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島與微光二)
機會,或者說緣分,這東西很玄妙。當你刻意尋找時,它杳無蹤跡;當你安於現狀,隻專注於自身的那片小天地時,它又可能在不經意間,悄然叩門。或許,上帝終究是悲憫蒼生的,見不得任何一個靈魂在孤獨的海洋裡永遠漂泊。
沈墨的生活軌跡依舊如常,公司、出租屋、菜市場,三點一線。但心底那被喚醒的微光,讓她對外界多了一份不易察覺的開放。她依然不喜歡紮堆,但麵對同事偶爾的搭話,她會比以往多回應幾句;她依然習慣步行,但會留意身邊那些同樣獨自行走的人。
改變發生在一個加班的夜晚。一個重要的客戶項目到了最後關頭,整個設計部都在挑燈夜戰。沈墨負責最後的效果圖整合,需要和市場部那邊最終確認幾個核心賣點的表述。市場部對接的同事恰好請假,電話轉接了幾次,最後聽筒裡傳來一個溫和而清晰的男聲:
“你好,我是市場部林哲,請問有什麼可以幫您?”
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奇異的穩定感,像傍晚時分吹過湖麵的微風,不疾不徐。沈墨原本因加班和溝通不暢而有些焦躁的心,莫名地平複了一些。她清晰地陳述了問題。
“好的,我明白了。請稍等,我核對一下最新的會議紀要。”電話那頭傳來鍵盤輕微的敲擊聲,片刻後,他給出了準確且條理分明的答複,甚至敏銳地指出了沈墨效果圖中一個可能引起歧義的細節。
“這裡,‘極致體驗’的表述旁邊,配的圖標風格可能略顯清冷,或許可以調整得更具溫度感一些?”他補充道,語氣是商量的,而非指手畫腳。
沈墨看著屏幕,恍然。那個細節她自己也覺得有點不對勁,卻說不出所以然。“謝謝,我馬上調整。”她由衷地說。
“不客氣,應該的。你們也辛苦了,這麼晚還在加班。”林哲的聲音裡帶著一絲理解的暖意。
掛了電話,沈墨按照他的建議修改了圖標,效果果然提升了不少。她心裡對那個叫林哲的同事,留下了一個“專業、細心、聲音好聽”的初步印象。
第二次交集,是在公司的茶水間。下午三四點,人最容易疲憊的時候。沈墨去接水,看到一個穿著整潔淺藍襯衫的背影正站在窗邊,小口喝著咖啡。聽到腳步聲,他轉過身,沈墨認出,正是那天電話裡的林哲。
他本人和聲音很匹配,看起來二十七八歲,戴著無框眼鏡,眉眼乾淨舒朗,不算特彆英俊,但氣質沉靜。他看到沈墨,微微點頭示意,目光落在她手裡的馬克杯上——那是她自己做的陶藝作品,形狀不規則,帶著手工的拙樸。
“杯子很特彆。”他微笑著說,語氣自然,不帶刻意的搭訕意味。
“謝謝,自己瞎做的。”沈墨有些不好意思。
“很有意思,比千篇一律的馬克杯有生命力。”他評論道,然後像是想起什麼,“對了,上次那個項目的效果圖,客戶反饋很好,特彆是修改後的那部分。”
“也多虧了你提的建議。”沈墨回應道。
簡單的幾句對話,沒有過多的寒暄,卻在一種舒適的氛圍中結束。他先離開了茶水間,背影挺拔而從容。
沈墨接完水,回到工位,心裡有些細微的波瀾。她不是沒被異性搭訕過,但大多讓她感到不適,想要逃離。而這次,林哲的接近,是建立在共同工作基礎上的,是自然而然的,帶著尊重和恰當的邊界感,這讓她並不反感。
後來,她開始有意無意地留意到他。他不屬於辦公室裡那些紮堆高談闊論、或者圍著領導轉的人。他大多數時候安靜地待在自己的工位上,要麼專注地盯著屏幕,要麼和同事低聲討論工作。他似乎也不抽煙,幾次在樓下看到吸煙區的人群裡都沒有他。午餐時間,有時看到他一個人在公司食堂吃飯,麵前放著餐盤和手機,神態安然。
他像這座城市裡另一座安靜的島嶼。不同的是,他的島嶼似乎打理得更加從容,與周圍的海域保持著一種和諧的聯係,而非像她這樣,近乎封閉。
一次公司組織的跨部門團建活動,內容是去一個濕地公園徒步。沈墨本不想參加,但部門領導發了話,要求儘量全員到場。她隻好硬著頭皮去了。
徒步隊伍拉得很長,精力旺盛的年輕人衝在前麵,喜歡八卦的同事們三五成群。沈墨照例落在最後,慢慢地走著,欣賞沿途的蘆葦和水鳥。走著走著,她發現前麵不遠處,林哲也一個人,步伐不緊不慢,手裡還拿著一台小巧的相機,偶爾停下來拍風景。
他回頭,看到了落在後麵的沈墨,停下腳步等她走近。
“不喜歡太熱鬨?”他笑著問,眼神裡是了然的善意。
沈墨點點頭:“嗯,有點吵。”
“這裡挺好,安靜,空氣也好。”他表示讚同,很自然地和她並肩而行,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
他們沒有刻意找話題,隻是偶爾評論一下看到的景色,或者沉默地走一段。但這種沉默並不尷尬,反而有一種共享靜謐的舒適。沈墨第一次發現,原來和另一個人一起“獨處”,也可以是一件輕鬆的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中途,沈墨被路邊一叢不知名的紫色野花吸引,蹲下身想看得仔細些,起身時沒注意腳下的斜坡,重心一歪,險些摔倒。
“小心!”一隻有力的手及時扶住了她的胳膊,是林哲。他的動作很快,但力度控製得很好,隻是穩穩地托了她一下,待她站定便立刻鬆開。
“謝謝。”沈墨的心跳有些快,臉頰微熱。
“不客氣。”他神色如常,指了指那叢花,“這種花叫千屈菜,生命力很頑強,在水邊經常能看到。”
他認識這花。沈墨心裡微微一動。
徒步結束後,大家聚在一起吃燒烤。煙霧繚繞,人聲鼎沸。沈墨找了個最角落的位置坐下,看著喧鬨的人群,再次感到格格不入。林哲被幾個同事拉去烤東西,忙活了一陣,端著一個盤子走過來,自然地放在她麵前的桌上。
“烤了些玉米和蘑菇,不油膩,你應該會喜歡。”他說完,沒多做停留,又轉身去幫忙了。
盤子裡是烤得恰到好處的玉米和金針菇,確實沒有刷太多醬料。他看著自己這邊,注意到了自己的喜好?沈墨拿起一根玉米,小口吃著,心裡那種被細微關照的感覺,像投入湖麵的石子,漾開的漣漪久久不散。
活動結束,回程的大巴上,許多人累得東倒西歪。沈墨靠窗坐著,看著窗外飛馳而過的夜景。林哲坐在她斜前方的位置,戴著耳機,似乎也在看窗外。
車到公司樓下,大家各自散去。沈墨正要往出租屋的方向走,聽到身後有人叫她的名字。
是林哲。他走過來,手裡拿著一張小小的卡片。“這個,給你。”
沈墨接過來,是一張手工製作的書簽,壓著一片乾枯的銀杏葉,脈絡清晰,泛著舊舊的金黃色,下麵用清秀的字跡寫著一行小字:“致孤獨而豐盛的靈魂。”
“剛才在公園撿的,覺得很好看,就順手做了個書簽。”他解釋道,語氣依舊自然,“覺得……可能你會喜歡。”
沈墨握著那張帶著植物清苦氣息的書簽,抬頭看著他。路燈的光線勾勒出他柔和的側臉輪廓,鏡片後的眼睛清澈而真誠。
那一刻,沈墨清晰地感覺到,自己那座堅固的孤島,仿佛被一道溫柔的海浪輕輕拍打。壁壘依然在,但似乎,不再那麼絕對了。
他,林哲,就這樣,帶著恰到好處的溫度和尊重,一步步,走進了她的視野,也仿佛,正試圖在她孤島的海灘上,留下一個友善的印記。
微光,似乎變得具體了一些。
喜歡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請大家收藏:()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