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人情世故,”她輕聲說,“是知道在什麼地方,說什麼樣的話能讓大家都舒服。”
小滿走過來,挽住她的手臂:“我懂。在趙阿姨那裡,說少了會被可憐,說多了會被嫉妒。在表叔那裡,說多了會生分,說少了又不真實。”
陳玉梅拍拍女兒的手,眼眶有些發熱。這世上,終究還是有人懂她的。
十月底,陳玉梅高中同學聚會。酒店包廂裡,滿是鬢角花白的老同學。不知誰起了頭,大家開始談論退休金。
“我六千二,剛好夠帶孫子買零食。”
“我五千八,每個月還得貼補點房貸。”
“你們都不錯了,我才四千多。”
陳玉梅安靜地聽著,直到有人點名問她:“玉梅,你在省城退休,應該不少吧?”
她端起茶杯,輕輕啜了一口:“五千五。”
話音落下,桌上靜了一瞬。這是她第一次在社交場合說出真實數字。
“五千五也挺好,”有人打破沉默,“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那天的聚會,陳玉梅第一次沒有感到那種熟悉的緊繃。她不必擔心有人會戳破她的謊言,也不必在回家後懊惱自己說得太多或太少。
聚會結束後,老班長送她到公交站。等車時,老班長突然說:“玉梅,謝謝你。”
“謝我什麼?”
“謝謝你說了實話。”老班長笑了笑,“我是說,大家都往高了說,隻有你說了實在話。”
陳玉梅望著街對麵新開的麵包店,玻璃窗上貼著“老年卡八折”的告示。
“我隻是累了,”她說,“不想再玩那個遊戲了。”
公交車來了,她上車前回頭對老班長說:“其實,五千五剛好,夠我每月去看一次話劇,買兩本好書,偶爾還能給外孫買件衣服。夠了。”
回到家,陳玉梅站在鏡子前,仔細端詳著自己的臉。那些皺紋像是歲月寫下的密碼,記錄著所有真實與不真實的時刻。
她想起母親生前常說的一句話:“做人如穿衣,不同場合要穿不同的衣。”如今她明白了,退休金就像是一件無形的外衣,在愛攀比的小區裡要穿得華麗些,在樸實的鄉下要穿得樸素些,而在真正理解你的人麵前,可以坦然脫下。
窗外,銀杏葉已金黃燦爛。陳玉梅拿起手機,刪除了那條養老金到賬短信。數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她終於知道如何在真實與善意之間找到平衡。
月底,陳玉梅在老年大學的文學課上讀到自己寫的小詩:
“我說三個數字一個為了麵子一個為了溫情一個為了自己在真與假之間我選擇了合適”
掌聲中,她望向窗外,第一次感到如此輕鬆。
喜歡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請大家收藏:()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