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決定將精力集中於《相術新解》的撰寫和承相的引導上。同時,他開始著手整理一份詳儘的“相術預測驗證報告”,彙集他這些年來有據可查的準確預測案例,特彆是涉及疾病預警、安全提示等具有明確社會價值的實例。
第三十八章稚子解圍
一天,王鵬展帶承相去社科院。他在辦公室和一位醫學專家討論一份關於“印堂發暗與心腦血管疾病早期關聯”的統計分析報告,承相則安靜地在旁邊畫畫。
討論正酣時,孫德才教授不請自來,身後還跟著兩位表情嚴肅、乾部模樣的人。
“王研究員,這幾位是科技局政策調研處的同誌。”孫德才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他們想了解一下你研究項目的‘實際社會效益’,特彆是關於所謂‘預測’的部分。”
氣氛瞬間緊張。王鵬展知道,這是衝著內參文件來的“調研”,來者不善。
他拿出準備好的驗證報告,開始有條不紊地介紹。然而,調研處的同誌顯然帶著先入為主的質疑,不斷打斷,追問細節,要求提供“無法用巧合解釋的鐵證”,甚至暗示一些案例可能是“事後附會”。
王鵬展據理力爭,但對方的不信任感幾乎寫在臉上。爭論陷入僵局。
就在這時,一直安靜畫畫的承相突然抬起頭,指著其中一位眉頭緊鎖、不停揉捏後頸的中年乾部,用稚嫩但清晰的聲音說:“伯伯,你脖子後麵有個‘小刺蝟’,它紮得你很疼吧?媽媽說,疼的時候要好好睡覺,不能生氣。”
辦公室瞬間安靜下來。
那位乾部愣住了,下意識地停住了揉捏後頸的手。他確實患有嚴重的頸椎病,最近因為工作壓力大,發作得厲害,後頸肌肉僵硬刺痛,被他私下形容為“像有刺蝟在紮”。這事除了家人和主治醫生,單位沒人知道!
“小朋友,你...你怎麼知道伯伯脖子疼?”乾部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驚訝。
承相指了指自己的後頸:“我看到那裡有灰灰的小尖尖,像刺蝟的刺。爸爸說,灰尖尖就是疼的地方。”他又看向乾部的臉,“伯伯你這裡的顏色,”他指著乾部眉心和太陽穴附近,“是暗暗的紅色,爸爸說這樣就是太累了,生氣了。”
王鵬展心中既驚訝又了然。承相不僅看到了對方頸椎部位病痛的“病氣”被他形象地理解為“灰尖尖”),還敏銳地捕捉到了對方因疼痛和當前爭執產生的鬱怒之氣“暗暗的紅色”)。
孫德才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另一位調研乾部也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王鵬展順勢溫和地對承相說:“寶寶觀察得很仔細。伯伯確實太辛苦了。”他轉向那位乾部,“李處長,承相這孩子有些特殊的觀察力,但他說得對,您的頸椎問題需要重視,過度勞累和情緒波動確實會加重症狀。我認識一位推拿正骨很有經驗的老中醫,如果您需要,我可以介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處長臉上的懷疑和嚴厲被一種複雜的神情取代,有驚訝,有尷尬,也有一絲被點破病痛、被孩子純真關心的觸動。他擺擺手:“咳...老毛病了。小朋友...眼力真好。”他轉向孫德才,“孫教授,我看王研究員這裡...確實有些值得關注的現象。調研報告我們會如實寫,但具體情況,還得辯證地看。”
這次不愉快的“調研”最終不了了之。承相無意間的表現,雖不能徹底消除質疑,卻像一道清泉,衝淡了濃重的火藥味,也讓對方看到了王鵬展研究背後某種難以簡單否定的“真實”。
事後,王鵬展沒有過多表揚承相,隻是更緊地握住了兒子的手。他意識到,承相的天賦,或許正是打破僵局、彌合認知鴻溝的一把鑰匙——以最純粹、最不設防的方式。
第三十九章新解初成
風波暫時平息,王鵬展更加專注於《相術新解》的寫作。他將“相形”、“相氣”、“相骨”三篇融會貫通,強調三者並非割裂,而是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認知過程。他提出了“信息場交互感知”的概念,試圖為相術經驗提供一個更具包容性的現代解釋框架。
在書的引言中,他鄭重寫道:
“相學之術,源遠流長,乃古人觀天地之象,察人事之變,積千百年經驗所得。非為宿命之論,實乃識人、知人、助人之道。其精妙在於‘觀其形,察其氣,透其骨’,然終歸於‘會其神’——理解生命之獨特與潛能。經驗為基,驗證為要。吾輩研習,當去蕪存菁,與時俱進,以科學精神探其理,以濟世之心行其道。切不可故弄玄虛,妄斷禍福,更當敬畏生命,謹守天機。今作《新解》,非為標新,但求承古開今,拋磚引玉,使此古老智慧,煥發新生,惠及世人。”
他將手稿的初樣,分彆寄給了鄭國棟、林教授、沈清雨和遠在日本的佐藤教授,懇請他們提出批評意見。
鄭國棟回信,盛讚其“承古開今,功德無量”,並主動提出聯係出版社。林教授激動地打來電話,認為這是“為傳統文化正名的力作”。佐藤教授寄來了詳儘的日文批注和補充建議,尤其對“相氣篇”與日本“靈視”傳統的比較研究提出了寶貴意見。
沈清雨的回信則顯得格外厚重。她以極其嚴謹的學術態度,逐章逐節提出了修改建議:從術語的規範性、案例描述的客觀性、統計數據的嚴謹性,到理論框架與現代心理學、醫學的銜接點,都做了細致批注。信末,她寫道:
“鵬展,此書意義重大。它不僅是相術研究的裡程碑,更是溝通傳統智慧與現代科學的一座橋梁。你的堅持和努力,正在讓一個曾被誤解的領域重獲尊嚴。我為你感到驕傲。修改建議或許嚴苛,但請相信,是希望它能經受住最挑剔的目光。期待正式出版之日。另,承相安好?他的‘小刺蝟’理論,生動有趣,或許未來可成為兒童感知教育的一個有趣切入點。保重。清雨敬上”
看著熟悉的娟秀字跡和字裡行間未曾改變的專業熱忱與含蓄關懷,王鵬展心中暖流湧動,也夾雜著淡淡的酸澀。他將這份珍貴的回信小心收好。
與此同時,承相在父母的引導下,能力發展得既自然又可控。他學會了區分哪些“看見”需要告訴爸爸媽媽,哪些可以默默觀察;學會了用畫畫或簡單的詞語描述自己的感知,而不是驚世駭俗的直言。王鵬展在書稿的附錄裡,謹慎地加入了一小節關於“天賦兒童的感知特點與引導”,靈感正是來源於承相,但沒有提及具體身份。
著書立說,育子成人。王鵬展的生活,在經曆了驚濤駭浪和跨國求索後,似乎終於駛入了一段相對平靜卻充滿內省與收獲的航程。他明白,真正的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如何讓凝聚了畢生心血和家族傳承的《相術新解》,被更廣大的世界所理解和接受?如何守護好承相這份珍貴而特殊的天賦?平靜的海麵下,新的暗流或許已在醞釀。但他已非當年那個小山衝裡隻能偷偷看相的青年,他有了更堅實的根基,更開闊的視野,以及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感。
喜歡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請大家收藏:()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