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出一條曲線。
“這是目前黑金肥的養分釋放曲線。它的問題在於,前期釋放過快,後期乏力。對付一般的土地還行,但要實現高產優產,就必須做到精準。比如小麥的返青期需要什麼?玉米的拔節期需要什麼?果樹的掛果期又需要什麼?這些都需要我們對不同作物的需肥規律,進行精確到‘天’的研究。”
“而這些研究,靠的就是設備。”他指向黑板旁掛著的一張設備清單放大圖,“氣相色譜儀,能讓我們分析出土壤和肥料中的微量有機物。原子吸收光譜儀,能讓我們精確測定鉀、鈉、鈣、鎂等元素的含量。有了這些,我們才能真正做到‘配方施肥’,為不同的土地,不同的作物,量身定做最高效的肥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錢伯融的講解深入淺出,沒有一句廢話。他沒有描述一個虛無縹緲的未來,而是將一個清晰、嚴謹、科學的藍圖,展現在了所有人麵前。
在場的專家們聽得頻頻點頭,不時與身邊的人低聲交流,眼神裡全是讚許。
講解完畢,一位看起來是計委的領導發問:“錢教授,您的構想非常宏大。但我也想問一個實際的問題,這個實驗室投入五十萬,預計多久能看到經濟效益?或者說,它能為黑金肥廠帶來多大的利潤提升?”
這個問題一出,氣氛頓時變得有些嚴肅。
錢伯融沉默片刻,看向了李浩軒。
李浩軒上前一步,接過話頭:“這位領導,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他環視一圈,目光誠懇。
“如果單純從工廠的利潤表來看,我無法給您一個確切的數字。因為科研的投入,短期內很難直接反映為利潤。但是,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算一筆賬。”
“我們縣,有多少畝耕地?我們市,又有多少畝耕地?如果我們的新肥料,能讓每畝地的糧食增產百分之十,哪怕隻有百分之五,那將是一個什麼樣的數字?這背後是多少農民的增收?為國家節省了多少糧食進口的外彙?”
“有了這個實驗室,我們黑金肥廠賣的,將不再僅僅是肥料。我們賣的,是農業增產的技術,是糧食豐收的保障!這個價值,我認為,遠遠超過五十萬。它的經濟效益,不應該隻在我們一個廠的賬本上計算,更應該在全市,乃至全省的農業發展大賬上計算!”
一番話擲地有聲,讓那位計委領導陷入了沉思。
張局長一直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聽著,看著。此刻,他的眼中放出異彩。他要的,就是這股氣勢,就是這個格局!
他清了清嗓子,站了出來,麵向自己的考察團隊。
“同誌們,今天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我想大家都心中有數了。”
“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紮根基層的頂級專家,和一個有遠見、有魄力的青年企業家。我們聽到的,是一個用科技改變農業的宏偉藍圖。”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無比鄭重。
“我宣布,經過考察組綜合評議,市裡原則上同意,將黑金肥廠新型肥料實驗室項目,正式列為市級‘科技興農’重點扶持項目!”
響起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張局長轉向李浩軒,目光中帶著期許和壓力:“李浩軒同誌,市裡的東風給你了。外彙指標的事,我會親自帶隊去省城,給你們爭取!你們這邊,資金要全部到位,實驗室的基建工作要立刻啟動!我要你記住,你們現在承擔的,不隻是一個廠的未來,更是我們全市農業技術改革的一塊試驗田!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是!保證完成任務!”李浩軒立正敬禮,聲音洪亮。
考察團的車隊走了,帶走了報告和承諾,留下了希望和責任。
整個黑金肥廠再次沸騰,工人們將李浩軒和錢伯融圍在中間,拋向空中。
夕陽下,錢伯融站在恢複了平靜的廠區裡,看著身邊這個年輕人。
“小子,最難的一步,走過去了。”
李浩軒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眼神明亮。
“錢教授,我們的新時代,才剛剛開始。”
喜歡重生八零,先踹了白眼狼兒女請大家收藏:()重生八零,先踹了白眼狼兒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