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君,父親已仁至義儘!”
“試問,伏完之流,能比他做得更好?”
“又或者,令君莫非真以為——”
“劉備、孫權會對陛下忠心耿耿?”
“當年孫堅得傳國玉璽,立刻急返江東。”
“如此行徑,豈是忠臣所為?”
“劉備雖為漢室宗親——”
“但他豈是愚鈍之人?”
“他口口聲聲願為陛下效力。”
“可若真將陛下交予他——”
“令君信不信,不出月餘,陛下便會離奇暴亡?”
曹舒言罷。
荀彧麵容憔悴。
他身心俱疲。
最令人絕望的,莫過於被地揭開。
若曹舒所言為虛,他尚可辯駁。
可偏偏,句句屬實。
曹操所為,確實無可指摘。
換作旁人,未必能比他做得更好。
“令君,話已說儘。”
“若你執意為劉漢赴死——”
“不妨想想。”
“你的死,能換來什麼?”
“陛下會感激你嗎?”
“他絕不會。”
“他隻會拍手稱快,巴不得你早些咽氣。”
“在他眼中,你與我祖父皆是亂臣賊子!”
“隻不過你心腸太軟,比我祖父更好拿捏。”
“既是逆賊,你死了他自然要放鞭炮慶賀。”
“好歹又熬死個眼中釘,豈不快哉?”
“為這等刻薄寡恩的君王賣命。”
“文若啊文若,祖父還誇你是王佐之才。”
“我看該封你個愚忠榜首才是!”
“漢家氣數早已儘了。”
“劉協庸碌,合該讓位於賢德之人。”
“若我祖父似王莽那般欺世盜名,你罵便罵了。”
“可他分明是在廓清玉宇,再造乾坤!”
“作為祖父的左膀右臂。”
“你不思輔佐他開創太平,反倒處處掣肘。”
“文若,你對不起天下蒼生!”
“哧——”
這話像淬了毒的,徑直捅進荀彧心窩。
荀彧徹底潰敗。
經曹舒這般剖解。
他此刻的作為,活脫脫就是阻撓商鞅變法的秦國老世族。
屏風後傳來兩聲輕笑。
荀采倒無妨。
荀攸卻被荀彧剜了一眼。
說到底。
荀彧的症結在於——
他過不了自己心裡那道坎。
可如今。
若再固執己見。
便是與黎民為敵,是倒行逆施!
這如何使得!
“承蒙公子點撥。”
“然荀某確已倦怠廟堂之事。”
“惟願歸隱潁川,了此殘生。”
荀彧長揖及地。
不料曹舒突然啐道:
“文若莫要學那諸葛村夫!”
“什麼躬耕南陽?你當演《出師表》呢?”
“尚書令這個位子,除了你,換誰都不行。”
“你身為潁川荀氏家主,總該擔起責任。”
麵對曹舒這番話。
荀彧雖不解那句臣本布衣,躬耕於潁川,卻隱約覺得曹舒話裡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