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得功要追趕英親王阿濟格的事情一開始就沒有保密,河南各地的起義軍也都幫著他們前進,有些地方被滿清軍隊破壞了,他們能修好的就修好,修不好的周圍還有其他的道路,無非就是多走一段路。
黃得功在給朱慈琅寫的信當中也高度讚揚了河南各地的起義軍,並且在前進的過程當中,將他們編為四個團的當地守備部隊。
而且按照黃得功的說法,如果要是權限能夠更大一點搞出十個團的軍隊來也不在話下。黃得功也知道朱慈琅現在對軍隊的數量還是有想法的,所以希望朱慈琅能夠給他再大一點的權限。
各地的將軍帶兵出征的時候隻能夠編練四個團的守備部隊,而且還要及時報請朝廷或者太子殿下行營的同意。
如果要是不同意的話,哪怕眼前的情況很好,你也不能夠擅自征兵。
朱慈琅以前的時候認為皇權阻礙了很多的機會,但是當他自己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時候,他就知道皇權對下麵的控製有多麼的重要。就拿黃得功這件事情來說,能組建十幾個團的軍隊,當然能夠緩解眼下的燃眉之急。
可問題是這些人是大明朝廷的軍隊,還是他黃得功的軍隊,你必須得搞清楚才行,如果要是搞不明白這一條的話,彆說是十幾個團的軍隊,即便是幾十個團的軍隊,那也是不能組建。
黃得功此人對朱慈琅的忠心程度,朱慈琅的係統當中能夠顯現的出來,所以當黃得功的信到了朱慈琅那裡的時候,朱慈琅把這個權限擴大到八個團。
與此同時,南京兵部衙門要派出六名團長,九名副團長,剩下的人黃得功才能夠在當地的起義軍首領當中任命。
而且這些起義軍首領接受任命之後,還要立刻前往南京兵部衙門接受為期三到六個月的學習。
等他們學習合格之後,才能夠回來繼續率領這些軍隊,或者說到彆的地方去任職。
黃得功也明白朝廷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害怕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麵。
雖然你可以征召軍隊,但是團長和副團長的任命權限卻留在南京兵部衙門。
各地的起義軍首領聽到這個回信之後,雖然心裡覺得沒了兵權了,可能自己的影響力會下降,但是大明朝起複在即,從兵部衙門的學習班出來之後,那可就是正經的官兒了。朝廷認證的可比自己自封的那些玩意兒要強的多。
所以就算這些家夥再怎麼不舒服,那也得跟自己的軍隊告彆,同時在軍隊當中挑選出一些親信,還有一些能力比較強的一同前往南京兵部衙門學習,等到學習完畢之後,朝廷會派給他們新的職務。
因行軍打仗的原因,黃得功行至許昌的時候,八個團已經征召完畢,但是沒有那個功夫訓練他們,隻能是把這些人留在當地等待兵部衙門的訓練教官,他還要繼續帶著自己的六個團追擊阿濟格。
“將軍可是覺得太子殿下不信任您了?”
在行軍的途中,杜文和看到黃得功不斷的歎氣,作為他身邊的首席參謀將軍,自然知道黃得功的心裡是怎麼想的,咱對太子殿下忠心耿耿眼前的大好局麵彆說是八個團了,就算是十八個團也能立刻組建起來,可太子殿下隻給了八個團的名額,那不是浪費資源嗎?
“老杜,自我歸順殿下的那天,開始咱就沒有彆的想法,就希望跟著殿下一條路走到黑,可是你看看殿下的回信上說的是什麼?張嘴規矩閉嘴規矩,難道我還不懂得規矩了嗎?可殿下經常所說的有些事情可以特彆開路,怎麼到了我這裡才八個團?”
黃得功說話的時候,那也是仔細的看了看周圍,他們跟正在行進的軍隊還有五十多米的距離,聲音小一點的話,那邊的人是聽不到的。
“將軍,其實這件事情倒不是殿下的問題,您仔細的回想一下,自從殿下抵達南京開始張嘴規矩閉嘴規矩了,這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我總感覺殿下有一種想法,那就是這些規矩要在他之上,隻要我們所有的人都遵守規矩,那麼整個大明朝也就會按照這些規矩正常的前進,在規矩的要求之下,各地絕不會出現一些殿下不想看到的事。”
杜文和雖然一天朝會也沒去過,但是對於朱慈琅的研究可沒停止過,朱慈琅所頒布的各項律法,杜文和基本上都能夠背下來。
雖然這些東西有的時候看上去不近人情,但是終歸照顧到了更大的方麵。在一些小的地方,或許你覺得不對,但是縱觀全國來看這些頒布的律法,那可是朝廷的基石。
“說的更直白一點,殿下知道你對他是忠心耿耿的,但全國各地的將軍可就不好說了。這次能夠開給您八個團的編製,這已經是相當不錯了,換成其他人的話,估計連多出的這四個團都沒有,一旦要是放開這個路子,那些有野心的人形成藩鎮割據……”
杜文和把話說到這裡,剩下的話也就不說了,畢竟黃得功原來也是江北四鎮之一,南明朝廷赫赫有名的藩鎮。
“你說的也對,還真是我想多了,殿下可不能夠跟那朱由崧一樣……”
黃得功默默的點了點頭,各地的將軍征召四個團,那也就是一萬人。
即便是有什麼反叛之心的話,朝廷也能夠按得下去,可如果一下子十幾個團的話,朝廷就算是能夠按得下去,雙方之間的損失也不小。
這次黃得功占領了河南大部地區,朝廷兵部已經製定出相應的計劃。
黃得功的軍隊也是專門用於作戰的,不可能駐守在各地,除了新征召的八個團之外,朝廷還要派出六個團的軍隊,與這八個新編步兵團進行結合,駐紮在黃得功所占領的區域之內。
還是朱慈琅原來那句話,我們要對某一地區進行占領,那就是實質性的占領,絕不是一個空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