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如此苟活,有何意義?_三國:開局逆襲,大小喬求嫁我!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4章 如此苟活,有何意義?(1 / 2)

“他雖少有征戰,但治軍嚴謹,必是蜀軍最後的倚仗。”

曹營眾將紛紛請戰,認為蜀漢名將凋零,諸葛亮不足為懼。

曹舒並未阻攔,正好借此磨礪諸將。

接下來的日子裡,曹舒陸續派遣多位將領率軍進攻雒城。

然而,在諸葛亮的嚴密防守下,雒城始終堅不可摧。

即便曹軍將士使出全力,也未能踏入雒城半步。

攻城失利後,眾將紛紛受到曹舒的責問。

“諸位現在明白什麼叫人外有人了吧?”

此次被派去攻城的將領多為年輕一輩,如鄧艾、薑維,而張合、夏侯淵、徐晃等老將並未出戰。

麵對曹舒的訓誡,年輕將領們低頭反思,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此前跟隨曹舒征戰,他們屢戰屢勝,幾乎未嘗敗績,心態難免變得驕縱,甚至自以為天下無敵。

但曹舒的誌向遠不止於大漢內部,若眾將始終如此輕敵,如何能征戰天下?

見眾人認錯,曹舒不再多言,轉而問道:

“敗仗並不可怕,重要的是,你們現在可有破敵之策?”

眾將沉思片刻,大多搖頭。

諸葛亮精於守城,雒城在他手中固若金湯,曹軍竭儘全力仍無法攻克。

然而,鄧艾卻昂首挺胸,自信道:

“主公,末將有一計,若能成功,諸葛亮縱使在前線死守,亦無濟於事。”

眾人目光齊聚鄧艾身上。

薑維暗自不屑,認為他在誇口。

鄧艾繼續道:

“雒城附近山道縱橫,雖狹窄難行,卻能繞過雒城直抵成都。”

“末將之計,便是避開雒城,奇襲成都!”

“若主公應允,末將願親自領兵前往。”

鄧艾臉上浮現出慷慨赴義般的決然神色。

他深知這條山路的艱險。

當時許多偏僻小路都未經修整。

即便是當地居民也鮮少踏足。

外來者更是茫然無措。

曹舒手中的精製地圖雖標注眾多路線。

但連地圖都未記載的路徑,其險峻程度可想而知。

鄧艾決定率軍取道山徑奇襲成都,實乃兵行險著。

然而以鄧艾的秉性,既然提出此策,便已抱定破釜沉舟之誌。

士載,本司空信你。

若能功成,本公子許諾你的官階永遠高伯約一等!

薑維聞言一震。

刹那間,薑維的戰意也被點燃。

雖在曹舒調解下結為異姓兄弟。

但這二人始終保持著亦敵亦友的微妙關係。

他們可以容忍他人位居己上。

卻絕不能接受彼此之間存在官階差距。

先前薑維因水襲京口立功,官職一度超越鄧艾。

而後鄧艾曆經血戰,終將差距追平。

此刻見鄧艾又將建功,薑維豈能坐視?

當即道:

主公,末將願與鄧艾同取成都。

曹舒見狀莞爾。

他向來默許麾下將領的良性競爭。

鄧艾與薑維這對冤家,常為曹營增添不少趣味。

二人尚有位結義兄弟毋丘儉。

隻是此刻仍在遼東未歸。

待平定公孫淵後,毋丘儉自當另有封賞。

鄧艾、薑維心知此事。

此番主動請纓,亦有不願落後於毋丘儉之意。

曹舒遂分撥兵馬,令二人各率一軍翻越山嶺,繞過雒城直取成都!

......

雒城

丞相果真神機妙算。

曹軍連日攻城,卻始終未能撼動我軍分毫。

即便是那曹舒,如今恐怕也已無計可施。

蔣琬立於諸葛亮身側,拱手說道。

公琰,曹舒絕非庸碌之輩。

觀其過往戰事,每逢攻堅不利,他總能因勢製宜,尋得破局之策。

諸葛亮素來謹慎,對曹舒多有研究,心中始終存有戒備。

這幾日曹軍雖仍在攻打雒城,但他深知曹舒絕非固執之人。

久攻不下,對方必在謀劃變局。

隻是具體何處有異,諸葛亮一時難以斷言,唯有靜待其露出破綻。

公琰,近日將士們士氣如何?

諸葛亮側首問道。

蔣琬含笑答道:

丞相放心,將士們鬥誌昂揚,皆欲力挫來敵!

諸葛亮微微頷首。

今年蜀地收成尚可,但比起地廣物阜的曹魏,仍顯不足。

然而,若能擊退曹軍,他深信下次北伐或南征時,蜀軍必能儲備更多糧草。

……

通往成都的山路上,鄧艾與薑維竟再度相遇。

起初二人分道而行,如今卻在此重逢,無非兩種可能——

要麼雙雙迷途,要麼此路正是通往成都的正途。

商議之後,二人決定一前一後,率軍繼續前行。

行至半途,前方山路被數塊巨石所阻。

鄧艾與薑維立即下令全軍止步。

將軍,巨石攔路,我等該如何是好?

蜀軍將士麵露憂色,望向二人。

諸位,巨石雖巨,但若能將其擊碎,前路自通。


最新小说: 盜墓筆記:青銅門後的終極 大梁第一言官 大清鹽霜 重生明末再造華夏 終墜 高武:我以凡軀,叩開神門 與絕色姐姐合租,美女愛上我 漁獵東北:從街溜子到山海王 抗日:我是狙擊手 本心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