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合淝在曹營的戰略中並非不可舍棄之地,後方尚有更為堅固的壽春可退。
然而,誰又能料到,孫權的十萬大軍竟如此不堪一擊?
……
思慮再三,張遼終是下定決心,將突襲孫權的計劃告知李典與樂進。
出乎意料的是,二人並未因私怨刁難,反而和聲問道:
“文遠,突襲需多少兵馬?”
“江東十萬大軍壓境,若要一擊製勝,兵力不可過多,否則易被察覺,反致全軍覆沒。”
張遼略作盤算,答道:
“八百精銳足矣!”
李典與樂進對視一眼。
三人雖有嫌隙,但在大局麵前,他們深知輕重。
於是,二人親自為張遼挑選了八百名最精銳的士卒。
李典將跟隨自己多年的親衛隊交予張遼指揮。
對任何將領來說,親衛隊無疑是最忠誠的依靠。
張遼望著李典與樂進,鄭重地向他們躬身行禮。
然而,就在他準備率領八百勇士出城布防時,合淝城外的哨騎匆匆趕來稟報:
“三位將軍,舒公子到了!”
“他還帶來了虎豹騎!”
“什麼?!”
張遼、李典、樂進三人同時起身。
曹舒如今在曹營的地位,他們心知肚明。
武將並非隻會廝殺的莽夫,他們的心思同樣敏銳。
“有舒公子和虎豹騎增援,此戰勝算更大!”
“隻是不知主公的大軍現在何處。”
樂進低聲自語。
隨後,三將迅速動身,前往城門口迎接曹舒。
……
通往合淝的官道上,曹舒駕馭西域烈馬,飛馳前行。
馬雲祿依偎在他懷中,臉頰泛紅,心跳加速。
儘管曹舒的馬術由她傳授,但她清楚,未來騎乘“大白馬”的,終究會是曹舒。
“主公,距合淝城已不足二十裡。”
“張遼、樂進、李典三位將軍正在城門口等候。”
鄧艾上前稟報。
曹舒微微頷首。
若他隻是尋常的曹操之子,三將未必如此鄭重。
但如今,他已憑借實力贏得軍中敬畏,無人再因他的年紀而輕視。
很快,曹舒率虎豹騎抵達合淝城下。
此行他隻帶了這支精銳騎兵,因為在此處平原,虎豹騎足以成為戰場主宰。
然而,合淝以南五六十裡便是長江天險,無論騎兵還是步兵,皆難以逾越。
曹舒率領虎豹騎突襲江東軍,力求在敵軍撤至岸邊前儘可能殲滅更多敵人。
那麼問題來了——
曹舒為何要脫離曹操主力,獨自率軍趕往合淝?
難道是為了與張遼爭功?滑稽)
當然不是!
曹舒此行真正的目的,是生擒一兩名願意歸降的江東將領。
曹軍水軍實力薄弱,這是無法回避的短板。
若不提升水戰能力,便難以渡江進攻孫權。
僅靠巴郡水軍遠遠不夠。
唯有招降擅長水戰的江東將領,才能扭轉曹軍的困境。
……
“末將等恭迎舒公子,未能遠迎,還請恕罪。”
張遼、樂進、李典三人一同向曹舒行禮。
他們與曹舒早已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