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他自己的話說:“媽,我這叫廣泛培養,重點選拔。您放心,您兒子我心裡有杆秤,知道什麼樣的女孩適合咱家,適合我。”
話雖如此,看著他遊戲花叢卻片葉不沾身的模樣,我這心裡總是不那麼踏實。
轉機出現在一場由我們家族讚助的現代藝術展上。
啟辰代表家族出席,負責接待幾位重要的年輕讚助人和新銳藝術家。
就是在那樣一個充斥著抽象線條、大膽色彩和先鋒理念的空間裡,他遇到了沈墨——
一位風格極其鮮明、性格也如同她的畫作般棱角分明的年輕女畫家。
沈墨與啟辰以往接觸的任何女孩都不同。
她不算頂漂亮,但眉宇間有一股孤高的英氣,穿著隨意甚至有些邋遢,沾著顏料的工裝褲配一件寬大的男士襯衫,頭發隨意挽起,幾縷碎發垂在頰邊。
她不太合群,大多時間獨自站在自己的畫作前,眼神疏離,隻有在與人討論藝術理念時,才會迸發出灼人的光芒和寸步不讓的尖銳。
按理說,這樣性子的女孩,與向來長袖善舞、追求和諧共贏的啟辰,該是水火不容。
可偏偏,啟辰就被她吸引了。
他後來跟我們形容,當時他正與一位藏家寒暄,目光不經意掃過角落,看到沈墨正為了一個藝術評論家的批評,毫不客氣地反駁,言辭犀利,邏輯清晰,那雙眼睛亮得驚人,像淬了火的寒星。
“那一刻,我就覺得,這女孩真帶勁!”
啟辰回憶時,眼裡還閃著光,“跟以前那些隻會說‘是是是’、‘好好好’的,完全不一樣。”
啟辰主動上前解圍,用他高超的社交技巧緩和了氣氛,然後自然而然地和沈墨聊了起來。
這一聊,就發現了新大陸。
沈墨的藝術見解深刻獨到,對市場運作卻一竅不通,甚至有些嗤之以鼻。
而啟辰,恰恰擅長將看似不接地氣的藝術,轉化為具有商業價值的品牌故事和空間靈魂。
兩人一個理想主義,一個現實主義;
一個尖銳自我,一個圓融通達。
最初的接觸充滿了火藥味。
沈墨覺得啟辰一身“銅臭味”,不懂藝術純粹;
啟辰則認為沈墨“不食人間煙火”,空有才華難以維係。
他們可以在展覽後的咖啡館裡,為了一個色彩搭配或者一個推廣方案爭得麵紅耳赤。
但奇妙的是,爭吵之後,啟辰會默默幫她把淩亂的畫室資料整理歸類。
而沈墨也會在啟辰為“華曦廣場”某個藝術主題活動焦頭爛額時,冷不丁扔過來一個極具創意的點子,雖然表達方式依舊彆扭——
“喂,那個俗氣的方案就彆用了,試試這個。”
他們的關係,是在一次次觀念碰撞和實際合作中,慢慢發生化學反應的。
啟辰開始真正欣賞並尊重沈墨那份近乎執拗的藝術堅持,學會了不用商業尺度去衡量一切;
而沈墨也在啟辰的運作下,第一次真正靠自己的畫作獲得了可觀且體麵的收入,開始理解商業規則並非全是枷鎖,也可以是翅膀。
一次,啟辰帶著幾分得意又幾分試探地,將沈墨設計的一係列以“綠野溯源”為靈感的限量版藝術衍生品帶到家族會議上。
那大膽的用色和抽象的表達,讓看慣了傳統審美的老一輩直皺眉頭。
“這……這能賣出去嗎?”一位叔叔輩的股東表示懷疑。
一直沉默的承煜卻罕見地開了口:“藝術價值很高,辨識度極強。瞄準年輕高知客群,做限量發售,可以成為提升品牌格調的利器。”
他看向啟辰,眼中帶著一絲了然的笑意。
啟辰立刻像是找到了知音,用力點頭:“哥說得對!沈墨的設計,要的就是這種爭議性和獨特性!”
那一刻,我看著他們兄弟倆一唱一和,忽然明白,啟辰這次,是認真的。
他不是在玩鬨,他是真的找到了一個能激發他全新靈感、挑戰他固有思維,並能與他並肩開拓新領域的靈魂伴侶。
晚飯時,啟辰宣布,他已經邀請沈墨,為“綠野溯源”二期項目的核心區域,創作一組大型公共藝術裝置。
“爸,媽,”他收起平日的嬉笑,神情是前所未有的鄭重。
“沈墨她……可能不太符合你們對大家閨秀的想象,但她是我見過最有才華、最真實的女孩。我想讓她參與進來,也想讓你們……正式見見她。”
我和子豪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驚訝、了然,以及最終釋然的接納。
子豪清了清嗓子,故作嚴肅:“藝術家嘛,總有點脾氣。隻要人品好,對你是真心的,我和你媽沒意見。”
我笑著補充:“找個時間,請沈小姐來家裡吃頓便飯吧。彆嚇著人家。”
窗外,月色正好。
承煜的茶香漸濃,啟辰的火花也已迸發。
生命的樂章,因為這兩個性格迥異卻都找到了自己歸宿的兒子,而變得更加豐富、動聽。
我們這做父母的,終於可以徹底放下心,準備好好品嘗,這即將到來的,雙倍的喜悅與圓滿。
喜歡重生賭愛請大家收藏:()重生賭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