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與磚刀一)
李衛國死的時候,枕邊放著兩樣東西:一本翻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學習讀本》,一把抹了水泥的磚刀。
縣教育局副局長張建軍握著那本憲法,指甲掐進了封麵裡的國徽圖案。他是來送民辦教師轉正四十周年紀念章的,卻撞上了老同學的葬禮。
“文革後第一批師範生啊。”張建軍對遺體鞠躬時,皮鞋在坑窪的泥地上打了滑,“老李要是能管住脾氣,這副局長本該是他的。”
1982年的春天帶著憲法修正案的新墨香。李衛國在村小教室門口貼完“學習憲法精神”的標語,轉身就用磚刀劈碎了王會計送來的民辦教師轉正表格。
“憑什麼要查三代?”他吼聲震得糊窗的化肥袋簌簌響,“憲法第三十四條明明白白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彆、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王會計縮著脖子:“可教育局文件說...”
“文件大還是憲法大?”李衛國把磚刀剁進講台,粉筆灰驚惶四散。孩子們從門縫裡看見,老師脊梁挺得像紅旗杆。
那天夜裡,他借著煤油燈抄完全文憲法。月光從瓦縫漏下來,撫過“公民在法律麵前一律平等”的墨跡,像撫過永不愈合的傷疤。
張建軍的轉正材料是李衛國幫著整理的。兩人並排坐在穀堆旁,一個背誦憲法條文,一個填寫家庭成分證明。
“第卅三條: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李衛國忽然抓住張建軍的腕子,“你聽見了嗎?人權!”
蟋蟀在憲法文本裡蹦跳,星光照著兩個農村青年眼裡的火。
火很快燒到了教室屋頂。暴雨衝垮三年級教室那天,李衛國一個人爬上房梁。他像砌憲法條文那樣砌瓦片,每鋪一片就背一條修正案。村民們舉著油布在下麵喊:“李老師快下來!”
“第五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他在屋頂回答,瓦片在手裡碎成鋒利的月光。
最後一塊瓦鋪好時,他看見張建軍帶著教育局考察組站在樹下。組長拍著筆記本說:“這樣的老師該轉正該重用!”李衛國大笑著一躍而下,正好落在組長帶來的生日蛋糕上——那天是他三十歲整壽。
奶油與泥漿齊飛時,考察組拂袖而去。張建軍蹲在地上撿蛋糕上的奶油花,聽見身後磚刀落地的聲音。
九十年代帶著市場經濟的熱風刮進山村。李衛國在教完“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後,真的開始給村民蓋樓房。他左手粉筆右手磚刀,教案裡夾著建築設計圖。
最漂亮的二層小樓是給王會計家蓋的。落成那晚,王會計端著楊梅酒來謝師,酒盅還沒沾唇,就聽見李衛國罵他女兒作業潦草:“憲法第二十四條說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你寫的這叫精神文明?”
酒盅碎在新建的水磨石地上。王會計連夜鏟掉了門楣上“李師親築”的銘牌。
張建軍來送轉正表格那年,李衛國正在操場上教孩子們唱《憲法伴我們成長》。新來的年輕教師嘀咕:“音樂課該唱兒歌。”李衛國把歌詞本摔在對方臉上:“憲法就是最偉大的歌!”
年輕教師調走了。調令簽批人張建軍說:“老李,圓融點才能成事。”
“圓融?”李衛國在砂輪上磨磚刀,“憲法第五十一條寫得多清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這叫邊界!叫底線!哪條寫要圓融?”
磚刀磨得太利,劃破了虎口。血滴在“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章節上。
葬禮那日,他教過的學生來了三百七十一人。王會計的女兒捧著當年被罵的作業本——她現在是市檢察院檢察官,扉頁寫著:“感謝您讓我記住憲法第四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
三個兒子抬棺時,發現棺材輕得出奇。他們不知道父親在褥子下藏了滿滿一箱信,全是寫給各級人大法工委的建議信:從農民工權益保障到義務教育法修訂,每封都有紅筆批注的“轉相關單位”。
最厚的信關於民辦教師權益,用的是1982年憲法原始稿紙,頁腳被摩挲得透明。在這段文字下麵,信訪辦蓋章旁有鉛筆小字:“建議人情緒不穩定,暫緩回複。”
墳坑旁,張建軍終於打開那本憲法學習讀本。密密麻麻的批注從扉頁溢出來,在“公民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處尤其密集——那是李衛國妻子跟販木材的老板跑掉那年寫的。
最後幾頁貼著所有學生的畢業照。最新照片上,孩子們舉著“歡迎李老師退休”的橫幅,背景是他一個人蓋成的六間新校舍。照片背麵是憲法最新修正案內容,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處暈開大片墨漬,像永遠擦不乾的淚。
磚刀最終隨棺入土。落土那刻,暴雨驟至,三百多人同時撐開黑傘。張建軍聽見傘麵上響起某種韻律,仿佛是無數磚刀在敲擊憲法條文。
他忽然跑向墳坑,扒開濕土搶出那本憲法。泥水淋漓中,他看見封底內側貼著小紙條,是李衛國顫抖的筆跡:
“我一生未能學會遵守潛規則,唯願來生仍做憲法忠誠的公民。”
雨停時,新墳前出現奇景:所有黑傘倒置地上,傘內堆滿各版憲法單行本。張建軍把自己的副局長任職文件輕輕放在最上麵,任雨水浸透“服從組織安排”的字樣。
三個月後,村小新掛的牌子上刻著憲法第一百三十九條:“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刻刀痕跡深得像要鑿穿木板。
而李衛國蓋的校舍依然矗立,牆縫裡偶爾會落下水泥碎屑,在陽光下像閃爍的憲法標點符號。
喜歡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請大家收藏:()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