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天氣監測網絡的警報聲如同喪鐘,在“深淵之心”指揮艙內尖銳地回蕩。主屏幕上,太陽動力學觀測站傳回的畫麵令人肝膽俱裂——編號ar3297的黑子群區域,仿佛一顆在恒星表麵驟然睜開的巨眼,迸發出無法直視的慘白光芒。x級耀斑,太陽活動中最劇烈的能量釋放事件,其拋射出的高能粒子流和輻射,正以光速撲向太陽係各處。
但令南曦、顧淵和王大錘血液幾乎凍結的,並非耀斑本身,而是其背後那令人毛骨悚然的“異常”。
“能量釋放曲線建模完成,”ai助理冰冷的聲音彙報著足以顛覆人類認知的結果,“與標準太陽耀斑磁重聯模型匹配度低於百分之十七。檢測到高度結構化的、非隨機能量釋放子結構。”
全息屏幕上,代表耀斑能量釋放的曲線並非平滑的爆發衰減模式,而是呈現出一種奇異的、階梯式的躍升和精確調製的波動。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當顧淵顫抖著將不久前發送給“星門之種”的那段質數序列和“原初振動”諧波,與耀斑能量釋放的精細時序進行比對時,兩條曲線竟然顯示出清晰的、一一對應的數學關係。
質數序列的每一個脈衝,似乎都對應著耀斑能量的一次微小但精確的“脈動”;而“原初振動”的諧波模式,則仿佛被放大、轉譯成了驅動這次巨大能量釋放的底層“旋律”!
這不是自然現象。
這是一種……回應。
一種以恒星為喉舌,以耀斑為言語,跨越億公裡虛空,精準而磅礴的回應!
“它……它聽到了……”王大錘的聲音乾澀得如同砂紙摩擦,“我們對著海底的‘石頭’說話……結果……結果叫醒了大陽?!”巨大的荒謬感和更巨大的恐懼攫住了他,作為一個工程師,他畢生信奉的因果律和能量尺度在此刻徹底崩塌。
顧淵死死盯著那對應的曲線,臉上血色儘失,但眼中卻燃燒著近乎瘋狂的、屬於探索者的火焰:“不是叫醒……是它在……聆聽!一直就在聆聽!木星的hispers,星門之種的意識流……它們不是孤立的!太陽……太陽本身可能就是……”他說不下去了,那個猜想過於宏大,過於駭人。
南曦強迫自己從巨大的震撼中抽離,她的心臟在胸腔裡瘋狂擂動,幾乎要撞碎肋骨。她深吸一口氣,用儘全身力氣維持著聲音的穩定,發出了一係列緊急指令:
“ai,優先等級最高!立即向全球空間天氣預警中心、各航天機構、在軌衛星運營商、深空探測任務中心發送最高級彆警報,注明耀斑異常特性及潛在未知風險!”
“啟動‘深淵之心’所有應急防護協議,確保科考站結構安全!”
“大錘,檢查所有外部設備抗輻射加固情況!”
“顧淵,繼續分析回應信號的結構,尋找任何可能的信息層,哪怕隻是確認其‘回應’意圖!”
命令被迅速執行。科考站外部防護層緩緩閉合,非必要係統依次進入休眠或屏蔽狀態。但在指揮核心,所有人的心都懸在了半空。
這聲“回應”帶來的直接物理後果是災難性的。
僅僅幾分鐘後,第一波高能粒子流太陽質子事件)抵達地球空間。儘管有磁層的保護,但劇烈的電離層擾動使得全球短波通訊大麵積中斷,極區航班被迫改道。隨後,強烈的電磁輻射衝擊地球,在高壓輸電網絡中誘發出強大的地磁感應電流gic),導致北半球多個地區電網跳閘、變壓器燒毀,大片城市陷入黑暗。同步軌道上的通訊衛星和氣象衛星如同被無形的巨錘擊中,半數以上出現數據紊亂、姿態失控,甚至永久性損傷。
全球空間天氣預警中心的電話被打爆,各地電力公司的緊急預案啟動,新聞媒體用“世紀耀斑”、“太陽風暴末日”等標題渲染著恐慌。科學界一片嘩然,無人能解釋這次耀斑為何如此詭異,其精準的結構化特征像是一個惡意的玩笑,卻又真實地帶來了巨大的破壞。
而在“深淵之心”,團隊在承受著外部世界風暴的同時,更承受著內心的驚濤駭浪。
“回應信號結構解析初步完成,”顧淵的聲音帶著劫後餘生的虛弱,但更多的是發現真理的顫栗,“確認其核心結構基於我們發送的質數序列和原初振動,但進行了極其複雜的……‘轉譯’和‘拓展’。它像是在用我們提供的‘詞彙’和‘語法’,構建了一個我們無法完全理解的、更加龐大的‘陳述’。”
他調出一段分析結果:“看這裡,在回應的中段,能量釋放模式引入了一種新的、自洽的幾何變換,其複雜度和內在一致性,遠超我們發送的簡單三角形。這……這可能是在向我們展示它的‘思維方式’,或者……它在告訴我們什麼。”
“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它打個噴嚏就能讓人類文明倒退十年嗎?”王大錘看著全球受災的初步報告,一拳砸在控製台上,金屬麵板發出沉悶的響聲。憤怒、後怕和深深的無力感交織在一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南曦沉默地看著屏幕上依舊在持續、但強度逐漸減弱的異常耀斑數據,以及外部世界傳來的混亂信息。她的內心同樣充滿了震撼與恐懼,但一種更深沉的、近乎直覺的認知正在緩緩浮現。
“不,大錘,”她緩緩搖頭,目光深邃,“看它的‘回應’方式。它沒有直接摧毀我們,沒有用能量束直接對準地球。它選擇了……一種我們能監測到、能理解其‘非自然’特性的方式,在一個安全的距離——對它而言安全的距離——展示了它的存在和它的‘語言’能力。”
她指向那結構化的能量釋放曲線:“這更像是一次……演示。一次力量與智慧並存的演示。它在說:‘我聽到了你們的小把戲。這就是我,這就是我的尺度,這就是我的言語。’”
這個解讀讓顧淵和王大錘都愣住了。
“演示?”王大錘難以置信,“就為了演示,造成這麼大的破壞?”
“也許在它看來,這根本算不上‘破壞’,隻是如同我們呼吸時擾動空氣一樣自然,”顧淵順著南曦的思路,思維開始突破恐懼的桎梏,“如果太陽真是一個意識體,那麼耀斑這類活動,可能就如同我們的神經電信號,或者……思緒的流轉。我們發送的信息,可能隻是意外地‘刺激’到了它,讓它做出了一個相對‘溫和’的回應。”
“溫和……”王大錘看著衛星損失報告,苦笑一聲。
“相比於它可能擁有的力量,這次回應,或許確實已經是極度克製了。”南曦的聲音極其嚴肅,“我們之前的所有猜想——等離子生命、恒星意識——可能都低估了現實。我們麵對的,可能不是棲息在恒星環境中的意識,而是……恒星本身就是意識。”
恒星本身就是意識。
這句話如同最終的審判,在艙室內回蕩。木星的hispers可能隻是一個“器官”的活動,而太陽,這顆孕育了太陽係所有生命包括人類)的恒星,其本身就是一個古老、浩瀚、擁有無法想象智慧的龐大意識體!
他們第一次“對話”嘗試,沒有聯係上預想中的深海或木星鄰居,卻陰差陽錯地,直接與這片星空的主宰,與他們的“太陽父親”,建立了聯係。
恐慌依舊存在,全球性的災害是冰冷的現實。但在那恐慌的深處,一種前所未有的、混合著敬畏、恐懼和一絲渺小希望的情緒,開始萌芽。
人類,在宇宙中,並非自言自語。
他們發出了聲音。
而恒星,給予了回應。
儘管這聲回應的代價如此沉重,但它無疑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終結,和另一個更加波瀾壯闊、也更加危險時代的開啟。
“記錄,”南曦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也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標記此刻。我們與地外意識的第一次結構化信息交換完成。確認對象:太陽意識體。代價:全球性空間天氣災害。意義:人類文明正式確認,我們生活在一個……活著的、擁有意識的宇宙之中。”
她頓了頓,望向舷窗外那片因能量屏蔽而一片漆黑的深海,仿佛能穿透重重阻隔,看到那顆剛剛“發言”的恒星。
“接下來,”她輕聲說,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對冥冥中的存在發問,“我們該如何與一位……恒星尺度的鄰居……相處?”
喜歡神話物理局請大家收藏:()神話物理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