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過百葉窗的縫隙,在辦公室地板上切出幾道明亮的光帶。林宇一夜未眠,眼睛裡布滿血絲,卻異常清醒。他麵前攤著所有與案件有關的照片和報告,那雙匡威帆布鞋被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鞋舌內側那個細小的“”標記像是一根刺,紮在他的腦海裡。
徐達遠推門進來時帶著一股咖啡的濃香,他將一杯遞到林宇麵前:“聽說你發現了新線索?”
林宇指著鞋舌上的標記:“這個‘’很可能是人名縮寫。我查過死者李曉芸的社交圈,她室友提到過一個經常一起上自習的學長,叫李維。但李維的名字首字母也是,這條線索可能沒什麼特彆。”
徐達遠抿了一口咖啡,眉頭緊鎖:“張誌成那邊死活不改口,但漏洞越來越多。我總覺得這小子在掩護什麼人。”
就在這時,林宇眼前的係統界麵突然閃爍:
【提示:標記筆跡特征分析可提供更多信息】
林宇精神一振:“徐大,能不能讓技術隊分析一下這個標記的筆跡?雖然很小,但也許能看出書寫習慣。”
徐達遠立即打電話安排。等待結果的時間裡,兩人重新梳理了整個時間線。
“假設張誌成不是在掩護彆人,”林宇突然說,“而是被迫頂罪呢?”
徐達遠放下咖啡杯:“什麼意思?”
“張誌成有前科,剛出獄三個月。如果他有什麼把柄在彆人手上,或者受到威脅...”林宇越說越快,“現場有很多矛盾之處,但如果是兩個人作案,很多問題就說得通了。”
係統界麵適時地提供支持:
【雙人作案假設可解釋以下矛盾:1.屍體懸掛高度一人操作困難;2.現場痕跡既有精心清理又有明顯疏忽;3.口供與物證部分吻合部分衝突】
技術隊的筆跡分析結果出來了,令人意外的是,那個小小的“”標記書寫特征顯示書寫者可能接受過醫學相關訓練——筆壓穩定,線條流暢,有明顯的職業特征。
“醫學背景?”徐達遠若有所思,“死者是師範學院的,社交圈裡有什麼學醫的人嗎?”
林宇突然想起什麼,快速翻閱死者室友的詢問筆錄:“有了!李曉芸的室友提到過,她最近認識了一個醫學院的研究生,好像姓...劉?”
辦公室門被推開,劉永新拄著傘站在門口,臉色比昨天好了些:“聽說有新進展?”
徐達遠簡單彙報了筆跡分析和醫學背景的發現。劉永新的表情變得有些奇怪,他慢慢走到辦公桌前,拿起那雙匡威鞋仔細端詳。
當他的目光落在那個“”標記上時,手微微抖了一下。
“師父,您怎麼了?”林宇注意到他的異常。
劉永新放下鞋,聲音有些乾澀:“這個筆跡...我好像在哪裡見過。”
辦公室裡頓時安靜下來,隻能聽到窗外漸漸瀝瀝又開始的雨聲。
劉永新深吸一口氣,從口袋裡掏出老花鏡戴上,再次仔細觀察那個標記。他的手抖得更明顯了。
“這是我侄女的筆跡,”老法醫的聲音幾乎聽不見,“劉媛媛,醫學院研究生...”
徐達遠和林宇麵麵相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老劉,你確定嗎?”徐達遠小心翼翼地問。
劉永新苦澀地點頭:“媛媛從小跟我學畫畫,她的筆跡特征我很熟悉。這個‘’外麵的心形框,是她特有的標記方式。”
他頓了頓,艱難地繼續說:“去年她因為一起醫療糾紛來找我谘詢過,我在她帶來的文件上見過類似的標記。”