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殿側殿,燭火將嬴政和蒙恬的身影投在牆壁上,拉得很長。
空氣凝重,隻有燈花偶爾爆開的輕微劈啪聲。
嬴政沒有坐在帝位上,而是站在那張大幅的秦帝國疆域圖前。
這張以牛皮繪製的地圖,詳儘了已知的天下,西至流沙,南至象郡,北標匈奴活動的大致範圍,東則止於茫茫大海。
但與趙天成所繪那幅涵蓋了所謂“西域”、“安息”、“羅馬”的巨圖相比,顯得如此局促。
“蒙恬,趙先生一席話,如驚雷貫耳。”
嬴政開口,聲音低沉,打破了沉寂。
他背對著蒙恬,目光依舊膠著在地圖上。
“朕以往所思,是如何以雷霆之勢,掃平目力所及之敵。匈奴、百越,乃心腹之患,必除之而後快。然而,趙先生卻為朕打開了另一扇窗……一扇通往更廣闊天地,也更為複雜的窗。”
蒙恬肅立一旁,沉聲道:“陛下,趙先生之言,玄奧深遠。臣乃武人,所思所想,皆在戰陣之間。其所言‘軟實力’,聽起來固然美妙,似可不費一兵一卒而收服萬裡之外。然,臣心中實在疑慮,此策是否過於……空泛?”
“遠水難解近渴。眼下,匈奴騎兵時時南下劫掠,百越之地瘴癘橫行,部族各自為政,不服王化。此二患不除,大秦邊境永無寧日,談何遠圖?”
嬴政緩緩轉過身,眼中銳光閃爍。
“空泛?或許。但絕非無的放矢。朕問你,若依你之前所奏,全力北擊匈奴,需要什麼?細細說與朕聽,不要遺漏。”
蒙恬精神一振,知道陛下這是要深入探討具體方略了。
他上前幾步,指著地圖北部區域。
“陛下,北伐匈奴,首重後勤。匈奴乃遊牧之族,逐水草而居,行蹤不定。我大軍出塞,若不能找到其主力決戰,便極易被其拖垮。故而,糧秣輜重,乃性命攸關之首務。”
他頓了頓,在心中快速計算。
“若發兵三十萬,其中車兵五萬,騎兵五萬,步兵二十萬。另需民夫徭役,至少需五十萬人,負責轉運糧草、修築工事。人吃馬嚼,每日消耗粟米約需兩萬石,草料更巨。從關中出發,經北地郡、上郡出塞,最近之出擊路線,亦需行軍近月,方能深入河套陰山一帶。若戰事延長至半年,僅糧食一項,便需準備三百萬石以上。這還不算途中損耗、被劫風險。”
嬴政麵無表情,走到案前,拿起一支拿起刻刀。
他在一塊空白的木板上快速劃著。
“三百萬石糧。關中、巴蜀、河東,何處可調集?需多久能運至北地郡集結點?”
蒙恬答道:“關中經鄭國渠灌溉,近年來糧倉充實,可優先調撥一百五十萬石。巴蜀糧草經褒斜道或子午道北運,耗費時日,且運量有限,可調五十萬石。其餘需從河東、河內等郡籌措。依現行馳道轉運,從各地郡倉彙集至北地前線,即便全力運轉,至少需三月之久。此乃大軍未動,糧草先行之要義。”
嬴政筆尖一頓:“三月……若秋季出兵,則夏初便需開始調糧。民夫五十萬,抽調自何處?會影響春耕秋收否?”
蒙恬麵色凝重:“陛下,五十萬民夫,已是保守估算。若欲保障後勤線暢通,沿途需設立糧站、烽燧,派兵守衛,皆需人力。抽調民夫,主要來自關中、隴西、北地諸郡,確會影響農時。然,若能一舉解決匈奴邊患,此代價,臣以為值得。且戰後可移民實邊,這些基礎設施亦可沿用。”
嬴政放下筆,目光深邃。
“代價巨大。然,如你所說,此患必除。那麼,戰術層麵呢?有了趙先生所造之神臂弩、三弓床弩,以及那馬鐙、高橋馬鞍,我軍對陣匈奴騎兵,勝算幾何?”
提到新式裝備,蒙恬眼中閃過興奮之色。
“陛下,此乃破敵之關鍵!匈奴依仗者,無非騎射之利,來去如風。我軍以往以車陣、弩陣配合步兵堅守為主,追擊乏力。而今,神臂弩射程遠超匈奴弓箭,可於其衝鋒途中予以大量殺傷。三弓床弩更是守營、破陣之利器,匈奴皮甲絕難抵擋。尤其是馬鐙與高橋馬鞍,可使我軍騎兵在馬上穩固身形,更能發揮勁弩之威,甚至可訓練騎兵於馬上使用長兵劈砍,近戰能力大增!臣可組建一支數萬人的精銳弩騎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追亡逐北,不再受製於人!”
他指向地圖上河套地區。
“臣之方略,可分三步。第一步,穩紮穩打。以重兵集團步步為營,依托長城防線,逐步向北推進,修築堡壘城池,擠壓匈奴生存空間。利用新式弩械,大量殺傷其有生力量。第二步,尋機決戰。待其疲敝,或利用冬季其馬匹羸弱之時,以精銳騎兵為主力,長途奔襲,直搗其王庭。第三步,掃蕩殘餘,占領水草豐美之地,築城設縣,遷徒罪人、貧民實邊,將河南地徹底納入版圖。預計……若一切順利,需三到五年時間,可基本平定匈奴之患。”
嬴政仔細聽著,手指在地圖上河套的位置輕輕敲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到五年……時間不短。期間,南線對百越之戰,可否同時進行?”
蒙恬搖頭:“陛下,臣以為,兩線同時進行大戰,國力恐難以支撐。百越之地,山高林密,瘴氣彌漫,道路不通。征服百越,與其說是對陣敵軍,不如說是與天時地利抗爭。屠睢將軍前期進軍不利,便是明證。臣建議,北伐為主,南征為輔。對百越,暫采取守勢,或小規模清剿,鞏固現有象郡、桂林郡等地。待北方大定,再集中力量,解決百越。屆時,或可借鑒趙先生‘軟實力’之策,對百越諸部進行分化、招撫,以減少阻力。”
嬴政沉吟不語,在殿內緩緩踱步。
蒙恬的分析很實際,完全是站在軍事和後勤的角度。
這確實是當下最穩妥的方案。但趙天成的話,像一顆種子,在他心裡生根發芽。
僅僅依靠軍事征服,代價太高,過程太長,而且治理難。
他停下腳步,看著蒙恬。
“蒙恬,你所言皆是老成謀國之見。北伐匈奴,按此方略執行,朕準了。糧草、民夫、器械,朕會下詔,命治粟內史、少府等全力配合。你需要何等級彆的將領輔佐,名單呈報於朕。”
“臣遵旨!謝陛下信任!”蒙恬心中一塊大石落地,陛下支持北伐,並且同意了他的基本方略。
但嬴政話鋒一轉:“然而,北伐之事,並非隻靠戰場決勝。占領河套之後呢?如何治理?那裡本是匈奴故地,我秦人遷去,能否適應?如何防止匈奴卷土重來?還有,對百越,難道就隻能被動等待數年?”
喜歡始皇彆鬨!我就吹個牛你當真了?請大家收藏:()始皇彆鬨!我就吹個牛你當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