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塊一件!”
十五塊!
這個價格,比自己買裁片回去做貴不了多少。
但是,省去了找裁縫的麻煩,還不用擔心做壞!
一個在高第街賣了很久貨的攤主湊過來看了看,撇了撇嘴。
“十五塊?太貴了!一件衣服賺一半的錢,心也太黑了!”
羅陽看了他一眼,笑了。
“我的貨,我的價。嫌貴,可以不買。”
他拿起那件樣衣,展示給所有顧客看。
“大家看這個針腳,看這個鎖邊!我請的都是最好的師傅!這質量,比國營商場裡三十塊一件的還好!”
一個之前經常買他裁片的女工,第一個站了出來。
“我相信羅老板!給我來一件!”
她當場試穿了一下,衣服剪裁得體,款式新穎,把她的身形襯托得極好。
“太好看了!值!這十五塊花得太值了!”
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其他人也紛紛掏錢。
“我也要一件!”
“給我拿那件白色的!”
第一天,帶來的三十件成衣不到一個小時就被搶購一空。
羅陽數著手裡嶄新的鈔票,利潤確實比單純賣裁片高了不止一倍。
他知道,自己又走對了一步。
一條更寬廣、也更賺錢的金光大道,已經在他腳下鋪開。
而此時,在不遠處的裕豐號裡,趙老財透過窗戶看著羅陽攤位前火爆的場景,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成衣生意一炮而紅,訂單雪片般飛來。
羅陽的小作坊立刻進入了高速運轉狀態。
但新的問題很快就暴露了出來。
“羅陽,你看,這批布料又不夠了。”負責管理的劉姐拿著賬本,一臉為難,“明明是按照一百件的量進的布,怎麼做了八十件就用完了?”
羅陽皺起了眉頭。
他走到裁剪台前,拿起那些剩下的邊角料。
隻是看了一眼,他就明白了問題所在。
浪費!
嚴重的浪費!
工人們在裁剪時,沒有經過精密的計算和排版,隻是憑著感覺下剪刀,導致大量的布料被白白浪費掉。
這還不算。
他檢查了一下成品,發現縫紉的效率也極低。
劉姐和張嫂兩個人,一天忙到晚,累得腰酸背痛,也隻能做出二十來件衣服。
而且因為是拿固定工資,乾多乾少都一樣,兩個人的積極性明顯不高,有時候還會湊在一起閒聊幾句,磨洋工。
“這樣下去不行。”
羅陽心裡很清楚,作坊剛起步,成本控製和生產效率就是生命線。
他沒有立刻去批評兩個女工。
他知道,單純的指責解決不了問題,必須從製度上進行改革。
當天晚上,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寫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一早,羅陽把劉姐和張嫂叫到一起,拿出了一張新貼在牆上的規章製度表。
“從今天開始,我們改變發工資的方式。”
羅陽的聲音不大,但很堅定。
“我們搞‘計件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