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共生大會落幕的第二個月,一場“跨越山海的約定”在全球悄然展開——按照“全球教育共享計劃”,全球文明學院啟動了“研學交換季”,來自南極、非洲、美洲、亞洲的兩百名孩子,背著裝滿終端和換洗衣物的書包,坐著全球支援裝甲車,奔赴不同地域的營地研學。
第一批抵達亞洲樞紐的,有二十名非洲草原的孩子和十五名南極冰原的孩子。張大爺特意帶著他們去了雙能溫室大棚,看著棚裡金黃的多穗麥、鮮紅的草莓,還有剛冒芽的水杉幼苗,非洲孩子阿木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麥穗,眼睛亮晶晶的:“張爺爺,這麥子比我們草原的牧草飽滿多了,煮成餅一定很香!”南極孩子小冰則蹲在水杉幼苗前,用終端拍下照片,小聲說:“我要發給雪姐,讓她看看真正的樹苗,我們暖房裡的冰葉靈植,還沒這麼高呢!”
姚浩也陪著孩子們去了亞洲動物保護區,遠遠看到幾隻朱鹮在水麵上棲息,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正用能量投喂器,給朱鹮喂食特製的穀物。小冰舉著終端,激動得差點跳起來:“書上說朱鹮是‘東方寶石’,原來真的這麼美!我要把視頻發給南極的小夥伴,讓他們也看看!”阿木則盯著遠處的能量圍欄,好奇地問姚浩:“姚叔叔,這圍欄真的能擋住壞動物嗎?我們草原的黑犀牛寶寶,也有這樣的圍欄保護嗎?”
“當然有!”姚浩笑著摸了摸阿木的頭,打開終端,調出非洲動物保護區的實時畫麵——畫麵裡,三隻黑犀牛幼崽正跟著媽媽,在沙棘靈植叢裡散步,周邊的能量圍欄泛著淡淡的綠光,工作人員還在給它們喂新鮮的草料。阿木看到後,立刻掏出自己的終端,和草原的小夥伴視頻:“你們看!我在亞洲看到朱鹮了,咱們的犀牛寶寶也好好的,這裡的圍欄和咱們的一樣!”
研學交換季進行到一半時,柳晴突然傳來好消息:“姚盟主!基因庫的珙桐種子開花了!還有,我們用珙桐花粉,和靈植穀的蜜源花雜交,培育出了‘共生花’——花瓣一半是白色,一半是淡綠色,能吸引更多蜜蜂傳粉,還能淨化空氣,適配全球所有地域!”
姚浩立刻帶著研學的孩子們,去了基因種子培育區。溫室裡,十幾棵珙桐樹開滿了白色的花朵,像一隻隻展翅的白鴿,旁邊的共生花則開得格外鮮豔,蜜蜂在花叢中嗡嗡作響。小冰小心翼翼地摘下一朵共生花,放在鼻尖輕嗅,笑著說:“好香啊!要是把這花種在南極的暖房裡,一定很好看!”柳晴立刻遞過一包共生花的種子,笑著說:“這是給你們的禮物,回去後,咱們一起視頻,我教你怎麼種!”
就在孩子們忙著研學、共生花順利培育時,全球生態監測儀突然傳來了一條特殊的數據——南極冰原的生態濕度,比以往提升了5,冰葉靈植的覆蓋範圍,也擴大了十公裡,甚至在冰原邊緣,發現了幾株自然生長的青草,這是末日之後,南極第一次出現自然生長的非靈植植物。
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全球,南極冰原營地的雪姐,立刻帶著隊員去冰原邊緣查看,還通過終端,給正在亞洲研學的小冰直播:“小冰,你看!冰原上長出青草了!以後咱們的南極,說不定也能有一片真正的草地,你回來後,咱們一起給青草澆水好不好?”小冰看著直播裡的青草,激動得哭了,一邊點頭一邊說:“好!雪姐,我還要把共生花種子種在青草旁邊,讓南極也有花有草!”
研學交換季結束那天,兩百名孩子帶著滿滿的收獲,返回了各自的營地。阿木帶回了多穗麥的種子和共生花的幼苗,還把在亞洲學到的種植技巧,教給了草原的牧民;小冰則帶回了珙桐花的標本和共生花種子,和南極的小夥伴一起,在暖房裡開辟了一塊“共生花田”;美洲的孩子帶回了水杉幼苗,種在了美洲森林的邊緣,還和亞洲的小夥伴約定,以後每年都互相分享幼苗的生長照片。
孩子們離開後,姚浩在全球文明樞紐,召開了一場“生態與教育總結會”。各營地的代表通過終端參會,紛紛分享自己的收獲:非洲草原部落的代表說,阿木教大家種多穗麥後,草原的糧食儲備又多了一份保障;南極冰原營地的雪姐說,小冰的共生花田,讓南極的孩子有了新的期待;美洲森林營地的代表說,孩子們帶回的水杉幼苗,已經適應了森林的環境,長勢很好。
姚浩看著大家的分享,心裡滿是欣慰,他說:“研學交換季,不隻是讓孩子們看世界,更是讓‘共生’的種子,在他們心裡生根發芽。現在,孩子們學會了互相分享、互相學習,全球的生態也在慢慢變好,這就是‘全球共生計劃’最好的成果。接下來,咱們還要把研學交換季變成常態,讓更多孩子能走出自己的營地,去看看全球的綠水青山;還要繼續培育更多像共生花這樣的植物,讓地球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花有草,有生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會議結束後,姚浩獨自走到廣場上的“團結與希望”銅雕旁,看著銅雕底座周圍的共生花,還有來自全球各地的孩子,用終端留下的留言——“我要保護朱鹮!”“我要種更多共生花!”“我們都是地球的孩子!”。這時,他腳下的大地,輕輕透出一絲淡淡的綠光,腦海裡的係統麵板,再次亮起,依舊隻有一行溫暖的文字,卻像是回應著每一個人的期待:“孩子是文明的未來,生機是地球的希望。當每一個孩子都懂得共生,每一寸土地都充滿生機,便是這世間最好的模樣。”
當天傍晚,全球各地的營地,都亮起了小小的燈籠——亞洲的燈籠上畫著朱鹮,非洲的畫著黑犀牛,美洲的畫著水杉,南極的畫著共生花,大洋的畫著魚兒。燈籠的光,和“世界之心”融入大地後透出的綠光交織在一起,照亮了每一個營地的夜空,也照亮了每一個孩子的笑臉。
姚浩站在銅雕旁,看著終端上全球各地的燈籠畫麵,嘴角忍不住上揚。他知道,這場從15點體質開始的旅程,早已超越了“求生”,變成了“共生”;變成了孩子們跨越山海的約定,變成了全球生靈共享的生機,變成了“團結與希望”,在地球每一個角落,永遠綻放的模樣。未來的日子裡,他們會陪著孩子們長大,看著珙桐樹長高,看著黑犀牛寶寶長成巨獸,看著南極的青草連成一片,看著這片重生的地球,永遠山河無恙,永遠生機盎然。
喜歡姚浩大王曆險記請大家收藏:()姚浩大王曆險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