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聯杯淘汰賽的號角終於吹響。
在經曆了小組賽的鏖戰之後,32強重新彙聚到一起,迎來殘酷的主客場淘汰賽。
賽程安排清晰而殘忍。
對於那不勒斯而言,這是他們又一次踏上歐洲賽場的重要時刻。
對手,是德甲勁旅沙爾克04。
這支球隊雖然遠不如拜仁和多特在歐洲聲名顯赫,陣中有亨特拉爾、法爾範、德拉克斯勒、霍維德斯等核心,硬朗的德甲風格和主場優勢結合,足以讓任何球隊頭痛。
他們的主場費爾廷斯競技場是公認的魔鬼堡壘之一,與同是德甲威震歐洲的威斯特法倫球場齊名。
球場可容納名觀眾,球迷們還會通過展示巨型橫幅、揮舞藍色旗幟等方式為球隊加油打氣,甚至有數據顯示,費爾廷斯競技場的“魔鬼氛圍”能讓對手平均控球率下降12個百分點。
在出征德國之前,貝尼特斯再三叮囑全隊:“淘汰賽不同於小組賽,容錯率隻有一次。”
江辰坐在大巴車的窗邊,看著夜色下的魯爾區。
鐵鏽的味道混著寒風灌進來,城市的燈光稀疏卻刺眼。
當球隊大巴緩緩駛入費爾廷斯競技場時,眼前的景象幾乎令人窒息。
六萬名沙爾克球迷早已在這裡彙聚,藍白旗幟在看台上翻騰,鼓點和歌聲整齊劃一,震得人心口發麻。
巨幅tifo緩緩展開,一柄咆哮的礦工鐵錘占據了半個看台,象征著這裡的主人隨時準備碾碎闖入者。
全場球迷齊聲高唱《藍與白之歌》,聲音震得地板都在顫動。
當那不勒斯球員踏入草坪時,刺耳的噓聲像海嘯一樣撲麵而來。
聲音不僅是聲浪,更像是一股壓迫性的能量,讓人胸腔發緊。
江辰甚至必須深吸一口氣,才勉強讓自己冷靜。
解說員幾乎要扯著嗓子才能壓過噪聲:“這是費爾廷斯競技場,六萬人的怒火,將成為沙爾克今晚的第十二人!”
比賽一開始,局勢就迅速明朗。
沙爾克沒有絲毫試探,他們選擇用德甲式的高位逼搶瘋狂壓製。
中場的拚搶刀刀見血,每一次身體對抗都伴隨著全場山呼海嘯般的呐喊。
那不勒斯的傳遞在這裡顯得笨拙而吃力。
哈姆西克多次嘗試帶球推進,但很快就被夾擊搶斷。
卡列洪的邊路突破也被死死遏製,皮球剛過半場就屢屢丟失。
江辰被對手重點盯防,至少兩名球員隨時貼身,腳下的每一次觸球都伴隨著粗暴的碰撞。
第19分鐘,他利用“進攻直覺”的本能嘗試從邊路加速,甩開防守準備傳中,可是剛抬腳,霍維德斯毫不猶豫地伸腿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