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隼卻如同被釘在了原地,整個人都趴伏在了地上,眼睛死死地盯住地麵上那些白色的、潦草卻無比清晰的圖示。
他的呼吸變得越來越急促,胸口劇烈起伏。
他的嘴唇無聲地翕動著,手指不由自主地在地麵上沿著那些繩索的路徑虛劃,眼神中爆發出駭人的精光。
“妙……妙極!!!”
他突然低吼一聲,聲音帶著顫抖和無比的興奮。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他猛地抬起頭,看向趙天成,眼中充滿了狂熱般的敬佩,隨即又立刻低下頭,死死地盯著圖示,開始了激動難抑的自言自語,仿佛在對著圖示,也對著自己內心深處的墨家知識體係進行闡釋和印證。
“《墨經》有雲:‘力,形之所以奮也’!此言力乃物體運動之因!於此滑輪組中,吾人施加之拉力,便是‘奮’之起源!”
他手指點向趙天成畫的受力分析圖。
“先生雖未言明,然此圖已昭然若揭!看此處,看此處!每一段繩索,其所承受之力,竟近乎相等!此乃關鍵!關鍵啊!”
他激動地比劃著。
“將重物懸掛於動滑輪之下,其重力由數段繩索共同承擔!故每段繩索隻需分擔其中一份力!而定滑輪之功用,僅在改變此‘力’之方向,使其更易施為,並未增減‘力’之大小!動滑輪方是分擔重力之核心!”
“組合之道,便是增加共同承擔重力之繩索段數!每增加一段有效承重之繩,所需之拉力便減少一分!先生所標比例,正是此理!二段繩則力半,四段繩則力四分……天衣無縫!天衣無縫!!”
他越說越快,思路如同泉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於繩索纏繞,先生圖示已極明晰!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依次穿繞,固定端選位不同,則可變最終拉力之方向!且此穿繞之法,天然使得繩索有序,不致混亂!精妙!何其精妙!!”
他又指向那抽象的受力分析圖,聲音帶著一絲顫抖。
“此圖……此圖更是直指根本!它將整個複雜機構,簡化為了幾個關鍵節點之力!忽略具體形態,直追力學本質!這……這已暗合《墨經》‘摹略萬物之然’之求道精神!然其表述之清晰,遠超《墨經》之譬喻!”
禽隼完全沉浸在了頓悟的狂喜之中。
趙天成沒有用任何高深的詞彙,沒有引用任何經典,隻是用最直觀的圖。
這不僅僅是幾個省力的技巧,這是一套完整的分析方法!
一套可以將複雜機械係統拆解、分析、設計的強大工具!
這比他過去所學的任何墨家機關術都要清晰,都要深刻!
墨家的知識,更多依賴於經驗和個彆巧思,而趙天成隨手畫出的這些東西,卻蘊含著一種普適的、可以推而廣之的“理”!
他之前對趙天成的質疑、不服,此刻在鐵一般的圖示和內在邏輯麵前,徹底煙消雲散,化為烏有。
取而代之的,是如同朝聖者見到神跡般的震撼與崇拜。
他猛地轉向趙天成,不顧地上塵土,以頭觸地,重重叩首,聲音哽咽而充滿敬意。
“先生!學生……學生愚鈍!今日得見先生圖示,方知天外有天!學生以往所學,不過井底之蛙窺天!先生授此妙法,直如撥雲見日,學生……學生感激不儘!!”
他此刻徹底明白了,為何扶蘇公子會說對方能化鐵石為水,為何丞相李斯會如此鄭重其事。
眼前這人,確是達到了聖人的境界。
喜歡始皇彆鬨!我就吹個牛你當真了?請大家收藏:()始皇彆鬨!我就吹個牛你當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