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途中起波折_重生79年打獵供妹妹上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9章 途中起波折(1 / 1)

天還沒亮透,窗外依舊是濃得化不開的墨色,綠皮火車“哐當哐當”的節奏裡,突然插進一陣尖銳的吵鬨聲,像根針似的紮破了車廂的寧靜。林逍的眼皮還黏著,腦子剛從混沌中抽離,就被這股聲音攪得徹底清醒。他揉了揉眼睛坐起身,鋪位的藍白格子床單被壓出幾道褶皺,鼻尖還縈繞著夜裡車廂裡特有的、混雜著汗味與煤煙的氣息。

“吵什麼呢?讓不讓人睡了!”斜對麵上鋪的大哥探出頭,帶著濃重的山東口音抱怨,語氣裡滿是被吵醒的煩躁。林逍也循著聲音望過去,隻見車廂中段過道上圍了一圈人,中間站著個穿西裝革履的男人——在1982年的綠皮火車上,這樣筆挺的西裝可是稀罕物,一看就不是尋常農戶或工人。男人的頭發梳得油亮,領帶卻歪了半截,手裡攥著個打開的棕色皮箱,臉色漲得通紅,正對著趕來的乘警大聲嚷嚷。

“同誌!你必須幫我找回來!那裡麵有我出差的圖紙,還有三百塊現金和一塊上海牌手表!這可是我跟廠裡借的公款啊!”男人的聲音帶著哭腔,額頭上的青筋都繃了起來,皮箱裡空空如也,隻有幾件疊得整齊的襯衫散落在一旁,顯然是被人翻找過。周圍的旅客都探著脖子看熱鬨,有人小聲議論,有人則趕緊低頭檢查自己的行李,車廂裡瞬間彌漫開一股緊張的氣氛。

沈歌也被吵醒了,揉著眼睛坐起來,眼神裡滿是茫然:“怎麼了?出什麼事了?”她剛說完,手就下意識地伸向鋪位上方的行李架,想去夠那個牛皮旅行包。林逍一把按住她的手,聲音放得很低:“彆慌,先聽聽情況。”他朝那個西裝男人的方向努了努嘴,“看樣子是行李被偷了。咱們的包不用看,裡麵就些乾糧和換洗衣物,值錢的都在我身上呢。”

乘警穿著藏藍色的製服,胸前的警徽在昏暗的車廂燈光下泛著微光。他皺著眉安撫男人:“同誌,你先冷靜點,慢慢說清楚。昨晚幾點睡的?睡前檢查行李了嗎?中間有沒有醒過?”乘警手裡拿著個筆記本和鋼筆,準備記錄情況,旁邊還跟著個年輕的列車員,幫忙維持著秩序,讓圍觀的旅客往後退了退,給過道騰出空間。

“我昨晚十點多睡的!睡前特意把皮箱鎖好了放在行李架上!”男人激動地揮著手,“我是長春機床廠的工程師,這次去申城參加技術交流,圖紙要是丟了,廠裡的項目就全完了!這火車臥鋪和硬座又沒隔開,晚上誰都能過來,你們怎麼就不鎖門呢?”他的話戳中了關鍵——1982年的綠皮火車臥鋪車廂根本沒有隔離門,更彆說上鎖了,從硬座車廂過來隻需穿過幾節車廂,夜裡乘務員巡邏也有間隙,確實給了小偷可乘之機。

乘警歎了口氣,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著:“你說的情況我們清楚,這趟車沿途要停十幾個小站,有的站隻停兩三分鐘,小偷得手後隨時能下車,現在追肯定是追不上了。”他頓了頓,又問,“你想想,昨晚有沒有可疑的人在你鋪位附近徘徊?比如不是這節車廂的旅客,或者頻繁走動的人?”

男人愣了愣,眉頭擰成一團:“我沒太注意啊……昨晚上車後就看了會兒資料,後來有點困就睡了。半夜好像聽到有人走動的聲音,但以為是乘務員查票,就沒在意。”周圍的旅客也紛紛搖頭,夜裡大多睡得沉,加上火車運行的噪音,根本沒人留意到異常。斜對麵上鋪的山東大哥插話道:“同誌,不是我說你,你穿成這樣,一看就是出差的乾部,身上肯定有錢,小偷不盯你盯誰?我們這些帶的都是乾糧衣服,小偷都懶得看。”

這話讓工程師更激動了:“你的意思是我活該?我穿得體麵還有錯了?你們鐵路部門就得負責!必須幫我找回來!”他上前一步想抓住乘警的胳膊,被列車員及時攔住了:“同誌,你彆激動,乘警同誌正在按流程處理。我們已經通過對講機聯係前麵的車站派出所了,讓他們留意下車的可疑人員,但能不能找到真不好說。”

乘警把筆記本遞到男人麵前:“同誌,你先在這上麵簽字確認一下情況。我們會把記錄寄到你單位和申城的派出所,一旦有線索會立刻聯係你。另外,你最好趕緊給廠裡發個電報,說明情況,看看圖紙能不能補救。”乘警的語氣很無奈,這種跨站盜竊案在當時很常見,尤其是長途列車,停靠站點多,人員流動大,破案率極低。

男人看著筆記本上的記錄,手都在發抖,遲遲不肯簽字。車廂裡的議論聲越來越大,有人說“出門在外就得小心,貴重東西要貼身放”,有人說“上次我坐火車也丟了件外套,最後也沒找回來”,還有人催促著“快處理完吧,還想再睡會兒呢”。林逍拍了拍沈歌的手,示意她彆擔心,然後從行李架上取下牛皮旅行包,拉開拉鏈給她看:“你看,咱們的乾木耳、蝦仁還有換洗衣物都在,一點沒動。”

沈歌這才鬆了口氣,拍了拍胸口:“嚇死我了,我還以為咱們的東西也被偷了。”她看向那個工程師,眼神裡帶著同情:“他也挺可憐的,圖紙和公款丟了,肯定急壞了。”林逍點點頭:“確實不容易,但也沒辦法,這年代出門就是這樣,隻能自己多留心。我把錢縫在內褲上,比他放皮箱裡安全多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工程師最終還是簽了字,坐在鋪位上唉聲歎氣,手裡緊緊攥著空皮箱,臉色蒼白。乘警和列車員又安撫了他幾句,才離開去其他車廂巡邏。圍觀的旅客也漸漸散去,隻是車廂裡的寧靜再也找不回來了,偶爾還有人低聲議論著失竊的事。林逍看了看窗外,天已經蒙蒙亮了,遠處的地平線泛起一絲魚肚白,田野裡的霧氣還沒散,像一層薄紗籠罩著大地。

“睡不著了,咱們吃點東西吧。”林逍從行李包裡掏出個油紙包,裡麵是林母提前準備的乾豆腐和醬,還有幾根洗乾淨的大蔥。他把乾豆腐鋪在小桌子上,抹上一層黃豆醬,卷上大蔥,遞給沈歌一個:“嘗嘗,娘做的醬味道絕了,比火車上的早點好吃。”

沈歌接過蔥卷,咬了一口,乾豆腐的豆香混合著醬的鹹香和大蔥的辛辣,味道確實地道。她笑著說:“娘做的醬就是好吃,比上次在農場吃的還香。”兩人坐在小桌子旁,慢慢吃著早餐,旁邊鋪位的工程師還在唉聲歎氣,林逍遞過去一根大蔥:“同誌,吃點東西吧,光著急也沒用,身體要緊。”

工程師愣了愣,接過大蔥,聲音沙啞地說了聲“謝謝”。他也沒吃,就拿在手裡,看著窗外發呆。林逍也沒再多說,和沈歌一起看著窗外的風景。火車漸漸駛離了東北平原,田野裡的麥子已經成熟了一部分,泛著淡淡的金黃,偶爾能看到農民在田埂上勞作,穿著打補丁的衣服,手裡拿著鐮刀,遠遠望去像一個個移動的黑點。

“你看,那片麥田好大啊!”沈歌指著窗外,眼睛裡滿是驚歎。她下鄉五年一直在東北的山區,很少見到這麼遼闊的平原,一望無際的麥田隨著地形起伏,像金色的波浪。林逍點點頭:“這是鬆嫩平原的邊緣,過了沈州,風景就不一樣了,會慢慢看到山。”他小時候跟著父親去過一次關內,對沿途的風景還有些印象。

火車在一個小站停了下來,站台上掛著紅色的橫幅,寫著“農業學大寨”的標語,幾個穿著鐵路製服的工作人員揮舞著信號旗,指揮列車停靠。站台上有幾個小販提著籃子叫賣,裡麵是煮玉米和茶葉蛋,香味飄進車廂裡。有旅客下車買了幾個玉米,剛上車,火車就又開動了,“哐當哐當”的聲音再次響起。

上午的時候,斜對麵上鋪的魯州大哥也醒了,他從行李包裡掏出個軍綠色的水壺,喝了口熱水,湊過來和林逍聊天:“兄弟,你們去申城乾啥啊?探親還是辦事?”“陪我對象去取點父母的遺物,她是申城知青。”林逍說道,遞過去一根煙。大哥接過煙,點上抽了一口:“知青不容易啊,我妹妹以前也是知青,在雲州待了十年才回來,回來的時候瘦得不成樣子。”

兩人聊得投機,從知青下鄉聊到農場的收成,又聊到各地的風土人情。魯州大哥是做建材生意的,經常往返於東北和申城,對這趟火車的情況很熟悉:“這趟56次特快雖然慢,但比以前的慢車好多了,以前去申城要走三天三夜,現在四十八個小時就能到。不過這車廂是真擠,到了濟州之後,人會更多,硬座車廂都得站著。”

沈歌坐在一旁聽著,偶爾插幾句話。她想起自己五年前下鄉的時候,坐的是最慢的綠皮火車,車廂裡擠滿了人,連過道上都站滿了,她一路靠在車廂連接處,幾十個小時下來,腿都腫了。和那時候比,現在的臥鋪車廂簡直是天堂,雖然也有失竊的插曲,但至少能躺著休息,不用擠在人群裡。

中午的時候,列車員推著餐車過來了,車上擺著幾個鋁製的飯盒,裡麵是盒飯。“同誌,要盒飯嗎?一葷兩素,一塊五一份!”列車員的聲音洪亮,帶著叫賣的語氣。1982年的火車盒飯不算便宜,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資也就一塊多,但味道確實不錯,用的都是新鮮的食材,分量也足。

林逍買了兩份盒飯,遞給沈歌一份:“嘗嘗火車上的盒飯,比咱們帶的乾糧好吃點。”盒飯裡有一塊紅燒肉、一份炒青菜和一份炒土豆絲,紅燒肉燉得軟爛,香味濃鬱,青菜雖然有點蔫,但味道很新鮮。沈歌吃了一口紅燒肉,眼睛亮了起來:“真好吃!比我以前在知青點吃的肉香多了。”

林逍笑了笑,給她夾了塊土豆絲:“慢點吃,不夠再買。”旁邊的魯州大哥也買了一份盒飯,邊吃邊說:“這趟車的盒飯味道確實地道,比濟州到申城那趟車的好吃多了,那邊的盒飯都是涼的,還沒鹽味。”工程師也買了一份,但沒怎麼吃,扒了幾口飯就放下了,依舊愁眉苦臉的。

下午的時候,火車駛進了山區,窗外的風景從平原變成了連綿的山巒。山上的樹木鬱鬱蔥蔥,偶爾能看到山間的小溪,溪水清澈見底,順著山勢流淌。沈歌趴在車窗上,看得目不轉睛,她從小在上海長大,後來又去了東北山區,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景色,既有南方山水的秀美,又有北方山巒的雄渾。

“你看那座山,形狀好奇怪啊!”沈歌指著遠處的一座山峰,山峰的頂部是平的,像被人用刀削過一樣。林逍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那是燕嶺山脈的餘脈,過了榆關就是華北平原了,到時候風景又不一樣了。”他從行李包裡掏出一本泛黃的《中藥材科普大全》,這是他從縣城書店淘來的,平時上山打獵時總會帶著,既能識彆藥材順手采些回家,心裡還盤算著以後能不能收購周邊山民的藥材,甚至在農場周邊開辟地塊種植藥材,多一條增收的路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是什麼書啊?”沈歌湊過來,好奇地問。“中藥材科普大全,上山打獵的時候能認認藥材,采點回來既能自己用,也能拿去鎮上藥材鋪賣。”林逍翻到其中一頁,指著上麵的圖片說,“你看這個,柴胡,能退燒;還有這個黃芪,補氣的,都是山裡常見的寶貝。我還琢磨著,以後能不能收點山民采的藥材,量大了還能往縣城送,要是條件允許,在農場種點也行。”

沈歌看著書裡的圖片,認真地聽著林逍講解,時不時點點頭。魯州大哥也湊過來看:“兄弟,你這想法好啊!咱們魯州那邊就有不少人種藥材,像金銀花、丹參都好活,賣價也不錯。你懂藥材的話,這生意準能成!”三人湊在一起,圍著書本聊了起來,工程師也偶爾抬起頭聽幾句,臉上的愁容漸漸淡了些。

傍晚的時候,火車經過榆關。林逍叫醒正在打盹的沈歌:“快醒醒,到榆關了!”沈歌揉了揉眼睛,湊到車窗邊,隻見遠處的榆關城樓巍峨聳立,城牆上的磚縫裡長滿了雜草,城樓的匾額上“天下第一關”五個大字蒼勁有力,在夕陽的餘暉下泛著金色的光芒。

“這就是榆關啊!”沈歌驚歎道,她在課本裡見過榆關的介紹,知道這是長城的起點,是關內關外的分界線。火車緩緩駛過榆關站,站台上掛著“歡迎旅客”的橫幅,有不少旅客下車拍照留念,畢竟在當時,能親眼看到榆關的人並不多。

過了山海關,窗外的風景徹底變了,平原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連綿的丘陵和農田。地裡種的不再是東北的麥子,而是玉米和高粱,長勢喜人。村莊裡的房屋也和東北不一樣,大多是磚瓦房,屋頂鋪著青瓦,院子裡種著石榴樹和棗樹,充滿了華北地區的特色。

晚上的時候,車廂裡的旅客大多睡了,隻有少數人還在低聲聊天。林逍檢查了一遍行李,又摸了摸貼身的錢袋,確認都穩妥後,才躺在鋪位上。沈歌靠在他的肩膀上,輕聲說:“林逍,我覺得這趟火車坐得挺有意思的,雖然慢,但能看到這麼多風景,比下鄉的時候好多了。”

林逍笑了笑,摸了摸她的頭發:“你以前下鄉坐的車太擠了,這趟臥鋪已經算好的了。我倒是覺得挺折磨的,坐得腰酸背痛,要是能飛過去就好了。”他這輩子確實沒坐過幾次長途火車,更關鍵的是前世早已習慣了高鐵飛機的快捷舒適,幾個小時就能跨越大半個中國,如今這四十八個小時的綠皮火車旅程,對他來說實在是種煎熬。

“以前下鄉的時候,我和其他知青擠在硬座車廂,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隻能靠在車廂上,有時候還要給老人小孩讓座,幾十個小時下來,腿都麻了。”沈歌的聲音帶著回憶的味道,“那時候覺得能有個座位就好了,現在能躺著,還有你陪著,我覺得特彆滿足。”

林逍心裡一暖,緊緊握住她的手:“以後咱們再也不用坐那麼擠的火車了,等咱們訂婚以後,攢點錢買輛汽車,想去哪就去哪。”雖然1982年的汽車還是稀罕物,但林逍靠著養殖場和打獵,已經攢了不少錢,買輛汽車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半夜的時候,列車員又來查了一次票和手續,林逍把介紹信和身份證明遞過去,核對無誤後,列車員叮囑道:“明天上午會到廊州站,停車十五分鐘,要下車買東西的話彆走遠了。到申城還有一天多,保管好自己的行李。”林逍點點頭,把手續收好,又躺下繼續休息。

第二天一早,林逍是被火車停靠的震動吵醒的。窗外已經亮了,廊州站的站台很熱鬨,有不少小販在叫賣當地的特產,比如酥脆的大麻花和芝麻糖。沈歌也醒了,揉著眼睛說:“咱們要不要下車買點東西?聽說廊州的大麻花很有名。”

“好啊,我去買,你在車廂裡等著,看好行李。”林逍說著,拿起錢包下了車。站台上的小販很熱情,看到林逍過來,紛紛推銷自己的商品:“同誌,買點大麻花吧,剛炸出來的,又香又脆!”“芝麻糖,甜滋滋的,給家裡孩子帶點!”林逍買了兩斤大麻花和一斤芝麻糖,又買了幾個剛出鍋的肉包子,才回到車廂裡。

沈歌接過大麻花,咬了一口,外皮酥脆掉渣,裡麵帶著淡淡的甜味,確實好吃。兩人坐在小桌子旁,吃著肉包子和大麻花,看著窗外的風景。火車駛離廊州站後,窗外的農田越來越多,地裡的玉米已經長到一人多高,葉片翠綠,隨風擺動,偶爾能看到農民在田埂上除草,戴著草帽,手裡拿著鋤頭,辛勤地勞作著。

“這玉米長得真好啊,比咱們農場的還壯實。”沈歌好奇地看著窗外,她在東北山區種過玉米,但華北平原的玉米長勢顯然更盛。林逍點點頭:“廊州這邊水土好,光照足,玉米長得自然好。過了濟州,往南走就能看到水稻了,申城那邊更是水網密布,稻田成片。”

中午的時候,林逍又買了兩份盒飯,這次的盒飯是米飯和炒菜,有一份魚香肉絲和一份炒青菜,味道比昨天的紅燒肉盒飯還要好。沈歌吃得很開心,邊吃邊說:“沒想到火車上的盒飯這麼好吃,比我以前在知青點吃的好多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午的時候,火車抵達濟州站,魯州大哥要下車了,臨走前和林逍握了握手:“兄弟,到了申城要是有啥麻煩,就去申江路的機床廠找我表弟,他在那邊當車間主任。以後要是做藥材生意,也能來魯州找我,咱們那邊藥材多,我幫你搭線!”林逍連忙道謝,把大哥的話記了下來。工程師也在濟州站下了車,據說要去當地派出所再問問失竊的情況,臨走前對林逍說了聲“謝謝”,臉上的愁容比之前淡了些。

大哥和工程師下車後,車廂裡空了些。林逍又拿出那本《中藥材科普大全》翻看,沈歌靠在一旁看著窗外的風景,偶爾和林逍說幾句話。火車駛過寧江大橋的時候,沈歌激動地叫醒林逍:“林逍,你看!寧江大橋!”林逍湊到窗邊,隻見一座雄偉的大橋橫跨在寧江上,橋上行駛著汽車和火車,橋下是寬闊的寧江,江水呈黃褐色,水麵上有幾艘萬噸貨輪緩緩駛過。

“這就是寧江大橋,是咱們自己建的第一座寧江大橋。”林逍語氣裡帶著自豪,這座大橋在當時是中國的驕傲,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知道它的名字。沈歌點點頭,眼睛裡滿是驚歎,她從來沒見過這麼雄偉的建築,一時間看得入了神。

天黑的時候,火車駛進了江南地區。窗外的村莊裡亮起了燈光,星星點點的,像天上的星星。田野裡的水稻在夜色中泛著淡淡的光澤,空氣中似乎都帶著一股水稻的清香。林逍靠在鋪位上,看著沈歌熟睡的臉龐,心裡充滿了期待——還有大半天就能到申城了,就能幫沈歌取回父母的遺物,然後趕緊回到農場,準備和她的訂婚儀式,順便把種植藥材的想法跟父母商量商量。

火車繼續在夜色中行駛,“哐當哐當”的車輪聲像是在倒計時,提醒著林逍和沈歌,他們的上海之行越來越近了。

喜歡重生79年打獵供妹妹上學請大家收藏:()重生79年打獵供妹妹上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代碼江湖 真名代碼108件神器的暴走日常 萬界戀綜?攻略過的瘋批們求我寵 竊火 滿宗皆絕色,獨我男宗主 荒野求生獲傳承之大醫通天 鹹魚妃她又躺贏了 無人扶我青雲誌,我自爭得門楣揚 穿越修仙界成最強打工人 異界殖裝:從抱臉蟲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