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自成那批人,史可法閒著沒事的時候也研究了一陣子,現在南方的官員們大部分都已經進京了,朱慈琅在議事的時候這些人也都來參加了。
“史閣部說的是那位高夫人?”
對於這位高夫人,諸葛元也是早有耳聞的。在李自成成就霸業的過程當中,高家的人可以說是居功至偉。
“在諸多滿清軍隊當中也有一部分是農民軍過去了,這些人被你們打敗了,送到南京之後,我們兵部衙門也對其中一些人進行審問,錦衣衛的調查是沒有問題的,李自成自從京城兵敗之後,整個人的習性大變,但是在高夫人的勸說之下,還是能夠做出一些正確的決定,要不然現在也不可能盤踞陝西。”
聽到史可法所說的話,朱慈琅和諸葛元互相看了一眼,看來你們這些守舊官僚也不是天天閒著,在南京還知道乾點正事兒。
那些俘虜送回南京之後,大部分都被派往各地的公共設施建設,用以刺激經濟的活躍性,但少部分人被抓了起來,兵部衙門的探查司認為他們是有用的,所以就對這些人進行了刑訊審問。
“爛船還有三斤釘,李自成把我大明逼迫至快要亡國的地步,自然也不可能這麼快就被剿滅了,英親王阿濟格也是滿清猛將,李自成的軍隊跟滿清軍隊比起來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在這種情況下都拿不下他,有點能耐也正常。”
朱慈琅知道李自成的人自從京城兵敗之後,以後就肯定起不來了,現在按照他們的統治方式,多過一天的時間他們就多弱一分。
“殿下,話雖然是這麼說,但李闖逆賊對我大明所做的事情,天下人都還記得很清楚,咱們切不可就這樣放過他們。”
進入京城之後,朱慈琅是光忙著恢複生產了,但是以張慎言為首的文官集團,反而是抓緊時間給崇禎皇帝辦葬禮。
本來朱慈琅想著拒絕了,但是想想現如今這個年代,如果要是自己拒絕了的話,天底下不知道有多少人開罵。
所以朱慈琅就頒布了一條聖旨,讓張慎言他們簡約慎行。
“讓沐顯亮和沐顯忠兄弟倆,各帶四個團的兵力,從京城和南京同時出發,一方麵剿殺中原的各路土匪逆賊,幫助當地百姓恢複農業生產,另一方麵給我看住了李自成,在他的一畝三分地兒上就不用管他,敢往外走一步,把手都給我敲斷。”
朱慈琅做事情一向都是兵馬先行,說其他的都沒有用處,大家的信譽都不怎麼樣,乾脆還是派兵看住你,這才是最為穩妥的,到時候你看到我這邊都已經準備好了,即便是想過來打秋風,那也得先掂量一下,看看你有沒有那個能耐。
“殿下此舉甚好,在中原的很多地區,已經是開始複興了,明年就算不是個好收成,但也不會大批量的往中原運糧食,反觀陝西那邊就不行了,李自成手下的各個將軍也是互相攻擊,為了點兒糧食大打出手,外麵的荒地就那麼荒著,明年中原的糧食熟了之後,李自成要是不過來的話,我的名字倒著寫。”
諸葛元的話把大家都給逗樂了,不過他說的是實話。
沒糧食大家就得餓死,與其在原地等著餓死,不如到周邊鄰居那裡去搶一把,成功了咱們就不用餓死了,失敗了反正也是個死,隻要有那麼一成的幾率,那就值得我們去冒險了。
現在朱慈琅派遣沐顯亮兄弟兩個過去,就是要把這條路給堵死。
“若是如此的話,那陝西的百姓可就……”
史可法一直都沒有說話,當所有人都說完了之後,這家夥憂心忡忡地說道。
關於這個問題是無解的,當一個王朝更替的時候,不可能不死人,而且還會大麵積的死人,你如果要想著把天下人都給保下來,那恐怕到最後你什麼事也辦不成,反而會被這種思想給拖累了。
“稟報殿下,黃得功將軍和劉良佐將軍送來捷報……”
就在大家尷尬的時候,門外有侍衛送來了前線的奏報,算是把大家給拉出來了,史可法也知道自己說的那個話不是時候。
距離山海關二百裡的時候,黃得功和劉良佐終於是追上了滿清大隊人馬。
包括肅親王豪格的馬隊在內,雙方激戰四個時辰。
我方共殲滅滿清軍隊一萬餘人,俘虜一萬餘人。
“好家夥的,真沒想到他們還能取得這樣的勝利,原本我以為在後麵好好的跟著,跟到聖經的時候能有這樣的結果就不錯了,沒想到還沒出山海關,就已經是砍斷了他們一半。”
這兩人的戰果當真是出乎朱慈琅的預料,不過朱慈琅還是有點懷疑的,這年頭有很多人殺了老百姓當自己的戰果。
不過當看到來送信的人的時候,朱慈琅也就沒什麼懷疑了。
這些人都是係統出來的教官,那是絕對不會背叛朱慈琅的,如果要是裡麵有什麼貓膩的話,老早就會給朱慈琅彙報了。
“你去兵部立即調動一些新兵軍隊,人數不要太少了,大約四個團左右,派他們火速支援前線,越過山海關之後,那可就到了滿人的老巢了,咱們要更加小心才行,讓這些人也去鍛煉鍛煉,等他們再回來的時候,那可就是我大明的老兵了。”
從南京到京城一線,基本上全部都被朱慈琅占領了,這也是整個大明人口最為密集的地區,所以征兵工作主要是掛牌,那就沒有完不成的,現在京城周邊十幾個團的新兵,該讓他們上戰場去曆練一下。
“那黃劉二人手下的老兵需不需要回來一批?”
朱慈琅作戰的時候一直都是實行輪換作戰政策,在戰場上呆的時間長了,就讓這些人回去休息一段,畢竟神經老是緊繃著,對戰爭也不好,老兵固然重要,但你不能夠往死了用他們,竭澤而漁的事不能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