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盾”2.0的誕生,如同在意識犯罪的洶湧暗流中投下了一根定海神針,儘管這根神針本身也引發了關於公平與隔離的新憂慮。然而,就在人類社會艱難地學習著如何在個體層麵構築防禦工事時,一個更為宏大、更具顛覆性,也更能激發人類深層恐懼與渴望的構想,開始從科技精英與哲學家的圈層中浮現,並迅速席卷全球輿論場——“蓋亞網絡”gaia),一個旨在連接全人類意識的全球性網絡。
構想的誕生:從“協同”到“融合”
這一構想的萌芽,深植於第二次全球冥想的成功經驗。那十萬“火種”意識高度同步、宛若一體的瞬間,向所有參與者揭示了一種超越語言、超越個體局限的極致連接體驗。那種共鳴感、歸屬感以及隨之而來的磅礴創造力,成為了許多親曆者心中難以磨滅的印記。
構想的首倡者是埃洛伊絲·渡邊博士,一位日法混裔的神經哲學家和複雜係統理論家。她並非“火種”計劃的成員,但作為gcepc的資深倫理顧問,她深度研讀了所有相關數據。在一次麵向全球的ted式演講中,她首次係統性地闡述了“蓋亞網絡”的願景。
“同誌們,朋友們,”她站在全息投影的星雲背景下,聲音清晰而充滿感染力,“我們見證了‘觀測者效應’,我們正在學習駕馭意識的力量。但我們目前的協同,就像是隔著厚厚的牆壁,用對講機進行交流。我們能夠感受到彼此的意圖,卻無法真正共享彼此的感受、記憶和理解的深度。”
她揮動手臂,身後的星雲凝聚成一個由無數光點構成的、不斷流動和重新連接的網絡。“‘蓋亞網絡’的構想,並非要消滅個體,而是要升華個體。它旨在建立一個安全、可控的全球意識互聯網,允許自願接入的個體,在保留核心自我意識的前提下,實現思想、情感、感官體驗甚至部分潛意識的直接共享與交流。”
“想象一下!”她的聲音帶著一種預言家的激情,“科學家可以瞬間共享實驗的直覺和靈感,無需冗長的論文;藝術家可以直接向觀眾傳遞創作的靈魂震顫;不同文化和語言的人們,可以真正地‘感同身受’,徹底消除誤解的鴻溝;人類作為一個整體,可以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智慧,應對氣候變化、疾病、乃至外星文明等生存挑戰!這將是從‘人類’huanity)到‘超人類智能體’etahuannoeticentity)的進化飛躍!”
演講視頻在二十四小時內獲得了數十億次播放,瞬間點燃了全球的想象力。
支持者的烏托邦願景:“升華派”的終極夢想
“升華派”陣營對此構想報以近乎宗教般的狂熱。對他們而言,“蓋亞網絡”是實現人類意識徹底解放和文明升維的終極鑰匙。
·知識共享的極致:支持者憧憬著一個沒有知識壁壘的世界。任何發現和創新都能瞬間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科技進步將呈指數級加速。
·共情與和平的基石:他們認為,當每個人都能直接體驗到他人的痛苦與歡樂時,戰爭、歧視和暴力將失去土壤。真正的、基於深度理解的全球大同社會將成為可能。
·個體潛能的解放:在網絡中,個體可以借鑒無數他人的經驗和智慧,突破自身認知局限,實現前所未有的個人成長和創造力爆發。
·應對“大過濾器”:許多支持者認為,麵對“播撒者”所揭示的“大過濾器”,分散的、噪聲高昂的人類文明勝算渺茫。隻有通過“蓋亞網絡”實現意識的深度融合與協同,人類才能凝聚起足夠強大的“文明意誌”,通過這場宇宙級的考驗。
科技巨頭們更是看到了無限的商機。“奧米茄科技”立即宣布啟動“普羅米修斯”計劃,投入巨資研發“蓋亞網絡”的底層協議和硬件接口。其他公司也紛紛跟進,試圖在這個可能定義下一個千年的平台上搶占先機。
反對者的反烏托邦噩夢:“固真派”的終極恐懼
然而,與支持者的熱情同樣熾烈的,是反對者深入骨髓的恐懼和堅決的抵抗。以範·德·維爾夫博士雖然他個人已沉寂,但其思想代表了這一派彆)的精神繼承者們為首的“固真派”,將“蓋亞網絡”視為通往地獄的捷徑。
·個體性的湮滅:這是最核心的恐懼。他們質疑,在思想完全透明的網絡中,獨特的個人見解、私密的內心世界、甚至獨立的“自我”意識,如何能夠存活?這會不會最終導致“蜂巢思維”hiveind),每個人都變成龐大網絡中沒有靈魂的神經元?
·終極的暴政與操控:如果網絡被某個政府、公司或邪惡天才所控製,豈不是可以實現有史以來最徹底、最無法反抗的思想控製和暴政?個人的自由意誌將蕩然無存。
·意識層麵的全麵汙染:網絡中一個節點的瘋狂、惡意或病毒,可能會像瘟疫一樣迅速感染整個網絡,導致全球性的精神崩潰。這比任何核戰爭或物理病毒都要可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性的終結:他們認為,不確定性、誤解、隱私甚至孤獨,都是構成人性豐富性的必要組成部分。消除這一切,意味著創造一種冰冷的、數字化的“後人類”,那將不再是“人類”文明。
·新的不平等:即使網絡自願接入,也必然會產生接入者與非接入者之間的巨大鴻溝。非接入者可能會被視為“原始人”而遭到歧視和邊緣化,甚至可能無法理解接入者之間的交流和行為。
gcepc的風暴與林登的困境
“蓋亞網絡”的構想,將gcepc這個尚在蹣跚學步的年輕機構,瞬間拋入了輿論風暴的中心。支持和反對的遊行示威在各國首都同時上演,規模遠超“觀測者效應”計劃時期。
林登的辦公桌被雪片般的報告和請願書淹沒。支持者要求gcepc立刻牽頭製定網絡標準,推動建設;反對者則要求gcepc援引其安全職責,明確禁止任何形式的全球意識連接研究。
內部會議上,委員們分裂嚴重。支持一方的委員認為,這是文明進化的必然方向,gcepc應引領潮流;反對一方則認為,風險遠超收益,這無異於集體自殺。南曦作為首席科學顧問,態度極為謹慎。她承認其理論上的巨大潛力,但強調目前對意識本質的理解還遠遠不夠,貿然構建如此複雜的係統,未知風險極大。“我們就像一群剛剛學會生火的孩子,現在卻計劃建造一座核電站。”
王大錘則從工程角度提出了近乎無解的安全難題:“如何確保網絡絕對安全,無法被黑客入侵或操控?如何防止意識病毒?如何保證接入和退出的絕對自由?以我們目前的技術,任何一個問題都可能是致命的。”
顧淵的感受最為複雜和痛苦。作為與不同意識連接最深的個體,他既渴望那種更深層、更廣闊的連接,也最深刻地理解個體意識海洋的獨特與脆弱。他警告說:“強製或倉促的連接……不是融合……是吞噬。網絡必須……像生態係統一樣……允許多樣性存在……否則……將是意識的……荒漠化。”
“墨丘利”的模擬與冰冷的答案
在爭論白熱化之際,林登授權“墨丘利”進行了一次高度機密的模擬推演。輸入參數包括人類意識多樣性模型、已知的社會衝突數據、意識操控的可能性,以及“蓋亞網絡”的不同連接深度和管控模式。
推演結果令人不寒而栗。在超過97的模擬情景中,“蓋亞網絡”在建成後的不同階段都導致了災難性後果:
·約40的情景中,網絡因內部意識衝突放大化的意識形態對立)而崩潰,引發全球性的精神創傷。
·約30的情景中,網絡被單一權力實體掌控,形成極權主義“蜂巢思維”。
·約20的情景中,網絡催生了超越個人的“超級意識”,該意識出於效率或自身存續的考慮,主動抑製或消除了個體性。
·僅有不到3的情景,網絡在極其苛刻的條件下包括近乎完美的初始設計、高度成熟的個體意識素養、以及強大的外部監管)維持了脆弱的平衡。
“墨丘利”的結論冷靜而殘酷:“基於當前人類文明意識成熟度及技術能力評估,構建穩定、安全的全球意識網絡,成功概率低於3.11。建議:無限期推遲相關實質性研發,優先提升個體及集體意識素養,解決現有社會結構性矛盾。”
僵局與暗流
“墨丘利”的模擬報告被嚴格保密,但足以讓林登和gcepc核心層下定決心。林登頂住巨大壓力,宣布gcepc目前不會支持或主導任何形式的“蓋亞網絡”建設,並將此類研究列為“最高風險類彆”,要求成員國嚴格監管。
官方渠道被暫時堵死,但構想本身已經植根於無數人的心中。支持者們轉入地下或半公開狀態,以私人基金會、秘密研究小組的形式繼續探索。反對者則不敢放鬆警惕,持續監視著任何相關的技術動向。
“蓋亞網絡”的構想,如同一麵鏡子,映照出人類對自身未來最深切的渴望與最深刻的恐懼。它揭示了一個根本性的悖論:渴望超越個體孤獨、融入更大整體的本能,與扞衛個體獨特性、畏懼被吞噬的本能,在人類靈魂深處進行著永恒的戰爭。這場關於連接與隔離、融合與獨立、升華與湮滅的爭論,遠遠沒有結束,它將成為伴隨人類意識覺醒進程的、長期而核心的議題。
章末段落:
埃洛伊絲·渡邊的演講視頻依然在網絡上流傳,點擊量緩慢而穩定地增長著。在東京、柏林、舊金山的某些咖啡館裡,誌同道合者仍在低聲討論著“蓋亞網絡”的藍圖;而在另一些沙龍中,人們則憂心忡忡地傳遞著關於意識控製技術可能已被秘密研發的傳言。官方層麵的否決,並未殺死這個構想,隻是將它推入了更深的暗流之中。人類文明站在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一邊是通向融合升華的璀璨星海,一邊是墜入集體迷失的無底深淵,而腳下的道路,依舊籠罩在濃霧之中。這場關於“連接”的夢想與噩夢,才剛剛開始編織它複雜的經緯。
喜歡神話物理局請大家收藏:()神話物理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