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比起公孫淵這棵搖搖欲墜的枯樹,曹營的蔭蔽無疑更為誘人。
趁勢,毋丘儉揮軍猛攻,公孫淵兵敗如山倒。
與此同時,能臣抵之的部隊亦被夏侯惇與田豫聯手擊潰。
值得一提的是,夏侯惇此番竟未亮明旗號,反而借用張遼的旗幟震懾烏桓人。
張遼之名,在烏桓人心中猶如夢魘,即便能臣抵之這位烏桓王,亦不免心驚膽戰。
最終,夏侯惇率軍衝垮敵陣,親手斬殺能臣抵之!
此戰之後,再無人敢說夏侯惇隻會敗仗。
……
北方戰火紛飛,南方交州卻是一片平靜。
諸葛亮派王平、向寵率軍占據交州鄰近益州的三郡,其餘六郡則因士燮歸降,早已歸屬江東。
諸葛亮並不貪心,能得三郡已屬難得。
此舉對劉備陣營大有裨益——向西可與南中互為犄角,穩固益州;向東則可與孫權加深聯係。
無論孫權如何行事,此刻的劉備陣營仍需倚仗江東,而孫權同樣需要諸葛亮這位盟友。
倘若不結盟,必將唇亡齒寒。
若有一方被曹操攻破,另一方必將陷入困境。
正如曆史上東吳的遭遇。
蜀漢覆滅後,東吳雖又支撐了十七年,但這段歲月裡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失去盟友後,誰也不知厄運何時降臨!
這結局實乃東吳自食其果。
當初蜀漢屢次求援,東吳卻始終按兵不動,妄圖坐收漁利。
殊不知那時的蜀漢已是強弩之末。
不僅外有曹魏強攻,內部更是分崩離析——主降派與主戰派爭執不休。
更諷刺的是,蜀漢敗亡之快令東吳猝不及防。
直到蜀漢徹底傾覆,東吳仍幻想著對方能轉危為安。
若薑維在天有靈,怕是要氣得拍案而起!
如今時局已大不相同。
諸葛亮與孫權彼此心知肚明:這個聯盟勢在必行。
在建寧城的議事廳內,諸葛亮正與四人會麵。
為首的蠻族首領頭戴牛角,麵塗彩紋,正是年輕的孟獲。
其餘三人皆是建寧豪強,他們的支持對穩定南疆至關重要。
麵對諸葛亮的誠意,一位豪強卻冷笑道:孔明先生何必白費唇舌?人各有誌,我建寧偏安一隅多年,為何要卷入你們中原的紛爭?
諸葛亮從容應答:將軍此言差矣。昔日建寧得以安寧,隻因曹操尚未南顧。
如今不止我益州,建寧也早已成為曹操必爭之地。
曹操所求,乃一統天下疆土。
諸位且細想,他豈會容許建寧自立門戶?
莫要忘記,連臧霸都已命喪曹操之手。
既然曹操容不得諸位,唯有我主劉禪可庇護。
我主劉禪雖年少,卻承襲先主劉備仁德之心。
諸葛亮順勢為劉禪美言。
在他眼中,劉禪尚是可造之材。
將來終須肩負興複漢室重任。
此時為少主揚名,自是上策。
此言一出,三名建寧豪強果然心動。
他們既渴望自在,又不願受製於人。
既要兵權,又要逍遙。
諸葛亮描繪的前景,正合其意。
三人遂決意效忠諸葛亮與劉禪。
諸葛亮暗自蹙眉。
他心知這些豪強首鼠兩端。
然當下之急,乃聚攏可用之力,渡過劉備逝世之危。
......
許昌城中。
曹舒與荀采完婚,同日迎娶王元姬。
雖非側室,但因獲封誥命,禮數未減。
此後數日,曹舒陸續納娶其餘美妾。
曹操亦未加乾涉。
對孫兒開枝散葉寄予厚望。
未料。
昏迷多時的曹丕驟然蘇醒。
聞司馬氏滿門抄斬、曹舒繼任司空等事,幾近癲狂。
幸得卞夫人勸慰,方閉門不出。
許昌城再次被一則性消息席卷!
這次的,依舊圍繞著曹操展開。
眾所周知,曹操對情有獨鐘,多年來納娶的數量驚人。
尤其在戰亂年代,他收納的敵軍遺孀更是不計其數。
但曹操有個鐵律:絕不染指部下的妻子。
然而最新爆出的消息卻令人震驚——曹操竟與甄宓有染!
甄宓是誰?那可是曹丕明媒正娶的妻子!
消息一出,整個許昌瞬間沸騰。
連曹營文武官員聽聞後,都忍不住暗自咋舌。
喜歡三國:開局逆襲,大小喬求嫁我!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逆襲,大小喬求嫁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