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見葉明昭要的是最貴的原版,特意仔細介紹道,
“小店的筆墨紙硯分高中低三檔,每檔價格不同。”
他先執起第一支筆,
“這上品紫毫取自江南雪兔脊毛,經十二道古法精製,筆尖凝露不散,寫小楷如遊龍戲珠;狼毫用東北野狐尾毛,筆鋒勁挺,擘窠大字力透紙背。配的是徽墨坊陳年油煙墨,入水三分,百年不褪。這一套文房四寶,紋銀二十兩,非是富貴人家難享此雅趣。”
說著又取出竹管羊毫:“中品兼毫以山羊毛配黃鼠狼尾,剛柔相濟,日常書寫最是趁手。宣紙用涇縣生宣,吸墨適中,墨色層次分明。墨錠是鬆煙所製,雖不及油煙墨貴重,卻也清香撲鼻。整套下來,隻需五兩紋銀,最合舉子書生課業之用。”
最後掀開粗布蓋著的木匣:“這下品乃是寒門學子福音,羊毫竹管雖簡,卻經匠人精心紮製,書寫流暢。毛邊紙厚實耐折,墨塊以桐油燒製,墨色均勻。全套僅需百文銅錢,筆墨紙硯俱全,童叟無欺。”
這上品啟蒙用著實有點浪費了,還是先用中品和下品吧。
不過可以給娘配一套上品,老娘的樣子以前肯定是大家閨秀,隻是不知道到底是什麼身份。
“老板,這上品給我拿一套,中品要六套,下品要四套。我要這麼多,下品的紙您再多送我幾刀可行啊?”
掌櫃的一時有點愣住了,這是要多少?家裡有多少人在讀書啊,怎麼要這麼多啊,難不成要拿出去高價售賣?
掌櫃的沒見過一次買這麼多的,一時震驚多想了些,
“姑娘,您一次買這麼多,是也想做這生意嗎?”
葉明昭一聽頓時樂了,合著自己買太多讓人家誤會了,
“不是,掌櫃的,我們家人多,我尋思讓哥哥弟弟們出去讀書用中品,回家練字用下品,這不是可以節省一點嗎。那上品是買給家裡長輩的。”
得虧今日他們三人出來擺攤換上了新衣服,要不老板肯定不能信她。
“唉,好,我這就給您拿。那下品紙我給您拿五刀可行啊?日後您有需要再到小店裡來。”
一刀紙是一百張,一下送五刀,挺可以了。
“成,沒問題。”
掌櫃的生怕這大客戶跑了,速度很快,
“姑娘,給您包好了。一共53兩又400文。這是送的紙,您看看可還有疏漏。”
饒是葉明昭現在空間裡還有幾箱銀子,也很是肉疼,古代讀書可真是貴啊,這啟蒙書還沒買齊呢,就買了一份,要真去學堂還得再買。
表麵淡定,內心肉疼地付了錢,把東西裝在背簍裡,直接往鎮口走去。
趁著周圍沒人時,把空間裡那兩本農業書籍拿了出來,也放在了背簍裡。
“二哥,四弟,你們買完了了啊,今天買了多少。”
“張老板那裡還是兩副豬下水,我又讓他幫忙去他二弟那邊拿了兩副,一共四副豬下水。會不會有點多啊。”
“沒事,我們家鹵味味道好,等名聲傳出去,這四副恐怕還不夠呢。”
葉明昭說著把身上的背簍拿下來,找了個遠離豬下水的地方放好。
“姐,你這買了些啥啊?”
“筆墨紙硯,我準備讓你們去讀書去。”
“啊,可我不想讀書,我想賣鹵味。”
“賣鹵味也得讀書識字啊,要不將來不會算賬怎麼把生意做大做強。先回家,先跟爹娘商量商量再說。”
葉明禮最喜歡聽銅錢進箱子的聲音,覺得甚是悅耳動聽,他是真不喜歡讀書,以前娘教他們認字,他也沒有五弟認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