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尚作為夏侯氏嫡係子弟,在曹氏宗親二代將領中頗受曹操器重,地位僅次於曹休與曹真。如今那二人隨曹操西征,又受命不得與曹丕過從甚密,留守許昌的宗室將領便以夏侯尚為首。
這位在後世被稱為宗室八駿之一的將領,雖在演義中著墨不多,實為曹丕陣營的核心人物。
司馬懿對夏侯尚的出現毫不意外,那些河南世家的代表也在預料之中——其中部分還是經司馬家牽線搭橋。
但真正令司馬懿震驚的,是角落裡那個沉默的身影:臧霸!
這位長期駐守青徐之地的將領,因曹操始終心存戒備,一直受夏侯惇節製。如今夏侯惇剛離任,臧霸竟擅離職守秘密入京,其背後謀劃令人不寒而栗。
仲達來得正好。曹丕笑道,宣高將軍已決定助我們一臂之力。他此行隱秘,青徐兵馬暫由其子統領。
司馬懿凝視著曹丕,目光深邃。
若還有人敢說曹丕隻會耍弄權術,司馬懿定會毫不猶豫地給他一記耳光!
曹丕的謀略,遠非常人所能及。
拉攏臧霸,堪稱絕妙的一步棋。
這一步,連司馬防與司馬懿都未曾料到。
而曹丕,竟在悄無聲息間完成了對臧霸的招攬。
臧霸何許人也?
盤踞青徐二州多年,麾下數萬泰山精銳。
若夏侯惇仍在許昌,臧霸必受壓製。
但夏侯惇的離去,令臧霸如脫韁之馬,再無束縛。
加之司馬防的兗州兵馬。
曹丕麾下,已可調動三州之兵。
勝算,陡然攀升。
臧霸冷眼瞥向司馬懿。
他曆經陶謙、劉備、呂布,更曾自立一方。
論資曆,司馬懿在他眼中不過爾爾。
臧霸選擇襄助曹丕,實因危機迫近。
曹操豈會真正信任臧霸這等出身草莽之人?
多年來,曹操屢次暗示臧霸交出兵權,皆被搪塞。
因外患未平,曹操一時無暇處置。
然今時不同往日。
荊州已入曹舒之手。
待曹操自河西歸來,必會清算臧霸。
臧霸審時度勢,與曹丕聯手以求自保。
但對司馬懿等世家子弟,臧霸始終心存芥蒂。
雙方各懷心思,暫結同盟。
雖互看不順眼,表麵仍維持和睦。
曹丕舉杯相邀,意氣風發:
諸位共聚於此,客套話便不多言。
成王敗寇,若不趁勢掌控許昌,萬事皆休。
臧霸沉聲問道:
攻下許昌後,子桓公子有何良策?
即便我等手握重兵,曹舒的荊州軍仍不可小覷。
何況還有虎豹騎等精銳。
“倘若曹舒引兵北上,直取許昌,我等該如何是好?”
臧霸沉聲問道。
曹丕淡然一笑:“宣高將軍不必憂慮,此事我已有安排。”
他眼中閃過一絲冷厲。
此計若成,曹舒必將眾叛親離!
......
司馬懿靜靜注視著曹丕。
他自然明白曹丕所謂的所指為何。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此計雖會令曹丕聲名受損,但與世子之位相比,這些都不足為慮。
見曹丕胸有成竹,臧霸便不再多言。
曹丕環視眾人道:“元讓叔父離城後,荀令君手中僅餘兩萬精兵。我等需靜待時機,先讓曹子文與河北世家起事,消耗荀彧兵力。”
眾人紛紛頷首。
首舉義旗者往往最先折戟。
曹彰與河北世家實力雄厚,更策動了公孫淵叛亂,正可為我所用。
曹丕轉而問司馬懿:“仲達,令兄麾下三萬兗州兵馬,三日內可否抵達?”
司馬懿拱手答道:“主公放心,兗州軍已整裝待發,隻待許昌有變,即刻星夜馳援。”
此言一出,眾人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