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震驚不已,紛紛露出疑惑不解的表情。
東華帝君麵帶微笑,似乎早已預料到太玄的回答,平靜地問道:“你為何拒絕鴻蒙紫氣,選擇追求混元之道?”
太玄毫不猶豫地回答:“至人之境雖好,卻非我所求之道。
我所追尋的,是混元不滅,長生逍遙的境界。”
麵對太玄堅定的回答,東華再次提醒道:“你必須清楚,放棄鴻蒙紫氣將難以證道至人境界,證道混元之路充滿挑戰。”
然而太玄並未動搖,他自信地表示:“混元大羅金仙才是我的目標,至人之境對我而言隻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聽到這番話,周圍的人們無不被他的決心和自信所震撼。
身為天帝之子,他擁有無與倫比的血脈和天賦,自然有超越至人的誌向和能力。
於是,太玄開始了閉關修行之旅。
他擁有東華和西王母的逆天本源血脈,天賦卓越如妖。
回到仙庭後短短千年,便突破至混元金仙境界。
之後的歲月裡,他的修為突飛猛進,不斷突破自我。
最終他成功證道混元大羅金仙之境。
這一切成就都彰顯了他作為天帝之子的不凡風采。
在他閉關修行期間,天地人三皇已就位,人族氣運興盛於仙庭。
五帝時代的來臨也帶來了新的一波變革和挑戰。
而太玄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展現了他的非凡才華和堅定決心。
經過祭天大典後,眾生無不對天帝之名感到敬畏和欽佩。
太玄繼續閉關修行並努力證道的過程中展示了強大的天賦和實力證明了帝子的風采所在!經過無數的歲月沉澱他最終在諸天萬界響徹名號為人族開創新的輝煌時代開啟新的太玄修為突飛猛進,震撼洪荒眾仙靈,似乎即將證道混元。
若成真,將創洪荒未有的神話。
老子、元始、接引、準提四聖擔憂天帝與天後勢力,即便聯手也難對抗,需通天教主的誅仙劍陣才有勝算。
但通天教主傾向天帝,四聖急需強大力量抗衡。
當前五帝之首顓頊勵精圖治,於玄都法師教導下改革人族,發展農業,提升男子地位,改革甲曆,定四季和二十四節氣。
顓頊圓滿後成就人皇道果,傳位於帝嚳。
帝嚳七歲時被廣成子收為修行,推算日月星辰軌跡,使人族風調雨順。
其晚年傳位於摯後,因摯暴虐無才,隻得再傳位給堯。
堯生活簡樸,設立“欲諫之鼓”
,傾聽民意。
關於鼓聲的意見與建議,可傳達到堯處。
堯會深入偏遠之地,向賢者詢問道理,關心百姓生活並選拔賢才。
顓頊雖然創建了天文曆法,但其尚有不足,百姓因時序混亂常耽誤農事。
堯命人觀測星象以製定準確的曆法。
最終堯將位傳給舜。
舜繼位後修訂曆法並定諸多規矩,頒布法令以規範人族行為,減少犯罪。
然而,在位期間遭遇連年洪水災害,他雖設法治理但效果不佳。
最終他派鯀治水,鯀用九天息壤製堤壩以治水患,但隻是暫時緩解,不能根治。
洪水再次肆虐時,鯀被斬首示眾。
其後鯀的妻子撫養誕下的神胎禹長大。
禹決心繼承父親之誌治理水患,結識塗山氏女嬌並結為連理。
儘管甜蜜時光短暫,禹最終決定踏上治水之路。
臨行前,金靈聖母傳授大禹昔日鯀治理水患的經驗心得,並賜予他神器開山斧和定海神針。
在洪荒大地上,洪水泛濫成災,大禹受命治理。
他熟讀父親鯀的治水策略,並結合自己的理念,決定以疏導為主,堵截為輔。
經過數年努力,大禹終於重新規劃水道,疏通洪水入海。
當他帶領助手在外辛苦工作數年後,重新回到塗山附近時,忽然聽到家中傳來嬰兒啼哭聲。
原來他的妻子塗山女嬌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
雖然內心充滿激動與感慨,但大禹仍堅決繼續治水工作,選擇咬咬牙離去,絕不因私情影響大業。
如此這般,當大禹第三次路過家門時,他的兒子啟已經幾歲了。
小娃在母親女嬌的懷抱中,揮著小手呼喚父親大禹。
然而,禹隻是揮手告彆妻兒,踏上了治理洪水的征程。
他的堅定決心感動了無數的人族,他們無比敬佩大禹。
就在即將平定洪荒大地水患之際,長江和黃河的洪水再次肆虐,無法遏製。
大禹聞訊後,立刻奔赴源頭。
到達時,他發現江河倒灌,山川崩塌,滾滾洪流衝向兩岸百姓。
無數人流離失所,大禹見此情景,迅速祭出定海神針。
定海神針發出嗡鳴,化作一道金色神柱,飛向黃河。
這神柱似實非虛,由大道法則幻化而成。
定海神針一出,即可分化萬千,每一根都有定乾坤、壓江河之威。
後世的孫猴子所得定海神針,僅是分化之一,非其本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時,一根巨大的金柱從天而降,定住洪水。
緊接著,大禹揮動開山斧,開辟巨大溝壑,引導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