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其叔荀彧的立場,更不會與劉協、伏完等人為伍。
曹舒卻沉默不語,手指輕撫下頜,似在沉思。
老曹見狀,不由問道:“舒兒,你有何見解?”
被問及,曹舒緩緩開口:“阿翁,撤軍勢在必行。”
“但在撤軍前,兒以為,當在劉備心中埋下一根刺,令他日夜難安。”
老曹與荀攸對視一眼,皆露好奇之色。
“舒兒,快說說,如何讓那劉玄德如芒在背?”
曹舒答道:“阿翁、師父,劉璋雖降,其子劉循卻未現身成都。”
“這意味著什麼?”
“說明劉璋被迫歸降,唯一能做的,便是送走長子劉循。”
“兒以為,當務之急是尋到劉循。”
“而後,以朝廷之名,冊封他為益州刺史。”
“將其安置於漢中,交由妙才叔公看護。”
“如此,劉備豈能安枕?”
“漢中本屬益州疆域。”
“劉循身為正統益州刺史,仍留益州境內,而劉備不過鳩占鵲巢。”
“長此以往,必動搖劉備在益州的民心根基。”
“百姓最善比較。”
“劉璋仁厚,雖未能儘掌益州,卻竭力使百姓免受饑寒。”
“劉備初入益州,百業待興。”
“若百姓無依無靠,或許尚能忍受其治。”
“但若知曉劉循這位正統刺史因劉備霸占益州而無法赴任,偏居漢中——”
“屆時,若劉備治下不如劉璋,益州民心必生波瀾。”
“待我軍日後再度入川,劉備何以自處?”
話音方落。
老曹與荀攸眼中精光閃爍。
曹舒此計,正中要害。
劉備向來以仁德自居——
不如來點實際的行動。
彆光會空談許諾!
真要替百姓謀福祉,就該減免賦稅,增加民眾收入,改善醫療條件,這比整天畫餅強多了。
可劉備若真這麼做,勢必觸犯益州豪強的利益。
那些剛投靠劉備的益州世家會怎麼想?
說白了,百姓和地主的利益,劉備隻能選一邊。
無論選哪邊,都有利有弊。
但對曹舒來說,都是好事。
“舒兒,此計甚妙。”
“不過,漢中留守將領的人選,尤其是葭萌關,你覺得派誰合適?”
這也是讓曹操頭疼的問題。
葭萌關和五丁關如同插在劉備心口的兩把刀,也是曹軍日後攻取益州的跳板。
守將人選必須慎重。
曹舒略作思索,提議道:
“阿翁,孫兒認為,曹真麾下的軍司馬郝昭可擔此任!”
“五丁關守將不必另派,由郝昭兼任即可。”
“郝昭……?”
曹操和荀攸麵露疑惑。
他們從未聽過郝昭之名。
此時的郝昭名聲不顯,剛投曹營不久。
但曹真頗為器重他,提拔為帳下軍司馬。
喜歡三國:開局逆襲,大小喬求嫁我!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逆襲,大小喬求嫁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