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場一旦建成,最考驗人的,不再是體力和乾勁,而是日複一日的精細管理。
李浩軒深知這一點。
在投放種源後的第三天,他召集了李二牛和另外四個他觀察下來最踏實肯乾的年輕人,在大棚裡開了一個簡短的會。
“各位兄弟,大棚建好了,後麵的活,就是細水長流的養護。我打算成立一個正式的養護隊,以後就不再招臨時工了。”李浩軒開門見山。
幾個人都愣住了,臉上露出一絲緊張。
“我希望你們五個,能成為咱們養殖場第一批正式的工人。”李浩軒目光掃過他們,“以後,你們就不用再記日結工了,我給你們開工資。”
“開工資?”李二牛撓了撓頭,這個詞對他們來說還有些陌生。
“對,就是每個月固定給你們發錢。”李浩軒解釋道,“我給你們每個人定一個月三十塊錢的底薪。以後養殖場效益好了,還會有獎金。”
一個月三十塊!
這個數字讓五個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一天一塊五,一個月乾滿三十天也才四十五塊。但誰都知道,不可能天天有活乾。刨去下雨天和農忙,一個月能掙個二十塊出頭就頂天了。現在李浩軒直接給出三十塊的底薪,這等於給了他們一個旱澇保收的鐵飯碗!
“浩軒……不,老板!我乾!”李二牛第一個表態,他激動地站直了身體。
“我們也乾!”其他四人也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李浩軒滿意地點了點頭:“好。從今天起,二牛哥,你就是養護隊的隊長。這五百個箱子,你手下四個人,一人負責一百個。每天的工作很簡單,檢查濕度、溫度,按時投喂基料。所有情況,都要記在本子上,每天向我彙報。”
他拿出五個嶄新的筆記本和鉛筆,分給他們。
“醜話說在前麵。”李浩軒的臉色嚴肅起來,“拿了這份工資,就要守我的規矩。第一,不準偷懶耍滑,你們養的蚯蚓,長勢會直接跟你們的獎金掛鉤。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條,不準偷盜!不管是木料、基料,還是一條蚯管,都是養殖場的財產。誰要是敢伸手,彆怪我李浩軒翻臉不認人,直接送派出所!”
他的語氣冰冷,不帶一絲玩笑。五個人心中一凜,都鄭重地點了點頭。
就這樣,靠山村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工廠”管理團隊,草草成立了。但正是這個簡單的草台班子,即將爆發出驚人的能量。
接下來的日子,大棚成了一個與世隔絕的王國。
李二牛五人,像是守護著珍寶一樣,每天天不亮就鑽進大棚,嚴格按照李浩軒教的方法,給養殖箱噴水、測溫、添加發酵好的飼料。
李浩軒則每天定時巡查,檢查他們的記錄,解答他們遇到的問題。
而那些蚯蚓,也回報了他們最豐厚的回饋。
在恒定的溫度、濕度和充足的食物供應下,這些小生命開始了爆炸式的繁殖。箱子裡的基料,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消耗、轉化。
半個月後,李浩軒打開一個箱子檢查。
隻看了一眼,連他自己都吃了一驚。
整個箱子表層的基料,幾乎看不到土,全是密密麻麻、蠕動著的肥碩紅蚯蚓,像一鍋燒開的沸水,充滿了生命力。
“可以采收了。”李浩軒喃喃自語,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他向林晚晴承諾的一個月期限,僅僅過了二十天,他已經有了充足的底氣。
第二天,養殖場迎來了第一次大規模采收。
李浩軒教給了工人們一種全新的采收方法——光照驅趕法。
他們將需要采收的養殖箱搬到棚外陽光下,強光照射下,畏光的蚯蚓會拚命往箱子深處鑽。僅僅十幾分鐘後,箱子表層十公分厚的基料裡,就幾乎找不到一條成年的蚯蚓了。
“把這層土刮下來,這就是咱們的第一批產品!”李浩軒下令。
工人們小心翼翼地將這層已經被蚯蚓處理過的、富含營養的黑色基料刮下,過篩,將裡麵的幼蚓和卵繭重新放回箱內,隻留下最肥碩的成體蚯蚓。
一箱,兩箱,十箱……
當一百個箱子的蚯蚓全部被分離出來後,磅秤上顯示出的數字,讓在場所有人都歡呼了起來。
“一百三十斤!我的乖乖,這才采了一百個箱子啊!”李二牛看著磅秤,激動得滿臉通紅。
李浩軒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不僅做到了,而且是超額完成!
當天下午,林晚晴的卡車如約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