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洪水再次洶湧,堤壩被衝毀。
一隻巨大的水猴子踏水而出,揮舞混鐵棍,攪動江水。
它是洪水肆虐的罪魁禍首。
大禹看到水猴子,驚訝之餘怒喝:“你是何方妖孽,敢亂洪荒大地,不怕天罰嗎?”
水猴子無視喝止,向大禹攻來。
麵對這凶狂的妖孽,大禹不敢大意,施展法力抵擋。
兩人的攻擊碰撞,爆發出耀眼的光芒,虛空破碎,醜陋的空間裂縫蔓延開來,令人心悸。
洪水奔湧,黑光席卷,仿佛世界末日一般。
大禹成功製服水猴子無支祁後,重新疏通了黃河及長江流域的水道,令百姓安居樂業。
當來到龍門山與呂梁山交界的地方時,發現此處河水淤積嚴重,河床高聳,成為懸河,情勢萬分危急。
大禹憑借智慧與工具開山斧,劈開兩山之間的巨大水道,使黃河水得以順暢流淌。
此處地勢兩邊高、中間低,猶如天然門戶,河水奔流不息,孕育出騰騰龍氣,化作了傳說中的龍門。
每到夏季,無數鯉魚逆流而上,競相躍過龍門,成功者可吸收騰龍之氣,蛻變為龍,這便是鯉魚躍龍門的傳說。
隨著大禹治水的成功,舜帝自然而然地將人皇之位禪讓給了他。
大禹繼位後,以安邑為都城,建立起了人族曆史上的首個王朝——夏朝。
他改定曆日為夏曆,以建寅之月為正月,這一製度一直流傳至後世。
在這平靜的天下背後,卻隱藏著波濤洶湧的暗流。
高高在上的天帝正密謀著一場重大的計劃——封神。
他看到了人間的英雄、神魔的爭鬥,決定從中挑選出最優秀的人才來充實神界。
這一計劃引起了諸神的極大關注,一場影響三界的大事件正在悄然降臨……
大禹成功建立了集權統治的王朝,經過多年發展,形成有規模的製度律令,社會漸趨有序。
古越部落的防風氏意圖稱霸,禹聞後怒而征討,於苗山大會上處死防風氏首領並曝屍三日,展示其至高無上的統治地位,使人皇地位更加穩固。
同時,禹根據地理圖重新劃分天下為九州,包括冀州、兗州等。
隨著人皇之位的穩固,禹卻感到有所欠缺,向金靈聖母請教後得知需補全功德才能圓滿。
禹冥思苦想後,鑄九鼎以定天下九州,用天下人族的鮮血灌注祭鼎,天降功德之力入體,使得他的人皇之路得以圓滿。
在考察天下後未發現合適的人皇接替者,禹最終決定將自己的位子傳給兒子啟。
啟改變了禪讓賢能製,開創了世襲製的先河。
自此以後,夏朝從天下為公的時代逐漸過渡到了家族統治的時代。
夏啟創建了龐大的軍隊,築起眾多城池,並製定了嚴酷的刑法。
同時,一些偏遠部落對夏朝的統治表示不服,甚至產生了反叛之心。
為了維護統治,夏啟消滅了這些反叛的部落,並將他們的族人淪為奴隸。
因此,夏朝成為了人族曆史上首個真正實行奴隸製的王朝。
之前雖然也有人族王朝的建立,但人皇隻是領袖,而非真正的統治者。
夏啟開創了真正的帝製專權,使神州大地被統稱為華夏。
三皇五帝的成功歸位,使得人族的發展達到了巔峰。
最大的受益者無疑是至高仙庭,他們占據了人族八成的氣運。
雖然老子等四聖輔佐五帝有功,但他們的人族氣運卻不足兩成。
經曆三皇五帝的事跡後,洪荒大地再次進入和平發展的時期,生機勃勃。
歲月流轉,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在天界大羅天,東華雲床修煉,感受到身上濃鬱的人道氣運之力。
他突然睜開雙眼,精光一閃,洞穿虛空。
隨著人族的發展達到頂峰,天地間的劫氣開始滋生,顯化出異象。
東華察覺到這一切,認為封神的量劫即將開始。
他低聲謀劃:“諸聖入劫,就在此時。”
封神量劫的開啟意味著東華與諸聖之間的博弈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他們之間的勝負將在此決定,究竟是誰將四聖納入至高仙庭的管理體係,或是四聖翻身,仙庭的統治。
對於仙庭來說,封神量劫可能是最為重要的轉折點,絕對不能失手。
於是,東華召集了西王母、女媧、後土和通天教主四人,準備一同前往紫霄宮應對即將到來的量劫。
西王母聽聞東華的目標為紫霄宮後,露出疑惑的神情。
女媧和後土也同樣一臉困惑。
而通天教主則以深邃的目光注視著東華。
東華卻隻是淡然回應:“到了便知。”
隨後,五大混元層次的大能一同穿越天地胎膜,向混沌深處前進。
混沌浩渺,未知與危險並存。
即使是強大的大羅金仙也可能在其中迷失。
東華憑借深厚的修為,不久便感應到一股神秘的氣機,指引他找到了紫霄宮的位置。
紫霄宮飄忽不定,蹤跡難尋,若非鴻鈞的隱匿手段高超,外人難以察覺。
但在東華的感知下,已無所遁形。
突然,“嗡”
的一聲響,混沌海中神秘氣息越發濃鬱。
喜歡洪荒:我東王公,開局拒絕悲劇請大家收藏:()洪荒:我東王公,開局拒絕悲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