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采輕揮衣袖:
兄長真是當局者迷。
莫非至今仍未猜出幕後之人?
荀彧沉默不語。
可疑之人屈指可數,已然呼之欲出。
沒有確鑿證據,荀彧終究不能隨意抓人。
荀采察覺到兄長的遲疑,微微一笑:
“兄長,我可不像你顧慮重重。”
“我隻知道,這場謀反的幕後,目標很可能是舒公子。”
“既然他們衝著舒公子來,我必會全力鏟除!”
話音落下,她周身殺氣凜然,連荀彧都不由得心頭一顫。
他輕咳一聲,掩飾自己的不安。
荀采繼續道:
“兄長不妨引蛇出洞。”
“他們想要一座空虛的許昌,那就如他們所願。”
“不過,暗中可以這樣安排……”
聽完她的計策,荀彧眼中精光一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若荀采不是女子,恐怕早已躋身當世頂尖謀士之列,堪稱女中管仲!
此計不僅能揪出幕後之人,更能一舉清除曹營內部的不安因素!
……
與此同時——
許昌城外,一處農莊內。
王淩推門而入,笑意盈盈。
“彥雲,你可算來了。”
屋內除了王淩,還有幾名衣著華貴的世家家主——
範陽盧家的盧紓盧植之子)、博陵崔家的崔林、南皮辛家的辛毗、雲中孫家的孫資!
五人皆在朝中身居要職,尤其孫資,剛被曹操擢升為中書內丞,掌管部分機要文書。
待王淩落座,崔林率先開口:
“諸位,我們背後的家族多年未曾聯手。”
“如今生死攸關,誰都不該有所保留。”
盧紓笑道:
“家父在世時常說,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何況我們麵對的,是一頭惡狼!”
孫資點頭附和:
“我雲中孫家好不容易才有今日。”
“若讓那人成為嗣子,孫家恐怕又要被打回原形!”
王淩笑道:
“諸位如此齊心,王某自當儘力。”
“但彆忘了,荀令君可不好對付。”
“況且,以那人的狡詐,若許昌生變,他必會立刻從荊州揮師北上。”
“如何抵擋他的反撲,才是真正的難題!”
眾人交談之際,唯有辛毗始終不發一言。
他們口中的,正是曹舒。
在座五人皆出身河北世家。原本河北世家以弘農楊家為首,但楊彪老謀深算,早已帶著楊家投靠曹舒,成功洗白。其餘河北世家大多押注曹植,不料曹植迅速失勢,還連累清河崔家覆滅。
吃一塹長一智,河北世家明麵支持曹彰,實則暗中觀望。然而隨著曹舒繼位之勢愈發明朗,他們愈發焦慮。曹舒身邊已有潁川荀家、弘農楊家、琅琊王家及曹氏宗親支持,即便他們現在投靠,也隻能位居末席。
一步落後,步步落後。若真如此,他們身後的家族必將沒落。這是河北世家絕不能接受的結局。因此眾人達成共識: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曹舒得勢,必須合力除掉這個威脅。
直接起兵自然行不通,他們並非要背叛曹營,隻是要阻止曹舒繼位。既然不能硬來,就隻能借刀。能臣抵之與公孫淵的謀劃,背後就有河北世家的暗中支持。
不過河北世家心知肚明,這兩人不過是他們手中的棋子。彆看他們現在聲勢浩大,待曹操率軍從河西走廊回師,公孫淵與能臣抵之根本不堪一擊。這兩人真正的價值,在於調離留守許昌的夏侯惇軍團。隻有許昌兵力空虛,河北世家才能順利實施下一步計劃。
河北世家從未覺得自己背叛了曹魏陣營。
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在匡扶正道,行清君側之舉。
曹操昏聵,竟越過子輩直接冊立孫輩為繼承人。
身為忠良之臣,河北世家自然要阻止這等荒唐行徑!
眾人越說越是激憤,唯有辛毗眼中憂慮愈深。
河北世家聚集於此,除維護自身利益外,更因司馬氏暗中推動。
司馬家族身份特殊,既屬河北派係,又與河南世家交好。
在司馬防父子接連遊說下,河北世家才同仇敵愾采取行動。
生性謹慎的辛毗總覺得,這般舉動猶如玩火。
......
歸家途中,辛毗遠遠望見女兒立於府門前。
憲英為何在此等候?
辛憲英輕歎:父親,我辛家須早作打算,否則禍患將至。
......
辛毗急忙攜女入內室詳談。
此話從何說起?我辛家十餘年來恪儘職守,何來災禍?
實在怪不得辛毗緊張,隻因女兒向來料事如神。
建安九年曹操攻鄴時,辛毗投入曹營。其兄辛評原為袁紹謀士,袁紹死後仍效忠袁譚。
當年年幼的辛憲英便勸父親:伯父雖忠,非良主也。最終促成辛毗奪取家主之位。
辛家若追隨袁氏效忠,恐難逃日後清算。
辛毗深覺女兒所言極是。
他毅然召集族中長老,聯手廢黜了兄長辛評的家主之位。鄴城戰事初起,辛毗便率眾開城歸順曹操。
自此辛家聲名鵲起,從河北二流世家躋身頂級門閥,更得曹操鼎力扶持。
然曹營之中,河南世家根基深厚,河北世家唯有押注繼承人,方能爭得話語權。作為新貴,辛家自然與河北世家同氣連枝。
可如今河北世家竟欲謀害曹舒——這位丞相最中意的繼承人。辛毗越想越覺此事凶險萬分。
經女兒點破,辛毗更是心驚肉跳。辛憲英輕歎:父親可還記得崔琰、陳群前車之鑒?縱使王淩等人得手,也未必能成事。
舒公子能從孫輩躍居繼承人,豈是易與之輩?女兒更聽聞,他麾下或有隱秘情報網。王淩等人的謀劃,隻怕早被洞悉。
喜歡三國:開局逆襲,大小喬求嫁我!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逆襲,大小喬求嫁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