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發酵,訂單暴增。
高第街的攤位前每天都排著長龍。
臨江府的陳廣發和周琴幾乎每隔三天就要來一通電話催貨,每次都要幾百件。
甚至連周邊一些縣城的服裝販子都聞訊趕來,堵在作坊門口揮舞著鈔票隻求能拿到幾十件現貨。
“羅老板!再給五十件!我加錢!”
“先給我!我從莞城跑過來的!”
小小的民房作坊門口每天都圍滿了人,熱鬨得像個集市。
劉姐和張嫂兩個人,加上後來陸續招進來的兩名女工,四個人四台縫紉機每天從早乾到晚,連喝水上廁所都要小跑。
可即便如此,生產的速度也遠遠跟不上訂單增長的速度。
“羅陽,倉庫又空了!”劉姐拿著一遝厚厚的訂單滿臉愁容,“這個月的訂單我們已經排滿了,下個月的也快排滿了!再接單根本做不出來了!”
羅陽看著那一張張寫滿需求的訂單,心裡既高興又焦慮。
高興的是市場對他的產品極度認可。
焦慮的是他現在的產能已經嚴重拖了發展的後腿。
瓶頸!
又一次遇到了瓶頸!
這一次是生產規模的瓶頸。
必須立刻擴大生產!
羅陽的腦子裡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
他現在手頭有錢,有穩定的訂單,有成熟的管理模式,天時地利人和,此時不擴張更待何時?
“劉姐,你再去村裡招人!”羅陽當機立斷,“再招三個熟手女工!工資待遇跟你們一樣,計件多勞多得!”
“好!”劉姐立刻點頭。
“人手夠了,機器也不能少!”
羅陽第二天又找到了那個賣二手設備的販子。
販子一看到羅陽,跟看到親爹似的滿臉堆笑。
“羅老板!您可來了!又有什麼好關照?”
“縫紉機,我還要。”羅陽言簡意賅。
“有有有!”販子連忙點頭哈腰,把他領到倉庫最裡麵,“您看這幾台都是剛收上來的,成色比上次那批還好!”
羅陽這次沒有還價。
他直接挑了兩台保養得最好的機器。
“這兩台我都要了。你再幫我找找有沒有電動的?我高價收!”
他知道腳踏式縫紉機效率太低,想要真正實現產能飛躍必須上電動縫紉機。
“電動的?”販子愣了一下搖了搖頭,“羅老板,那可是稀罕玩意兒,整個南海郡都找不到幾台,我這兒可沒有。”
羅陽有些失望,但也在意料之中。
看來去港城引進新設備的事情必須儘快提上日程了。
他付了錢,把兩台新的腳踏式縫紉機拉回了作坊。
機器和工人都增加了,新的問題又來了。
原本的民房被七台縫紉機和七個工人塞得滿滿當當,連轉身都困難。
裁剪台、布料堆、成品區全都擠在一起,亂成一鍋粥。
混亂的布局嚴重影響了生產效率。
羅陽把目光投向了隔壁。
隔壁也是一間格局相似的民房,一直空著沒人住。
他立刻找到了房東,那個笑眯眯的老太太。
“老奶奶,您隔壁那間屋子也租給我吧。”
“小羅啊,你這生意做得可真大啊。”老太太看著羅陽作坊裡熱火朝天的景象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
“租金跟這邊一樣,我也押一付三。”羅陽直接掏錢。
老太太自然是滿口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