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寒夜采得太陰精,玉輪罩體不畏霜_長生不老印象日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長生不老印象日記 > 第48章 寒夜采得太陰精,玉輪罩體不畏霜

第48章 寒夜采得太陰精,玉輪罩體不畏霜(1 / 1)

傍晚,空氣中飄蕩著濃鬱的艾草清香,這股獨特的氣息仿佛穿透了泛黃的紙頁,將我帶回了那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端午時節。陳樸在日記中詳細記錄的特殊修煉經曆,如同畫卷般在我眼前徐徐展開《九轉還丹功》……

原文)第五轉換骨

練法:選初九、十九、二十九日正午時分,麵南盤膝,閉目,對日而坐。候氣定,閉息使氣無往來,充滿於內,意念內外真火相交通,

身上下通紅,光明滿坐。二三十分鐘後,漸覺丹田一道涼氣(真水)上貫於心,如水晶一團在心上。然後睜眼呼吸,由鼻向日吸日華之氣,意念歸其心,與真水相激。如此行九九八十一次而止。

效應與注意事項:吸日華氣歸心、與真水相激,便覺心頭氣動,丹田如魚湧躍。此功行三載數足,則能脫胎換骨,隻覺夜間汗出如白膏。這種反應,陳樸認為是凡骨隨汗而消,並稱之為陽砂換骨。

一、丁未小雪夜:太陰精氣的天時秘鑰

1042年的小雪節氣,仿若一位不速之客,比往年更早地叩響了季節的大門。陳樸在昏黃的燭光下,於日記中細細描繪著那晚的景象。月光如水,清冷而孤寂,似碎銀般肆意灑落在青瓦之上,每一片瓦片都仿佛被大自然精心雕琢,閃爍著幽冷的光。就連牆角那幾枝瘦梅,也未能逃脫這寒夜的侵襲,枝頭凝著一層薄薄的白霜,宛如晶瑩的水晶,在月光下折射出微弱的光芒。

陳樸特意選在子時初刻2300),輕輕推開那扇略顯陳舊的窗戶。凜冽的寒風裹挾著細密的雪花,如一群歡快卻又帶著幾分莽撞的精靈,呼嘯著撲進竹簾。在這個靜謐的時刻,天空中的月亮恰好宿於鬥宿,太陰之氣達到了最為純淨的狀態。這一時辰,是天地間陰陽交替、氣場流轉的關鍵節點,也是陳樸修煉《九轉還丹功》第五轉“采陰”的絕佳時機。

《九轉還丹功》第五轉“采陰”的開篇,那古樸的文字仿佛帶著歲月的滄桑與智慧,清晰地寫著:“取太陰之精,當於月望前後,逢朔晦則止,小雪、冬至為上吉。”陳樸的指尖緩緩劃過泛黃的紙頁,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太陰精”這三個神秘的字上。古人敬月為太陰,其柔和的月光中蘊含著“坎水之精”,而這與人體內部腎水的本質有著微妙的同源之處。

他靜靜地坐在桌前,思緒飄回到往昔,師父那沉穩而又充滿智慧的聲音仿佛還在耳邊回響:“采陰非采形,乃采氣;非采氣,乃采機”——這至關重要的“機”,便巧妙地藏在節氣與月相的奇妙交彙裡。在這浩瀚的宇宙之中,天地的運行遵循著特定的規律,而修行者便是要敏銳地捕捉到這些規律,借天地之力來提升自身的修為。

案頭擺放的銅漏,發出清脆而有節奏的“滴答”聲,與窗外雪花簌簌飄落的聲音相互應和,仿佛組成了一場獨特的交響樂。陳樸小心翼翼地取出一隻溫潤的青瓷碗,盛了半碗新雪。這雪並非尋常之物,需在子時初刻精準接取,而且必須落在未被踩踏的青石板上,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其“至純至潔”的特性。碗沿繪製著搗藥玉兔的圖案,在月光的映照下,竟泛起一層幽藍的光暈,恍惚之間,仿佛把整片浩瀚的夜空都盛了進來,讓人不禁感歎這造物的神奇與美妙。

二、坐忘月華:形神透明的玄妙體驗

亥時末,萬籟俱寂,整個世界仿佛都沉浸在一片沉睡之中。陳樸懷著敬畏與虔誠之心,淨手焚香,動作輕柔而莊重。隨後,他緩緩換上葛布單衣,輕薄的衣物貼合著身體,讓他更能敏銳地感知周圍的一切。即便窗外寒風如刀,刺骨的寒冷讓人瑟瑟發抖,他卻隻覺遍體生涼,心中並無絲毫寒意。這是因為第四轉“養陰”功成後,他的身體已經發生了奇妙的變化,對寒熱的感知與常人截然不同。

推開靜室的木門,陳樸邁著沉穩的步伐來到庭院中央。他輕輕地鋪好一張蒲團,麵朝正南盤腿而坐,頭頂正對著那輪接近圓滿的明月。明月高懸天際,灑下清冷的光輝,如同一條無形的紐帶,將陳樸與這浩瀚的天地緊密相連。

“合嘴閉息,存想腎水如潮,上湧泥丸;月精如露,下凝丹田。”日記裡的口訣在腦海中不斷浮現,每一個字都如同一顆璀璨的星辰,指引著他前行。他緩緩閉上雙眼,開始叩齒二十四遍,每一次叩擊都恰到好處,仿佛與天地的節奏相契合。此數暗合“二十四節氣”,比第四轉的三十六叩少了十二,這其中蘊含著“陽九陰六”的深奧數理。

舌尖輕輕抵上顎,津液漸漸滋生。就在這一刻,陳樸忽然感覺到肌膚表麵泛起了細微的震顫,這種感覺如同月光在皮膚上緩緩流淌,輕柔而又神秘。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震顫愈發明顯,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身體內湧動。

不知過了多久,陳樸的意識漸漸進入了一種空靈的狀態。忽然之間,他“看”到了自己的骨骼。然而,這並不是通過肉眼所見,而是一種超乎尋常的內視體驗。在他的內視之中,肋骨如同交錯的玉枝,晶瑩剔透,散發著淡淡的光澤;脊柱恰似一節節透亮的竹節,堅韌而又靈動;心臟在胸腔裡跳動著,化作一團柔和的紅光,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而腎區則浮著兩簇幽藍的光暈,那是腎水與太陰精相互感應的奇妙跡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更讓人驚歎的是,氣血在他的體內如同銀色的細流,在經絡中蜿蜒遊走。每流經一處穴位,便會泛起細微的光點,這些光點如同繁星般閃爍,又如同夜空中的銀河流淌在身體之中,構成了一幅神秘而又美妙的畫卷。

“形神透明,乃得藥之兆。”陳樸心中默念著《參同契》裡的句子,一種明悟湧上心頭。此時,空中的飄雪逐漸密集起來,鵝毛般的雪花紛紛揚揚地落下,落在他的肩頭。然而,令人驚奇的是,這些雪花在觸及葛布的瞬間,便化作了水珠,順著衣紋滾落在地上。原來,那層籠罩在他身體的光暈,正以肉眼難以察覺的速度吞吐月華,將陰寒之氣巧妙地化作了溫潤的水汽,仿佛他的身體已經成為了一個神奇的能量場,與周圍的環境進行著微妙的能量交換。

三、玉輪罩體:不畏霜寒的實證

醜時三刻,陳樸忽然睜開雙眼。此刻,他體內的“月光”與天上的圓月仿佛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共鳴,頂門處傳來一陣溫熱之感,緊接著,一道柔和的光霧緩緩升起,在頭頂聚集成一輪尺許直徑的“小月”。這光霧並非那種刺眼的白,而是帶著淡藍的銀輝,邊緣泛著細碎的光暈,恰似月暈環繞,給人一種夢幻而又神秘的感覺。

他緩緩站起身,隨手披上一件單薄的衣衫,推門走進雪地。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打在光霧邊緣,發出“滋滋”的聲響,隨即化作水汽,在腳邊騰起小小的白霧。陳樸漫步在雪地中,走了約莫半個時辰。當他途經村口的老槐樹時,樹上的積雪突然“撲簌簌”地落下,如同一場白色的雪雨,兜頭蓋臉地向他砸下來。他本能地抬手護頭,卻驚訝地發現,雪花在距臉三寸處就已悄然消散,掌心隻餘一絲涼意。

回到家中,妻子正披著棉衣,在堂屋中焦急地等待著他。見他身著單衣,身上卻無半點霜跡,妻子不禁驚道:“外頭這般冷,你身上怎的比炭火還暖?”陳樸低頭看向自己的手背,隻見皮膚下隱約有淡銀色的光紋流轉,如同月光滲入肌理一般。他想起日記裡的記載:“功成之時,太陰精凝於形,霜雪不侵,寒暑莫傷。”此刻親身驗證,方知古人所言句句屬實,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對古人智慧的崇敬之情。

次日晨起,陳樸懷著期待的心情取出那碗接雪的青瓷碗。隻見碗底凝著一層薄如蟬翼的銀膜,手指輕輕觸碰,銀膜竟化作水珠滲入掌心,帶來一陣刺骨的清涼。然而,這股清涼之感在入體的瞬間便化作了暖流,直抵丹田。這便是“采得太陰精”的實證啊!《雲笈七簽》裡“服月精法”曾記“月精至陰之華,久服體生玉光”,此刻看來,所謂“玉光”,原是體內陰陽二氣交感後,外顯於形的能量場。這一絲銀膜,看似微不足道,卻蘊含著天地間陰陽交融的奧秘,是陳樸與自然溝通、汲取天地精華的有力見證。

四、丹道中的“陰”與“月”:從身體到宇宙的隱喻

陳樸在日記裡靜靜地勾勒著那晚的體驗,筆尖在“玉輪罩體”四字上停頓了許久。丹道中的“太陰精”,其內涵遠非表麵上的月光那麼簡單。它更像是一種象征,借月相的變化,深刻地暗喻著人體內“坎水”的修煉次第。

月有陰晴圓缺,這一自然現象恰似人體內腎水的盈虧變化。望日十五)之時,月華滿盈,灑下皎潔的光輝,而此時人體內腎水充盛,生命力也達到了一個相對旺盛的狀態;朔日初一)月華隱沒,月亮在黑暗中韜光養晦,人體也隨之需要止功養氣,以蓄養體內的能量。這種微妙的對應關係,體現了丹道修行與自然規律的緊密結合。

更為微妙的是“坐忘月華”時的內視體驗。當形神趨於透明,修行者能夠“看見”氣血在體內的流動,這實則是丹道“煉氣化神”階段的初步顯現。在這一階段,意識已經突破了肉體的局限,能夠與天地之氣產生共振。就像那晚的雪花遇光而化,並非是由於光的溫度使其融化,而是體內太陰精與外境陰寒之氣達成了某種微妙的能量平衡。這種平衡並非簡單的物理現象,而是一種深層次的能量交互。當修行者以陰精養形時,身體便與陰氣相融,看似“不畏霜寒”,實則是“同氣相求”的自然結果。

陳樸忽然想起師父曾說過的話:“世人畏寒,因心先畏;若能使形與氣合,氣與天合,何寒之有?”此刻,他坐在窗前,看著簷角殘雪在陽光的照耀下逐漸融化成水,水滴落進青石板上,發出清脆的響聲。在這一瞬間,他仿佛領悟到了第五轉“采陰”的真意——不是去征服寒冷,而是與天地之陰達成一種和諧的和解,讓身體成為一個能夠容納陰陽的容器。就像那輪高懸於天際的明月,既能映照著人間的霜雪,又能以清輝化解寒凝,此乃“太陰”之德,亦是丹道“煉陰成陽”的至理所在。

在丹道的修行中,“陰”與“月”的關係不僅僅是一種象征,更是一種深刻的哲學思考。它們引導著修行者從身體的內在變化去感悟宇宙的運行規律,從個體的修行去探索天地萬物的奧秘。通過對“太陰精”的修煉,修行者逐漸實現了身體與自然的能量溝通,達到了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五、寒夜中的修行:危險與證道的一線之隔

然而,丹道修行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其中充滿了艱辛與挑戰。陳樸在日記裡特意詳細地記下了一段曾經發生的插曲。

那是在初練“采陰”之時,陳樸由於過度貪求月精,在子時閉息過久。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感到心口發緊,眼前開始浮現無數銀色光斑。這些光斑如同幽靈一般在眼前閃爍,讓他感到一陣眩暈和恐懼。這是“陰盛格陽”的險兆,是修行過程中因為陰陽失衡而產生的危險信號。

幸虧陳樸及時察覺到了身體的異常,他立刻收功,引丹田熱氣上衝眉心。一股溫熱的氣流從丹田湧起,沿著經絡迅速上行,如同一位英勇的戰士,驅散了體內的陰寒之氣。隨著熱氣的衝擊,眼前的銀色光斑逐漸消散,心口的緊繃感也慢慢緩解,他這才化解了不適。

這次驚險的經曆讓陳樸深刻認識到“太陰精雖好,需以陽火調之”的道理。就如同那碗接雪的青瓷,若隻盛陰寒之雪,而不借助體內元陽的溫養,便會凝結成冰,反傷脾胃。丹道中的“采陰”,從來都不是單向的索取,而是陰陽互藏、水火既濟的動態平衡過程。

月精為“坎水”,代表著陰性的能量;而心中的“離火”,則象征著陽性的力量。在修行過程中,隻有將這兩種力量巧妙地結合起來,才能達到“取坎填離”的境界,將陰精轉化為元氣,為修行者的身心注入強大的動力。這種陰陽平衡的理念貫穿於丹道修行的始終,是修行者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雪停那日,陳樸來到庭院中,親手植下一株梅樹。看著梅枝上尚未融化的殘雪,他不禁陷入沉思。忽然,他想起修煉時頭頂的那輪“玉輪”——那輪由內而外透出的月光,何嘗不是心中的“梅”?在寒夜中凝煉陰精,卻以元陽為根,最終方能在霜雪之中,綻放出超越季節的生機。這或許便是《九轉還丹功》的深意所在:外境的寒,是修煉的藥;體內的熱,是證道的火。二者缺一不可,隻有相互配合,才能成就“玉輪罩體”的超凡境界。

暮色漸起時,陳樸緩緩合上日記。窗外的梅枝在微風中輕輕晃動,殘雪從枝頭滑落,落進青瓷碗裡,發出細碎的響聲。他靜靜地坐在那裡,指尖輕輕撫過紙頁上“不畏霜”三個字。在這一瞬間,他深深感受到那些關於月光與寒夜的記載,從來都不是虛幻的傳說,而是古人用自己的身體去丈量天地、實踐修行的實證。

當修行者真正與太陰之氣同頻共振時,霜雪便不再是阻礙和傷害,而是天地贈予修煉者的另一種珍貴的“光”。這種光不僅照亮了他們前行的道路,更滋養了他們的身心靈魂。這一夜的寒,終將在黎明前漸漸融化;而那輪凝聚著太陰精的“玉輪”,卻會在修煉者的體內永遠散發著超越時空的清輝。就像此刻落在紙頁上的月光,千年之後,仍會在某個深夜裡,照亮那個翻開古籍、屏息凝神的人,引領著他們踏上探索丹道奧秘的征程。

喜歡長生不老印象日記請大家收藏:()長生不老印象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山海有靈:玄鳥引途 你劈腿在先,我泡校草你彆哭啊 躺平師尊被迫無敵 霸道總裁惹我 家族修仙,我能生出靈根子嗣 快穿:古董雜貨鋪奇遇記 末世:從重卡戰車到天空之城 被總裁師妹騙到非洲當軍閥 快發靈旅:美業星辰路 饑荒年:我無限換糧,草芥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