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關羽輕歎一聲。
他知道女兒這個願望很難實現。
但若是能生擒曹舒,倒也未嘗不可。
然而關羽沒想到的是,事情很快就會發生。
隻不過順序完全顛倒——竟是關銀屏被曹舒所擒!
......
關中地區
長安城外
曹舒決定率領虎豹騎進城拜訪鐘繇。
這位老先生一直對他不錯,之前還送來了張菖蒲。
府中
鐘繇與曹舒相對而坐。
曹舒開口道:
“元常先生治理有方,關中能恢複繁榮,多虧了您。”
鐘繇擺手笑道:
“老夫不過一介書生。”
“真正功勞最大的,是常年鎮守前線的妙才將軍。”
“若非他坐鎮,關中隻怕早已生靈塗炭。”
曹舒點頭讚同。
夏侯淵虎步關右的威名,正是靠戰功累積而來。
當年李傕、郭汜禍亂長安,關中民生凋敝。
經過夏侯淵與鐘繇多年治理,才恢複半數繁榮。
提到夏侯淵,二人談興更濃。
鐘繇歎息道:
“妙才將軍這些年來,實在不容易。”
“老夫時常告誡他,莫要總衝在最前頭。”
“可他卻始終不聽。”
“每逢征戰,必身先士卒,與將士們同甘共苦。”
曹舒微微頷首,深以為然。
夏侯淵最大的毛病,便是一上戰場,便忘了自己是一軍統帥。
他仍把自己當作衝鋒陷陣的猛將,甚至不顧自身安危。
就在曹舒欲與鐘繇一同數落夏侯淵時,一名暗衛匆匆而至,呈上一封夏侯淵的親筆信。
曹舒接過信,目光漸沉。
鐘繇察覺異樣,連忙問道:“舒公子,莫非前線戰況有變?”
曹舒點頭,將信遞給鐘繇。
信中第一條,夏侯淵決定在定軍山紮營。
第二條,定軍山各處小道皆布防,以防劉備麾下蠻兵偷襲。
這兩條尚屬尋常。
可第三條,卻令曹舒心神不寧——
郭淮,竟成了馬鳴閣道守將。
曹舒分明記得,自己此前曾在軍中搜尋過郭淮此人,卻一無所獲。
換言之,當初他在漢中時,郭淮還未從軍。
短短一年多,郭淮竟一躍成為曹營中高層將領,升遷之速,堪稱驚人。
是夏侯淵提拔了他?
並非如此。
夏侯淵在信中坦言,郭淮曾請求取代郝昭,鎮守葭萌關,但被他拒絕。
想到郭淮在原史上為司馬家做的那些事,曹舒愈發覺得此人可疑。
倒非懷疑他是劉備或孫權的細作,而是其動機與目的,實在耐人尋味。
無論如何——
郝昭乃曹舒心腹,郭淮未通半聲,便想取而代之,已然觸犯曹舒的底線。
嗬,以為背後有幾家世族撐腰,便可肆無忌憚?
很快,曹舒便會讓他明白,何為“自尋死路”。
他向來不講道理。
護短於己,鐵拳對外。
道理?拳頭夠硬,他便是道理!
曹舒辭彆鐘繇後,率領大軍向漢中進發。
與此同時,葭萌關外戰雲密布。
劉備集結兵力,正式對葭萌關發起攻勢。
守將郝昭麵臨巨大壓力。
為攻克此關,劉備命人打造數輛巨型衝車。
儘管葭萌關地勢險峻,但這些衝車仍被艱難推至關下。
就在劉備下令吹響號角,準備強攻之時——
城樓上滾木礌石傾瀉而下!
數輛衝車瞬間損毀過半。
“這……”
前線指揮的李嚴等人麵色驟變。
然而,這隻是開始。
戰鬥打響後,郝昭鎮定自若,指揮若定。
曹軍一次次擊退劉備軍的進攻。
激戰持續至黃昏,劉備隻得鳴金收兵。
眾將神情凝重,誰也沒料到郝昭如此難纏。
原本以為他隻是曹營無名小將,不料葭萌關在他手中竟成銅牆鐵壁!
不過,劉備並未氣餒。
隻要蠻兵能找到繞過定軍山的小路,戰局仍對他有利。
然而當晚,探馬來報——
夏侯淵已率主力進駐定軍山!
劉備眉頭緊鎖。
張鬆和見狀,立即進言:
“主公不必憂慮。”
“夏侯淵若死守南鄭,反倒難辦。”
“如今他移營定軍山,實乃自尋死路!”
劉備連忙問道:
“永年、孝直,可有良策?”
二人相視一笑,緩緩道出計謀。
劉備聽罷,眼中精光一閃。
此計若成,不僅可擊潰定軍山曹軍,更能一舉奪取漢中!
他萬萬沒想到,曹營內部竟有如此精彩的內鬥!
接下來的半個月裡,劉備持續攻打葭萌關。蜀軍雖傷亡不小,卻始終未停止進攻。
郝昭站在城頭,望著屢次敗退的蜀軍,心中生疑。他總覺得蜀軍的攻勢透著古怪。劉備征戰沙場數十載,絕非不通兵法之人,這般徒勞攻關究竟意欲何為?
不同於魯莽武將,郝昭素來善於運籌帷幄。他敏銳察覺到劉備此舉必有深意,當即派親信前往定軍山向夏侯淵報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殊不知此時的定軍山上,蠻族軍隊與蜀軍精銳正沿山道突襲。夏侯淵剛調兵迎敵,又接獲天蕩山遇襲的急報——更令人驚詫的是,攻山部隊竟打著劉備的帥旗。
天蕩山地勢險要卻形同雞肋,駐守此地的夏侯德能力平庸。夏侯淵陷入兩難:若馳援天蕩山,恐定軍山有失;若不救援,夏侯德必敗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