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次創業大賽後,承煜的生活軌跡似乎並未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依舊每日忙於“華曦廣場”與“綠野溯源”的大小事務,神情專注,步履匆匆。
但細心的家人,如我,如啟辰,還是能捕捉到那冰山之下微瀾的湧動。
他書桌上那本關於非遺的專著,書頁間開始出現細小的便簽;
他與人通話時,偶爾會提及“蘇念那個項目的思路……”;
甚至有一次,我聽到他在書房裡,用他那慣常冷靜、談生意般的語氣對著電話那頭說:“……關於你提出的線下體驗與線上商城聯動,我認為在‘綠野溯源’的文創區可以做一次試點,具體細節,下周可以約時間詳談。”
瞧,多麼承煜式的“約會”邀請——以商業合作為名,行深入了解之實。
我和啟辰在餐廳門口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忍俊不禁。
子豪也察覺到了,某晚睡前,他笑著對我說:
“看來咱們這大兒子,是找到既能談事業又能……嗯,培養感情的‘商業模式’了。”
機會很快降臨。
“華曦廣場”計劃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業態升級,旨在引入更多具有文化底蘊和獨特個性的品牌。
承煜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將蘇念的非遺數字化體驗與文創產品店,列為了重點引進對象。
這次,他不是出於任何私人情感,而是基於純粹商業價值的判斷——
蘇念的項目,完美契合廣場升級所需的“文化調性”與“創新活力”。
談判過程,據後來啟辰“刺探”來的情報,堪稱一場高手過招。
承煜一如既往的數據嚴謹、邏輯分明,對場地、分成、推廣資源錙銖必較;
而蘇念,也展現出了與她溫婉外表不符的商業頭腦與原則性,對自己項目的核心價值、知識產權保護寸步不讓。
“哥這次算是遇到對手了,”啟辰繪聲繪色地學給我聽。
“兩人在會議室裡,一個拋數據,一個講情懷落地,一個談風險控製,一個論長期價值……嘖嘖,那場麵,比看商業談判案例還精彩!”
他頓了頓,擠擠眼,“不過嘛,據我觀察,哥那眼神裡,欣賞可是遠遠多過爭鋒的。”
幾輪磋商下來,合作協議最終達成。
簽約那天,我作為家族代表出席了儀式。
看著台上並立的承煜與蘇念,一個沉穩如山,一個溫婉似水,卻在簽署文件、握手交換的瞬間,流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默契與和諧。
蘇念落落大方,言談舉止間既有對傳統文化的敬畏,也有對現代商業規則的尊重,讓人心生好感。
項目入駐後,蘇念的“念·承”非遺體驗館成了“華曦廣場”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她不僅將精美的非遺作品數字化展示,還開設了互動工作坊,邀請手工藝人現場教學,吸引了大量家庭和年輕人。
承煜去廣場巡視的頻率,似乎也無形中增加了。
他有時會駐足在“念·承”店外,看著裡麵熙熙攘攘的人群,目光沉靜;
有時則會以了解運營情況為由,與蘇念進行簡短的交流。
他們的接觸,從最初純粹的公事公辦,漸漸多了些工作之外的溫度。
承煜會留意到蘇念為了一個展覽策劃加班到深夜,第二天便會“順路”帶上一杯符合她口味的熱飲;
蘇念則會在承煜為“綠野溯源”的某個技術難題蹙眉時,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跨界思路。
這種緩慢而紮實的靠近,像春雨潤物,無聲卻有力。
它建立在彼此專業能力的欣賞之上,萌芽於共同事業的耕耘之中,比任何轟轟烈烈的追求都更顯得牢靠。
一次家庭聚餐,承煜難得地主動提起,蘇念的團隊在研究如何將“綠野溯源”的有機植物染料用於非遺紡織工藝,希望能打造一個獨家係列。
“這個想法很有價值,”承煜的語氣帶著他自己可能都未察覺的柔和。
“既能提升我們農產品的附加值,也能為她的非遺項目注入新的元素。”
啟辰立刻抓住機會,笑嘻嘻地問:“所以哥,你們這算是……戰略協同,深度綁定了?”
承煜這次沒有回避,隻是淡淡地瞥了弟弟一眼,嘴角似乎幾不可察地向上彎了一下,默認了這種說法。
我和子豪再次交換了一個眼神,這一次,我們眼中是全然的了然與安心。
子豪低聲在我耳邊笑道:“看來,咱們家大兒子的這杯‘茶’,是慢火細烹,快要出香了。”
我點點頭,心中那點焦灼早已被這水到渠成的美好前景所取代。
生命的四季各有其時,承煜的春天,正以他獨有的、沉穩而堅定的步伐,悄然來臨。
我們隻需靜待,那朵名為“緣分”的花,在最適合的時機,悠然綻放。
承煜那邊是細水長流,沉穩推進,我和子豪的心算是放下了一大半。
可目光一轉,落到啟辰身上,那點子剛放下的心又不禁提了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小子,比承煜更讓人捉摸不透。
他身邊從不缺女伴,各種宴會、活動上,總能見他與不同的名媛淑女談笑風生,舉止得體,風度翩翩,可從未見他對誰真正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