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蒙蒙亮,林逍就被養殖場裡麅子的叫聲吵醒了。他披衣下床,剛推開院門就看到沈歌和鄰居林二姐一起提著竹籃從外麵回來,籃子裡都裝著新鮮的水稗草,沾著清晨的露水。林二姐是村裡的寡婦,帶著個女兒叫小雅,平時常來幫著照看養殖場的活計。“早啊,我跟沈歌去湖邊割了點嫩草,喊上小寶趕牛車拉了兩大捆,夠母麅子吃一天了。”沈歌笑著晃了晃竹籃,發梢的水珠順著臉頰滑落,透著一股清爽的朝氣。林二姐也跟著笑:“湖邊的草嫩,麅子吃了肯長肉。”
二姐幾人剛把水草分到各個棚屋,就聽到村口傳來卡車的轟鳴聲——是佳木斯藥材公司的大解放卡車,車身上印著“農業考察專用”的紅色字樣。林逍心裡一緊,快步迎出去,果然看到老周從副駕駛座上跳下來,他連忙上前喊了聲“周哥”。老周拍了拍他的肩膀,指著車鬥裡下來的五個人:“給你帶專家來了!”為首的是個五十來歲的中年人,戴著金邊眼鏡,手裡攥著個牛皮筆記本,身上的灰色中山裝洗得有些發白,卻十分整潔。
“這位是省農業廳藥材研究所的王研究員,昨天坐火車從省城到佳木斯,今早跟我一起趕過來的。”老周熟絡地介紹,“王研究員,這就是我跟你提的林逍,打獵的好手,最近看了些藥材書,才留意到東山上的情況。”王研究員快步上前,握住林逍的手,掌心帶著常年握筆和鏟子磨出的薄繭:“林逍同誌,麻煩你了。聽說你觀察到東山上有不少野生藥材,我們特意來實地看看,采些樣本回去檢測。”
這林逍連忙側身讓道:“王研究員,各位同誌,快進屋歇腳!沈歌,二姐,快去燒點熱水,家裡剛殺了隻兔子,還有些臘肉,中午簡單對付一頓。”沈歌和林二姐應聲往灶房去,林母這時也從堂屋迎出來,手裡還擦著圍裙。王研究員見了連忙問候:“大妹子,打擾你了。”林母笑著擺手:“不打擾不打擾,專家來考察是好事,快進屋坐!”
一行人進了堂屋,曉梅抱著小雅從裡屋跑出來,兩個小姑娘好奇地躲在門後偷看。老周把帶來的兩箱蘋果放在桌上:“嬸子,彆忙活太複雜,我們吃完就得上山,爭取今天把樣本采齊。”王研究員翻開筆記本,開門見山:“林逍同誌,咱們先說說東山的基本情況。麵積大概有多大?海拔多少?平時你打獵的時候,留意到哪些區域植被不一樣?”
林逍搬來條長凳坐下,回憶著打獵時的路線:“麵積差不多兩千多畝,最高的地方估計有八百多米。山下是闊葉林,大多是橡樹和楊樹;中間那段針闊混交,鬆樹和樺樹多;山頂就是些灌木和雜草。我前陣子看了本《北方常用藥材圖鑒》,才注意到有些植物像是書裡畫的,就是不敢確定。”
這回憶著跑山的路線也就五完達山脈這邊的山都不算高。們山裡人都靠這山吃飯“具體在哪些位置?比如有沒有看到葉片呈羽狀複葉、開淡黃色小花的?或者掌狀複葉、莖稈帶刺的?”王研究員追問,手指在筆記本上懸著,隨時準備記錄。林逍眼睛一亮:“有!北坡向陽的石頭縫裡,有開小黃花的,葉片是羽毛狀;南坡的橡樹林下,有帶刺的灌木,葉子是巴掌狀,還結著小綠果。前陣子下雨後,西坡的腐葉堆裡,還冒出些像土豆似的塊莖。”
正說著,虎子扛著獵槍走進來,他是林逍打獵的老搭檔,聽說要上山采樣本,特意過來幫忙。“林逍,周哥,都準備好了,槍裡壓了霰彈,山裡有野豬和狼,有我跟著安全。”王研究員看了眼獵槍,笑著點頭:“有勞同誌了,山上確實得注意安全。我們帶了五個技術員,分兩組行動,一組跟林逍去北坡和西坡,一組去南坡,這樣效率高些。”
正說著,虎子扛著三八大蓋走進來,手裡還提著一籃剛摘的櫻桃:“林逍,聽說有省城來的專家?”看到滿屋子的人,他笑著晃了晃手裡的槍:“我來搭個伴,山上雖熟但也有野物,帶著家夥安全。”老周笑著說:“這是虎子吧?上次聽林逍提過,打獵的好手。”林逍點點頭:“虎子跟我一起跑山多年,有他在安全放心。”
王研究員起身讓了讓座:“快坐快坐,有你跟著我們更安心。我們正打聽山上的情況,林逍說發現過不少野生藥材,真是意外之喜。”虎子坐下後接過茶杯:“山裡藥材不少,我們平時也采點去鎮上賣,就是不懂品種,賣不上價。林逍最近看了些書,才辨出不少好東西。”王研究員眼睛更亮了,連忙讓技術員記下“北坡黃芪重點勘察”。
說話間,林二姐已經把饅頭和臘肉裝好了,用粗布包著遞給林逍:“小心彆被樹枝刮破了。小雅,跟媽媽在家,彆亂跑。”小雅抱著林二姐的腿,小聲說:“媽媽,我等林逍哥回來講故事。”林逍揉了揉她的頭:“好,等哥回來給你講山上的事。”
中午的飯菜很簡單,紅燒兔子肉、炒臘肉、拍黃瓜,還有一鍋玉米糊糊。王研究員吃得很香,不時誇林母手藝好:“大妹子的手藝比我們單位食堂強多了,這兔子肉燉得爛乎,牙口不好也能吃。”林母笑著給眾人添飯:“喜歡就多吃點,山上路難走,得多墊點肚子。”林父今天去林場上班了,臨走前特意囑咐林逍,一定要把專家照顧好,彆出安全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逍趁機說:“王研究員,你們先歇會兒,我去叫王小寶趕牛車過來,等會兒上山拉工具方便。虎子,你也準備下,咱們一起上山帶路。”虎子連忙道:“好嘞,我這就去檢查下槍。”
剛出村口,王小寶趕著牛車過來了,車鬥裡鋪著乾草:“林逍哥,周哥,我把牛車趕過來了,你們采的樣本多了,我好拉回去。”老周拍了拍他的肩膀:“還是小寶機靈,就在山腳下等著,彆上山,不安全。”王小寶咧嘴笑:“放心吧周哥,我就在老橡樹下等你們。”
東山的北坡路比較平緩,林逍在前邊揮舞著砍柴刀,砍掉擋路的荊棘和藤蔓。王研究員跟在他身後,一邊走一邊觀察周圍的植被:“你看這土層,顏色偏黃,顆粒感明顯,應該是沙質土。”他蹲下身,從工具箱裡拿出小鏟子,挖了一小塊土放在掌心揉搓,又湊到鼻子前聞了聞:“沒有異味,透氣性不錯,就是看著肥力一般,得回去測下有機質含量。”
扛著56半,提著三八大蓋跟在後麵,負責警戒腳下的老橡樹下旁邊的年輕技術員小張連忙拿出土壤樣本袋,把土裝進去,貼上寫著“北坡01向陽坡”的標簽:“王老師,ph試紙測一下?”王研究員點點頭,小張從工具箱裡拿出試紙,用隨身攜帶的礦泉水浸濕,沾了點土:“大概6.5左右,中性偏酸,適合不少藥材生長。”林逍在一旁聽著,心裡暗暗記下,這些知識在書裡都看到過,沒想到實際檢測是這樣操作的。
咱們山裡人常年靠山吃飯,這些土性你們肯定也摸得門清。“你說的開小黃花的植物在哪?”王研究員起身問道。林逍往前指了指:“就在前麵那片石頭縫裡,我上次打獵路過看到的,當時還以為是普通野草,看了書才覺得像黃芪。”走了大概百十米,果然看到石頭縫裡長著幾株開淡黃色小花的植物,莖稈直立,葉片呈羽狀複葉,在陽光下顯得格外精神。
平時我們也采著賣,就是數量不多王研究員快步走過去,小心翼翼地撥開周圍的雜草,眼睛瞬間亮了:“沒錯!這是野黃芪!你看這莖稈上的絨毛,還有這複葉的數量,是正宗的北黃芪,藥效比南黃芪好得多。”他從工具箱裡拿出小鋤頭,輕輕挖了株最小的,根係上帶著不少沙土,形狀像個紡錘:“就采這株做樣本,大的留著,野生資源得保護好。”
咱們山裡人靠藥材換錢,可不能把老根都挖絕了小張連忙拿出標本夾,把黃芪的枝葉整理好,夾在吸水紙中間:“王老師,這片黃芪大概有多少株?”林逍粗略數了數:“得有二十多株,都長在石頭縫裡,平時沒人敢來這兒,沒被人挖過。”王研究員點點頭:“沙質土、向陽坡,正好符合黃芪的生長習性,回去測下有效成分含量,要是高的話,這片區域很有種植潛力。”
往深處走了走,林逍又指著一片開小黃花的纖細植物:“王研究員,你看這個,葉子細長,跟書裡畫的柴胡有點像。”王研究員蹲下身看了半天,又摘了片葉子放在嘴裡嚼了嚼,眉頭微微一皺:“有點苦,帶點辛味,像是柴胡。”他讓小張采了株樣本,又挖了土樣:“柴胡喜歡乾燥的沙質土,跟黃芪的生長環境差不多,回去一起檢測。”
繼續往前走,就到了北坡的山泉邊。泉水從石縫裡流出來,彙成一小片水窪,周圍長滿了雜草。王研究員蹲下身,用乾淨的杯子接了杯泉水,滴了幾滴ph試紙:“水質偏中性,很好。”他又指著水邊一叢葉子呈披針形的植物:“這是白茅根,也是種常用藥材,清熱利尿的,水邊濕潤的環境正好適合它生長。”小張連忙采了樣本,記錄下生長環境:“北坡山泉周邊,濕潤沙質土。”
,也能拿到鎮上藥鋪賣,就是價錢不高常用要是批量種,也是筆收入。咱們山裡人就是靠山吃山,這些不起眼的野草都是寶貝從北坡往西行,坡度漸漸變陡,植被也從闊葉林變成了針闊混交林。虎子突然停下腳步,示意眾人安靜,然後指了指不遠處的灌木叢:“有動靜。”林逍和王研究員等人立刻停下腳步,虎子端起獵槍,慢慢靠近灌木叢。過了一會兒,一隻野兔子從灌木叢裡竄出來,飛快地跑遠了。虎子鬆了口氣:“沒事,是隻兔子,山裡的野豬一般在下午三四點出來活動,咱們得注意點。”
不低,咱們山裡人肯定常采吧?西坡的腐葉層很厚,踩上去軟軟的,還散發著泥土和落葉的清香。林逍指著前麵一片腐葉堆:“王研究員,就在這兒,前陣子下雨後,冒出不少像土豆似的塊莖。”王研究員連忙走過去,小心翼翼地撥開腐葉,果然看到幾株像土豆一樣的塊莖,表麵黃白色,帶著環狀紋路,頂部還長著嫩綠色的芽。
“這是天麻!”王研究員激動得聲音都有些發顫,“看這形狀和紋路,是烏天麻,名貴藥材啊!”他連忙讓小張拍照記錄,自己則小心翼翼地挖了個小的塊莖:“天麻得和蜜環菌共生才能生長,這裡能長出天麻,說明土壤裡有天然的蜜環菌,這可是寶貝!”他又挖了些腐葉土樣本:“回去得好好測下腐葉土的肥力和蜜環菌含量,要是夠的話,這地方太適合種天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人圍過去,隻見一棵橡樹的根部,長著幾株像土豆一樣的塊莖,表麵黃白色,帶著環狀紋路。李老師激動地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撥開泥土:“是天麻!正宗的烏天麻,這可是名貴藥材!”他連忙讓技術員拍照記錄:“天麻金貴得很,咱們山裡人采的時候肯定很小心吧?這東西得和蜜環菌共生,要是破壞了生長環境,就長不出來了。”
人參這東西金貴,我們采的時候都隻采大的,留著小的讓它再長,不然以後就沒得采這可是咱們山裡的寶貝疙瘩,得好好護著才能長久換錢剛走到山腳下的老橡樹下,就看到李技術員帶著兩個技術員在等了,地上放著不少樣本袋和標本夾。“王老師,收獲不小啊!”李技術員笑著迎上來,“我們在南坡發現了刺五加和細辛,還有幾株疑似人參的植物。”王研究員眼睛一亮:“哦?快看看!”李技術員拿出一株用濕紙包著的植物,葉片呈掌狀,莖稈纖細,頂部還頂著個小小的花穗。
“這是人參!”王研究員仔細看了看,“雖然年份淺,也就三四年,但能自然生長就說明南坡的環境適合。南坡的土壤怎麼樣?”李技術員拿出土壤樣本袋:“腐殖土,厚度有三十多厘米,肥力足,ph值6.0左右,典型的喜陰藥材生長環境。刺五加長得密密麻麻的,至少有上百株,細辛也不少,都長在橡樹林下的樹蔭裡。”
“北坡沙質土,黃芪、柴胡長得好,還有白茅根!”王研究員晃了晃手裡的土樣袋,“三處山泉夠灌溉,沙質土和腐殖土互補,能種的藥材多著呢!咱們山裡人靠山吃飯,把這些藥材種好了,比種莊稼劃算多了!”林逍聽著心裡樂開了花,這山要是真能搞成種植基地,鄉親們的日子就有奔頭了。
林逍心裡也很激動,但還是保持著冷靜:“王研究員,周哥,檢測結果沒出來之前,咱們還是先彆聲張。搞種植基地投資不小,得等結果出來,確定哪些藥材適合種、怎麼種,咱們再合計後續的事。我倒是有個想法,要是真能種,或許可以跟村裡商量搞個合作社,但現在說這些還太早。”
老周拍了拍他的肩膀:“你這小子,年紀不大倒挺穩重,說得對,凡事得穩紮穩打。等檢測結果出來,要是適合種植,我再幫你們協調省裡的扶持政策,聯係藥材公司談收購,咱們一步一步來。”王研究員也表示讚同:“林逍同誌考慮得很周全,種植確實需要謹慎,不能光看品種,還得看市場需求和種植技術難度。”
王研究員點點頭:“集體種植好,能統一管理,保證品質。咱們山裡人靠藥材吃飯,野生的得悠著采,人工種既能保產量,又能讓野生的慢慢恢複,這樣才能長久。我們會派技術員定期來指導,免費提供種苗培育技術。”林逍連忙答應:“那太好了,有專家指導,我們種著也放心。”
鄉親們靠這山就能過上好日子采藥材拿到鎮上晚飯時,王研究員詳細跟林逍講了後續的檢測流程:“我們會把土壤樣本送去實驗室測有機質、氮磷鉀含量、重金屬指標;藥材樣本測有效成分含量;水質測微生物和重金屬。這些指標都合格了,我們再製定種植方案,包括種苗選擇、種植密度、施肥方法、病蟲害防治這些。”
林逍聽得很認真,不時點頭:“我這幾天再去東山轉轉,看看有沒有其他藥材,順便留意下哪些區域適合集中種植。虎子,你也幫我留意著,彆讓外人上山亂采藥材,咱們得把野生資源保護好。”虎子連忙答應:“放心吧,我每天上山打獵,幫你盯著。”
飯後,王研究員一行準備去村委會的空房休息,臨走前特意把林逍叫到一邊:“林逍同誌,東山的潛力很大,要是檢測結果好,這不僅是你的機會,也是全村的機會。你年輕,有文化,還肯鑽研,以後要是搞種植,得多承擔些責任。”林逍點點頭:“我知道,王研究員,我會儘力的,等檢測結果出來再說。”
老周留在林逍家喝茶,兩人聊到半夜。“周哥,你說這檢測結果能合格嗎?”林逍還是有些擔心。老周喝了口茶:“放心吧,王研究員他們是專業的,隻要東山的自然條件沒問題,檢測肯定能過。我已經跟佳木斯藥材公司打過招呼了,要是能種,他們願意簽保底收購合同,價格不會低於市場價。”
“關鍵還是得看藥材的有效成分,要是含量低,就算能種也沒價值。”林逍道。老周點點頭:“這倒是,不過王研究員看了樣本,說品相不錯,應該差不了。你也彆太著急,這幾天好好休息,順便再去東山摸摸情況,等檢測結果出來,咱們再好好合計。”
第二天一早,王研究員一行就帶著樣本返程了,老周也跟著去佳木斯,幫著協調檢測的事。林逍送他們到村口,王研究員握著他的手:“一周後我給你寄檢測報告,要是有問題隨時打電話。”林逍點點頭:“麻煩您了,王研究員。”
送完眾人,林逍回到家,沈歌和林二姐正在收拾院子。“都走了?”沈歌問道。林逍點點頭:“走了,一周後出檢測結果。我今天再去東山轉轉,虎子已經在村口等著了。”林二姐遞給他一個乾糧包:“路上小心點,早去早回,小雅還等著聽你講故事呢。”
家裡小雅還在家等著,說要聽舅舅講山上的事呢。來到村口,虎子已經扛著獵槍等著了,背上還背著水壺:“走吧,我昨晚想了想,南坡的橡樹林裡可能還有其他藥材,咱們再去看看。”林逍點點頭,兩人並肩往東山走去。清晨的陽光灑在山路上,把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林逍看著眼前的青山,心裡充滿了期待——他知道,這東山或許藏著改變全村命運的機會,但一切,都得等那份檢測報告出來再說。
喜歡重生79年打獵供妹妹上學請大家收藏:()重生79年打獵供妹妹上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