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衛國的手與李浩軒握手。
年輕人的手掌寬大有力,上麵帶著油汙和傷痕,這是一雙乾實事的手。
何衛國心中的最後一絲疑慮,在這次握手中悄然消散。
“李廠長,你這封信,寫得可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何衛國鬆開手,目光再次投向高聳的合成塔,他的語氣裡帶著一絲自己都未察覺的激動。
“不這麼寫,怕是請不動何工您這尊大佛。”李浩軒側過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何工,彆在門口站著了,進去看看?”
何衛國沒有客氣。他邁開步子,快步朝著那個魂牽夢繞的“新機”走去。
李浩軒跟在他身側,沒有說話,隻是安靜地陪同。
王富貴和孫建軍遠遠看著,對視一眼,都很驚訝。廠長這手“請君入甕”,玩得實在是高。
工地上依舊叮當作響,但何衛國沒有注意。他的整個世界,隻剩下眼前這個由鋼鐵、管道和閥門構成的龐然大物。
他越走越近,腳步也越來越慢。
他伸出手,仔細地,輕輕撫摸著合成塔冰冷的金屬外殼。那上麵還有德文銘牌的刻印,觸感清晰。
“德國克虜伯的s200型合成塔……”他喃喃自語,聲音都在顫抖,“真的是它……我隻在國外的技術期刊上見過它的設計圖。”
他繞著合成塔走了一圈,時而蹲下查看底座的固定方式,時而抬頭仰望頂部複雜的管路接口。他的眼神專注而渴望。
“還有配套的西門子儀表盤,菲利普的渦輪壓縮機……全套的高壓合成氨設備……”何衛國猛地回頭,認真地看著李浩軒,“你是從哪裡弄到這些東西的?”
這個問題,尖銳且直接。這套設備,彆說一個村辦廠,就是省裡的重點企業,都未必能搞到。
李浩軒早有準備,他神色不變:“何工,英雄不問出處。您隻要知道,它現在就在這裡,就行了。”
何衛國一愣,隨即苦笑著搖了搖頭。是啊,追問來源有什麼意義?重要的是,這台他夢寐以求的機器,就在眼前。
“你信上說,不知如何駕馭?”何衛國指著機器,眼神變得銳利起來,“這套設備安裝進度不慢,看樣子,安裝的人很懂行。不像是才疏學淺的樣子。”
他在試探。
李浩軒笑了笑,他知道,關鍵的時刻到了。
“懂一點皮毛,但遇到了難題。”李浩軒指著合成塔一處複雜的管道連接處,“何工,您請看。按照德國原廠的圖紙,這裡的催化劑預熱管道,應該直接接入主循環氣流。但我發現,我們本地采購的原料氣,氫氮比不夠穩定,如果直接接入,預熱階段的溫差波動會很大,容易造成催化劑早期失活。”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我想在主管道旁邊,加裝一個小型緩衝罐和獨立的電加熱係統,用來精準控製預熱溫度。但這樣一來,整個管路的壓力平衡就需要重新計算,特彆是泄壓閥的閾值設定,我拿不準。所以,想請何工您來給斧正斧正。”
李浩軒說完,現場安靜下來。
旁邊的幾個老師傅不太明白,但他們能感覺到,廠長說的東西,非常高深。
而何衛國的表情,則從最初的試探,變成了全然的震驚。
他專注地看著李浩軒,顯得很驚訝。
眼前這個年輕人,不僅認識這套設備,還對它的運行原理、潛在問題,有著如此深刻的理解!他提出的問題,直指這套先進設備在本土化應用中最核心、最棘手的難點!
這個問題,何衛國自己都在腦海裡推演過無數次。
“你……你是怎麼想到的?”何衛國脫口而出。
“多看了幾本書,自己瞎琢磨的。”李浩軒說得輕描淡寫。
何衛國卻不信。這不是看幾本書就能琢磨出來的問題,這需要大量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他看著李浩軒那張年輕的臉,第一次感覺到了一種無法理解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