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的腦海中,不再是章台宮中那些經過精心修飾、字斟句酌的竹簡奏報,而是鮮活跳躍的畫麵與聲音。
趙天成的話語,如同烙印,在此刻與親眼所見的現實猛烈撞擊,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火光。
“掌握第一手材料……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嬴政在心中默念。
以往,他自認通過黑冰台的密報、郡縣的上計、朝臣的奏對,已然掌控天下。
可今日方知,那些層層過濾、甚至可能被利益與恐懼扭曲後的“數據”,與這活生生的、帶著泥土氣息與汗水味道的現實,相距何止千裡!
他看到也聽到了,新法的條文,那些他與李斯、蒙毅等人反複推敲、引以為傲的“善政”,在傳達到這帝國最細微的末梢時,是何等的無力與模糊。
農人們不知“墾荒減賦”的具體章程,不解“徭役輪替”的詳細法規。
他們感知新法的唯一途徑,竟是那些以往如虎狼般的底層小吏,態度似乎“好了那麼一點點”,催逼“沒那麼急了”。
這何其諷刺!
又何其真實!
嬴政忽然理解了趙天成那句“把政策的發展和依靠的重點,放在相信和依靠大多數人上麵”的深意。
再精妙的律令,若不能轉化為民眾切身可感的、哪怕一絲一毫的生存環境的改善,不能讓他們覺得這法令於自己有利,那便是懸在空中的樓閣,是竹簡上冰冷的刻痕,與這田野裡的生計毫無乾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活在當下……關注眼下……”
嬴政的目光掠過道旁黑暗中沉默的村落。
這些他以往在輿圖上隻會以一個符號標注的“裡”、“聚”,此刻在他心中有了全新的重量。這裡麵,是無數個像今日田間所見的那一家人,是他們碗裡的羹、身上的衣、來年的種子、上交的賦稅……是他們那點微末而堅韌的“盼頭”。
帝國的根基,不在鹹陽宮的高牆之內,不在朝堂的袞袞諸公,而在這無數個沉默的村落,無數片無聲的田野,在於這些“大多數人”能否“喘口氣”,能否看到一點“活下去”之外的“希望”。
“主公,今日所見……”李斯的聲音在身旁響起,帶著一絲小心翼翼的探詢,打破了沉默。他也在消化,在評估,今日的見聞對他亦是巨大的衝擊。
嬴政沒有回頭,腳步未停,聲音在晚風中顯得異常平靜,卻蘊含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李斯。”
“臣在。”
“回去後,將今日所見,尤其是鄉野農人之言,原原本本,記錄成冊。不必修飾,不必總結,隻需記錄。”
李斯心中一凜,立刻應道:“臣遵旨。”
“另,”嬴政繼續道,“新法推行,看來不能隻靠頒布條文,坐等其效。傳令各郡縣,仿照內史衙門做法,選派口齒清晰、通曉民情之吏,深入鄉、亭、裡,宣講新法,務求讓黔首知曉,墾荒如何減賦,徭役如何輪替,市肆糾紛如何申訴。宣講不利、敷衍塞責者,劾奏。”
他要的,不是農人模棱兩可的“好像”,而是明確的知曉!
這是將“從群眾中來”的法令,真正“到群眾中去”的第一步。
喜歡始皇彆鬨!我就吹個牛你當真了?請大家收藏:()始皇彆鬨!我就吹個牛你當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