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師王鵬展(八)(316)_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_线上阅读小说网 

相師王鵬展(八)(316)(1 / 2)

相師王鵬展八)

第三十五章著書立說

承相痊愈後,王鵬展的生活重心徹底轉回了家庭和相術的係統化整理上。佐藤教授寄來了正式的合作研究提案,但王鵬展婉拒了長期駐日的要求,改為每季度短期交流的模式。他深知,兒子的天賦需要引導,妻子的心需要安定,而自己探索相術的道路,也必須深深紮根於這片生養他的土地。

書房裡,那本暫定名為《相術新解》的手稿日漸增厚。王鵬展不再滿足於零散的案例記錄,他開始構建一個全新的框架:

相形篇:係統梳理傳統麵相、骨相、手相、體相的形態特征及其與性格、命運的關聯。他摒棄了古籍中過於玄虛或宿命論的表述,代之以更客觀的描述和概率性判斷,強調“相由心生,境隨心轉”的能動性。他繪製了更精確的麵部十二宮位圖,詳細標注了不同紋路如懸針紋、魚尾紋、法令紋)的成因與可能的預示範圍,並附上大量驗證案例。

相氣篇:這是他最具突破性的部分。王鵬展詳細描述了“氣場”的觀察方法半冥想狀態、視覺焦點調整),定義了不同顏色、形態、強度氣場所代表的情緒狀態、健康狀況及短期運勢傾向如灰黑主病厄滯澀,紅赤主怒氣衝突,明黃主智慧通達,粉金主貴人機遇,淡紫主靈性超凡等)。他特彆強調了氣場變化的動態性,以及環境氣場對個體的影響。這部分內容,他大量參考了與沈清雨合作整理的實驗數據,並引入了“能量場”、“生物光子”等現代術語進行類比解釋。

相骨篇:基於《麻衣相術》殘篇、《摸骨秘要》及自身實踐,王鵬展謹慎地闡述了“相骨”的境界。他著重描述如何通過“靈觸”感知骨骼形態如額骨的寬窄隆陷、枕骨的凸起程度、顴骨的走勢、鼻骨的挺直或歪曲)來推斷先天稟賦、潛在體質弱點、重大命運轉折點如早夭、大器晚成、遷徙、重大傷病預警)以及精神特質如意誌力、記憶力、創造力)。他強調“相骨”需極高的天賦和道德自律,因其觸及更深層的生命信息,濫用危害極大。這部分他寫得尤為謹慎,隻記錄可驗證的核心原則,許多秘法僅以暗示或需特定條件才能解讀的符號記錄。

他開始有意識地記錄承相展現出的特殊觀察能力,作為“天賦與後天環境互動”的獨特案例,小心地寫在另一本加密的筆記裡。

“爸爸,你在寫‘看人’的書嗎?”一天,承相趴在書桌邊,好奇地看著父親奮筆疾書。

王鵬展放下筆,摸摸兒子的頭:“是啊,爸爸在把怎麼‘看’人、‘看’事的心得記下來。”

“那‘看’東西呢?”承相眨著大眼睛,“張爺爺家那個舊櫃子,裡麵有個小盒子,閃著綠光,張爺爺自己都不知道呢。”

王鵬展心中一動。幾天後,他帶承相去拜訪鄰居張老。閒聊間提起承相的話,張老將信將疑地挪開櫃子,果然在背後一個極其隱蔽的暗格裡,發現了一個祖傳的翡翠鼻煙壺,正是翠綠欲滴。

“神了!這孩子...”張老驚愕不已。王鵬展連忙解釋是孩子眼尖,心中卻明白,承相看到的“綠光”,正是物品上蘊含的“寶氣”或長久積累的“人氣”。

第三十六章天賦初顯

承相的特殊能力,如同璞玉,在王鵬展有意識的嗬護和秀蘭半信半疑的默許下,漸漸展露光彩。這孩子似乎天生就能感知到常人無法察覺的“信息場”:

他能一眼看出剛認識的小朋友是“暖烘烘的太陽”性格開朗健康)還是“濕漉漉的小草”心情低落或身體不適)。

他能指著校園裡一棵看似普通的槐樹說:“它不高興,根被壓疼了。”後來學校修水管,果然發現樹根被水泥封住了一大片。

他甚至能模糊地“讀”到物品上殘留的強烈情緒印記。一次,秀蘭帶他去舊貨市場,他死死拽著一個舊銅鈴鐺不放,說“它在哭”。攤主後來才支吾著說,這鈴鐺是從一個孤寡老人遺物裡收來的。

王鵬展沒有急於教導兒子複雜的相術理論,而是引導他學會描述和分辨這些感知:這是顏色?是溫度?是聲音?還是某種感覺?他教承相靜坐,學著像爸爸那樣“靜下心來聽”。更重要的是,他反複告誡兒子:看到什麼,除非必要,不要輕易說出來;這種能力是為了幫助人,理解事,而不是炫耀或窺探。

秀蘭起初憂心忡忡,怕兒子成了“小怪物”。但看到王鵬展耐心引導,承相也依然是個活潑愛笑的孩子,她才慢慢放下心來,甚至開始學著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教他一些基礎的人情世故,告訴他什麼場合該“裝看不見”。

沈清雨得知承相的天賦後,寄來了一些兒童心理學和超常兒童教育的書籍。信中,她的語氣保持著學術性的關切,但字裡行間那份克製的距離感,王鵬展感受得到。她已不再頻繁出現在王家,研究工作主要通過信件和林教授轉達。王鵬展心中有一絲悵然,卻也明白這是最好的局麵。他將對沈清雨的欣賞和感激,深深埋藏,化作學術上更嚴謹的動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三十七章風起青萍

王鵬展在省社科院的地位日益穩固,他的研究小組吸引了更多跨學科人才加入。與佐藤教授的合作項目也順利啟動,重點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氣場”感知的共性與差異。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

一份措辭嚴厲的內參文件悄然流傳開來。文件署名是科技局的周明副局長和省社科院的孫德才教授。文件的核心觀點直指王鵬展的研究:

1.方法論質疑:指責其核心的“氣場觀察”和“相骨診斷”嚴重依賴主觀經驗和個人天賦,缺乏可重複的科學實驗驗證,違背了唯物主義認識論。

2.封建迷信回潮:批判其研究中夾雜的“通靈”、“衝撞”、“寶氣”等概念,是披著“科學化”外衣的封建迷信複辟,尤其涉及兒童案例的部分,有“妖言惑眾”、“摧殘幼苗”之嫌。

3.國際合作風險:質疑與日本佐藤教授的合作,認為其研究的“靈視”、“骨相遺傳”等內容具有神秘主義色彩,可能涉及非科學甚至有害思想的滲透,要求嚴格審查合作內容和成果輸出。

4.占用科研資源:認為此類“非主流”、“高風險”研究占用了寶貴的科研經費和人才資源,擠占了真正服務於國家建設需求的研究項目。

這份文件像一顆投入池塘的石子,在保守派學者和部分官員中引起了不小的漣漪。王鵬展的研究項目經費審批被暫緩,原定的成果發布會也被要求“重新評估內容”。

林教授氣得在辦公室裡拍桌子:“又是孫德才!還有那個周明!他們就是見不得彆人做出成績!什麼封建迷信,小王的研究報告裡哪一句不是基於觀察和邏輯?”

王鵬展反而顯得平靜。他經曆過比這更嚴峻的批判。他深知,根深蒂固的偏見和學術上的門戶之見,不是靠一時意氣能解決的。

“林老,清者自清。”王鵬展將那份內參複印件收進抽屜,“他們質疑主觀經驗,我們就拿出更多可驗證的案例和統計數據。他們扣帽子,我們就更紮實地做好研究,用事實說話。至於國際合作,一切流程都合規合法,佐藤教授的研究也是嚴肅的學術探索,我們問心無愧。”


最新小说: 異界殖裝:從抱臉蟲開始的 天命鏽材 六零:我符修,竟敢逼我下鄉? 從警校畢業考進紀檢委 我的道魂不朽 強製標記:星際統帥的禁忌之餌 一天一個短篇虐文故事 九轉玄瞳:都市至尊醫仙 孤兒又如何,老娘照樣當影後 彼岸的目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