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一怔,這些問題,確實超出了他作為前線統帥主要考慮的範圍。
他老實回答:“陛下,占領之後,自當設郡縣,派官吏,行秦法,駐軍隊。移民實邊,屯田戍守。至於百越……臣實不知,除了武力征伐,還有何良策可速見成效。”
“這就是趙先生所言‘軟實力’可用武之地了。”
嬴政走回地圖前,手指點向南方。
“對百越,武力征伐不可廢,但策略可調整。屠睢之前進軍,是否過於酷烈,激起越人同仇敵愾?”
蒙恬回想戰報。
“確有此事。屠睢將軍性子急,遇抵抗便強力鎮壓,甚至……有屠寨之舉,致使越人躲入深山,誓死不降,利用地形不斷襲擾,令我軍後勤艱難,疫病流行,損失頗大。”
嬴政眼中閃過一絲冷厲。
“此乃下策!徒增傷亡,結怨更深。朕之下一步,欲換帥,調整南征策略。軍事上,以修路開道為先,步步為營,穩紮穩打,清除沿途阻礙,而非盲目深入。同時,大力推行‘軟實力’之策。”
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
“一,對越人部族,行分化之策。遣能言善辯之吏,攜重金、絲綢、鹽鐵等物,招撫其首領。許以官職爵位,允其自治,但需承認大秦宗主之位,納貢稱臣。對順從者,給予優待;對頑抗者,再以重兵剿滅。此謂‘以越製越’。”
“二,傳播技術。可有選擇地傳授越人先進的農耕技術,如冶煉鐵製農具、興修小型水利,助其提高產量。派遣醫者,防治瘴癘之疾。此舉,可逐步改變其生活方式,使其依賴於大秦之物資與技術,漸收其心。”
“三,文化滲透。在已占領區,設立學室,鼓勵越人首領子弟學習秦語秦文,了解秦法秦製。表現優異者,可帶入鹹陽,厚待之,使其成為親秦之骨乾。”
嬴政看向蒙恬。
“此策,或許不如大軍橫掃來得痛快,但若能成功,可大大減少我軍傷亡,加速征服進程,並為長久統治奠定基礎。你以為如何?”
蒙恬仔細思索,不得不承認,陛下此策,若運用得當,確實比一味蠻乾更為高明。
他點頭道:“陛下聖明!此策若成,南征代價將大為降低。然,執行此策,需得力文臣,且需時日,非一蹴而就。軍中或有將領認為此策過於‘軟弱’。”
“非常之功,需行非常之策。”嬴政決然道。
“朕會親自督導。南征主帥,需是能文能武、懂得變通之人。至於北地……”
他目光回到地圖北方。
“對匈奴,亦非全無‘軟實力’可用。匈奴雖為遊牧,亦有部落之分。我可遣間人,攜財物,離間其各部關係,拉攏弱部,打擊強部。對於被俘或來降之匈奴人,妥善安置,給予生路,甚至酌量選用,以瓦解其鬥誌。戰後治理,移民實邊的同時,亦可嘗試招撫部分歸順的匈奴部落,許其在一定區域內遊牧,但需受我郡縣節製,漸行同化。”
蒙恬心中豁然開朗。陛下的雙軌之策,並非放棄武力,而是將武力與謀略、征服與同化更緊密地結合起來。
武力是根基,是保障,而“軟實力”則是降低征服成本、鞏固統治的有效手段。
“陛下深謀遠慮,臣佩服!如此雙軌並行,剛柔並濟,我大秦霸業可成!”
蒙恬由衷說道。
嬴政走到殿門處,望著外麵沉沉的夜色,語氣堅定。
“然,此策之核心,仍在於硬實力!無強大軍力,一切懷柔皆是空談!蒙恬,北伐之事,朕交予你,望你不負朕望,打出大秦的威風!要讓所有覬覦者明白,順我者,可得其利;逆我者,必遭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