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維朗聲激勵道。
鄧艾聞言一笑,當即率眾揮刀劈石,誓要開辟前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鄧艾深知單憑一己之力難以撼動這些巨石。
必須集合眾將士的力量,才能真正將其擊碎。
為激勵士兵們全力以赴,鄧艾高聲喊道:
諸位皆有功在身,若能活著回去,至少官升兩級!
此言一出,士氣果然大振。
與薑維不同,鄧艾自幼家境貧寒。
薑維雖非富貴子弟,至少還有父親薑窘的疼愛。
而鄧艾?
幼年喪父,
不久又失慈母。
正因如此,鄧艾深諳激勵將士之道——必須拿出實實在在的獎賞!
即便沒有金銀財帛,也要以官職相許,唯有如此才能激發將士們的最大潛能!
薑維凝視著鄧艾,
此刻他明白,自己在這方麵確實不及鄧艾。
但薑伯約終究是薑伯約,絕不會輕易認輸。
在眾人齊心協力下,
巨石很快被擊碎。
隨後,一條更寬闊的道路展現在鄧艾和薑維麵前。
這證明他們確實找對了方向,
而那些巨石,顯然很可能是蜀軍設下的障礙。
隨我繼續前進!
前方盆地已近在眼前!
攻下江油便可直取綿竹,成都指日可待!
鄧艾厲聲喝道。
將士們聞言,個個精神抖擻。
......
正如鄧艾所料,
他們在山道上繼續行進幾個時辰後,終於走出山區,抵達盆地。
這意味著距離江油已不足五十裡。
伯約,可記得主公說過江油守將是誰?
鄧艾轉身詢問薑維。
薑維瞥了鄧艾一眼,答道:
主公交代之事,我豈會忘記?不像某些粗人。
江油守將,可是那孟達?
哦,孟達?
鄧艾眼中精光一閃。
他雖記不清孟達之名,卻清楚記得曹舒臨行前的囑托。
蜀地不乏忠勇之士,卻也少不了見風使舵之人。江湖紛爭,向來如此。
孟達未被諸葛亮帶往北伐前線,反而留守在偏僻的江油城,這本身就說明他在諸葛亮心中的分量。
鄧艾與薑維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點。若能策反這位江油守將,必能事半功倍。
伯約,我想到個主意。鄧艾興奮地對薑維說道,孟達明顯不受重用,若能勸降他,江油城唾手可得。
薑維卻持不同看法:士載,若孟達不肯歸降,我們的行蹤就會暴露。江油雖小,終究是座城池。以我們現有的兵力,恐怕難以強攻。
確實,他們翻山越嶺帶來的六千兵馬,經不起太大損耗。一旦折損過重,再想回到曹舒身邊就難了。
不試試怎麼知道?鄧艾堅持道,孟達是關鍵突破口。若能拿下他,不僅能得到江油,還能增添進攻成都的兵力。
......
江油城內,孟達正在府中踱步。自從張鬆被俘、失蹤後,他在蜀地失去了靠山。原本與張鬆、結成的鐵三角,如今隻剩他一人。
朝中派係林立,李嚴、吳懿等人各有背景,都在爭奪權勢。像孟達這樣沒有根基的人,自然被排擠出了權力中心。
他既沒能隨諸葛亮北伐,也沒能在朝中謀得一官半職,隻能窩在這江油小城虛度光陰。其實孟達正值壯年,還不到四十歲。
此刻退隱,心中實難平複。
然而孟達亦無良策。
朝廷選才,既重才乾,更重出身與價值。
如蔣琬、費禕、楊儀等人,誰非荊州一派?
誰又非丞相府舊部?
李嚴麾下之人,亦是如此。
能入李嚴之眼的,除卻私交甚篤者,餘者非錢財開路,便是能為其所用。
而孟達,既無門路,亦無助力,隻得困守江油,虛度餘生。
“吾心不甘!”
孟達怒喝。
年未四十,便要歸隱,豈非荒唐?
正此時——
一名親衛匆匆奔入。
“將軍,城外忽有箭書射入,不知從何而來。”
“請將軍速覽。”
言罷,親衛將書信呈上。
孟達眉頭緊鎖。
以此隱秘方式傳書,必是暗藏玄機。
果然——
閱畢書信,他當即揮退閒雜,僅留數名心腹。
“諸位以為,本將若投曹營,是否更佳?”
孟達直言相詢。
親衛們略作思量,多數皆表讚同。
畢竟——
若留蜀地,此生恐難出江油。
如此苟活,有何意義?
見眾人附和,孟達眼中鋒芒一閃。
隨即,他展開書信,將內容告知眾人。
眾人覽畢,皆露驚色!
未料曹營竟主動招攬!
莫非新立之蜀漢,氣數將儘?
非是他們多慮,實乃蜀漢根基未穩。
喜歡三國:開局逆襲,大小喬求嫁我!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逆襲,大小喬求嫁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