力已逾十萬。
“可恨的劉玄德!”
“得諸葛孔明相助後,運勢竟如此之盛!”
曹操憤懣不已。
三年前,劉備尚是敗走當陽、走投無路的落魄諸侯,
而今卻已勢不可擋。
雖根基仍不及坐擁北方的曹操,
但其崛起之速,已遠超曹、孫兩家。
反觀曹營,後方紛擾不斷,更令曹操心煩意亂。
秋收已畢,短期內難以再攻劉備,
若強行開戰,十萬對十萬,
劉備據蜀地之利,又有諸葛亮、張飛、趙雲相助,
曹操難有勝算,反易自損。
思及此,曹操對荀攸與曹舒道:
“我欲退兵,令妙才自涼州赴漢中鎮守。”
“葭萌關、五丁關亦留重兵駐防。”
“即便此時無法剿滅劉玄德,也必將其困死於蜀地!”
“公達、舒兒,以為如何?”
荀攸拱手答道:
“主公英明。”
“內亂不除,外患難絕。”
“自赤壁一戰後,主公久未歸許昌。”
“人心浮動,易生變故。”
“是時候回師震懾宵小,解決積弊了。”
老曹聞言,心中頓時掀起波瀾。
荀攸這番話,無疑是明確表態要與老曹同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